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84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包括市政雨水管、排水通道和喇叭式扩大箱涵,所述喇叭式扩大箱涵的一侧外壁设有防回流排水板,所述排水通道的底部一端连通有主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的顶部一端连通有备用排水口,所述备用排水口的内壁设有涵管,所述备用排水口内设有浮板,所述备用排水口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石砌璇,所述备用排水口的两侧外壁固定设有外八字形排水护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等距离分布呈“V”型结构的防盗软丝能够有效避免闲杂人等进入备用排水口内,防盗软丝和浮板连接,因此在备用排水口内排出水时,浮板会随着水位上升,使防盗软丝位于水面上方,不会拦截水面上的漂浮物,避免形成堵塞。避免形成堵塞。避免形成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市政排水工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项目,市政排水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决定者城市在雨水流量大的情况下能否快速排出雨水,防止城市内出现内涝。现有的市政水管布置结构虽然能够防止江河内的雨水倒灌,但是城市内的雨水无法得到有效的排放,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
[0003]技术201620759117.2提到了一种市政用雨污水管道,其管道底端封闭,在管道侧边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位于第二出口上方,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出口位于管道水平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出口位于管道底端的上方。其虽然能够实现将雨水等污水进行初步分离,提高了污水的利用率,但该现有技术的市政排水管通常裸露在外,排水口的位置通常安装有隔离栏,防止闲杂人等进出排水管内,避免有人在排水管内排水,造成安全隐患,且安装隔离栏容易导致市政排水堵塞,导致城市内无法快速有效地排出雨水,造成内涝形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包括市政雨水管、排水通道和喇叭式扩大箱涵,所述市政雨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喇叭式扩大箱涵,所述喇叭式扩大箱涵的一端连通有排水通道,所述喇叭式扩大箱涵的一侧外壁设有防回流排水板,通过防回流排水板能够避免河流雨水倒灌,所述排水通道的底部一端连通有主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的顶部一端连通有备用排水口,所述备用排水口的内壁设有涵管,所述备用排水口内设有浮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排水通道的底部设有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底部设有C15素砼垫层,所述C15素砼垫层的底部设有碎石低层,所述C15素砼垫层和碎石低层的顶部一侧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泄水孔,所述排水通道的底部两端设有土工布,通过土工布能够增加排水通道流通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排水口的底部一端设有缓坡式排水通道,所述缓坡式排水通道的底部一端固定设有深埋基座,所述深埋基座的顶部一端砌有防冲坡,所述防冲坡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倾斜向上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向上倾斜的角度为3
‑5°
,通过导流板使水流向上倾斜,降低水流的冲击力,避免冲刷河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备用排水口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石砌璇,所述备用排水口的两侧外壁固定设有外八字形排水护坡,通过石砌璇能够提醒行人前方有沟渠,通过外八字形排水护坡能够使备用排水口的排水效果更加流畅,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和冲击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八字形排水护坡的顶部外壁和石砌璇的侧壁固定设有贴合式框架,所述贴合式框架的顶部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防落支架。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落支架底部一侧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环,所述浮板的顶部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设有呈“V”型结构的防盗软丝。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盗软丝位于外八字形排水护坡由内向外的夹角逐级降低,所述防盗软丝位于外八字形排水护坡的最外围呈“1”型结构。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通过备用排水口能够在河流水位上升,城市内的雨水无法排入江河时排入旱溪内,能够提高市政排水的可靠性,能够进一步避免城市出现内涝,防止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0015]2.本技术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通过等距离分布呈“V”型结构的防盗软丝能够有效避免闲杂人等进入备用排水口内,防盗软丝和浮板连接,因此在备用排水口内排出水时,浮板会随着水位上升,使防盗软丝位于水面上方,不会拦截水面上的漂浮物,避免形成堵塞。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中备用排水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中备用排水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中防落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市政雨水管、2排水通道、3喇叭式扩大箱涵、4防回流排水板、5钢筋混凝土层、6C15素砼垫层、7碎石低层、8泄水孔、9土工布、10备用排水口、11主排水口、12缓坡式排水通道、13深埋基座、14防冲坡、15导流板、16石砌璇、17外八字形排水护坡、18贴合式框架、19防落支架、20浮板、21第一固定环、22第二固定环、23防盗软丝、24涵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照说明书附图1

4,本技术是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包括市政雨水管1、排水通道2和喇叭式扩大箱涵3,市政雨水管1的一端连通有喇叭式扩大箱涵3,喇叭式扩大箱涵3的一端连通有排水通道2,喇叭式扩大箱涵3的一侧外壁设有防回流排水板4,通过防回流排水板4能够避免河流雨水倒灌,排水通道2的底部一端连通有主排水口11,排水通道2的顶部一端连通有备用排水口10,备用排水口10的内壁设有涵管24,备用排水口10内设有
浮板20,排水通道2的底部设有钢筋混凝土层5,钢筋混凝土层5的底部设有C15素砼垫层6,C15素砼垫层6的底部设有碎石低层7,C15素砼垫层6和碎石低层7的顶部一侧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泄水孔8,排水通道2的底部两端设有土工布9,通过土工布9能够增加排水通道2流通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6]实施例二
[0027]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主排水口11的底部一端设有缓坡式排水通道12,缓坡式排水通道12的底部一端固定设有深埋基座13,深埋基座13的顶部一端砌有防冲坡14,防冲坡14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倾斜向上的导流板15,导流板15向上倾斜的角度为3
‑5°
,通过导流板15使水流向上倾斜,降低水流的冲击力,避免冲刷河床,备用排水口10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石砌璇16,备用排水口10的两侧外壁固定设有外八字形排水护坡17,通过石砌璇16能够提醒行人前方有沟渠,通过外八字形排水护坡17能够使备用排水口10的排水效果更加流畅,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和冲击力。
[0028]实施例三
[0029]基于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包括市政雨水管(1)、排水通道(2)和喇叭式扩大箱涵(3),所述市政雨水管(1)的一端连通有喇叭式扩大箱涵(3),所述喇叭式扩大箱涵(3)的一端连通有排水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式扩大箱涵(3)的一侧外壁设有防回流排水板(4),所述排水通道(2)的底部一端连通有主排水口(11),所述排水通道(2)的顶部一端连通有备用排水口(10),所述备用排水口(10)的内壁设有涵管(24),所述备用排水口(10)内设有浮板(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2)的底部设有钢筋混凝土层(5),所述钢筋混凝土层(5)的底部设有C15素砼垫层(6),所述C15素砼垫层(6)的底部设有碎石低层(7),所述C15素砼垫层(6)和碎石低层(7)的顶部一侧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泄水孔(8),所述排水通道(2)的底部两端设有土工布(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水口(11)的底部一端设有缓坡式排水通道(12),所述缓坡式排水通道(12)的底部一端固定设有深埋基座(13),所述深埋基座(13)的顶部一端砌有防冲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林曹健邓习瑞肖灵刘宝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