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77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腕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腕带,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腕带,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联网,从而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输入患者的信息,并实时进行修改,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和了解,且可以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和红外脉搏检测器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进行监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进行查看,通过设置的定位模块可以对患者的位置进行监测,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动态进行了解,有利于查找走失的患者,且通过设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可以方便患者进行呼叫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医护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腕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手腕带。

技术介绍

[0002]医用腕带是患者在住院期间重要的身份识别用具,医用腕带可以提供患者住院期间的病区、床号、姓名、登记号和性别等医疗信息,具有唯一性,可为医务人员信息核对提供方便,大大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0003]目前临床使用的医用腕带通常为打印腕带,一旦打印后,不可对患者信息进行修改,针对转床和转病区等情况不可及时进行信息更新,腕带采用粘贴或锁扣进行固定,固定后不可调整大小,容易在住院期间由于活动或搬运造成脱落,或由于大小不合适对患者造成皮肤损伤,且不能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呼叫医护人员和位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手腕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手腕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腕带,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腕带,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所述放置槽的上端左侧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所述放置槽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腕带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刺头,所述第二腕带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圆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开槽,所述安装座的前端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刺头,所述壳体的后端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圆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主板的后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扬声器和麦克风。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的后端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电板,所述主板的后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监测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红外脉搏监测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的后端位于监测组件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处理模块,所述主板的后端位于处理模块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语音转换模块、储存模块和定位模块。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在使用时,该多功能手腕带,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采用第一魔术贴刺头和第一魔术贴圆头进行连接固定,可以根据患者的手腕大小进行调节,可以通过无
线通信模块进行联网,从而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输入患者的信息,并实时进行修改,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和了解,且可以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和红外脉搏检测器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进行监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进行查看,通过设置的定位模块可以对患者的位置进行监测,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动态进行了解,有利于查找走失的患者,且通过设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可以方便患者进行呼叫医护人员,不需要进行按键操作,医护人员同时可以通过客户端与患者进行交流,且当患者将本装置摘下后,由于温度传感器和红外脉搏检测器不能继续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进行监测,会向医护人员的客户端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右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壳体;2、显示屏;3、扬声器;4、安装座;5、第一腕带;6、第二腕带;7、第一魔术贴刺头;8、第一魔术贴圆头;9、麦克风;10、放置槽;11、密封盖;12、第一永磁体;13、第二永磁体;14、锂电池;15、第二魔术贴刺头;16、开槽;17、温度传感器;18、红外脉搏监测器;19、第二魔术贴圆头;20、主板;21、导电板;22、无线通信模块;23、语音转换模块;24、储存模块;25、定位模块;26、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4所示,涉及一种多功能手腕带,包括壳体1,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腕带5,安装座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腕带6,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10,放置槽10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4,放置槽10的上端左侧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1,密封盖11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12,放置槽10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体13,第一腕带5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刺头7,第二腕带6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圆头8,安装座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开槽16,安装座4的前端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刺头15,壳体1的后端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圆头19,将安装座4通过第一腕带5和第二腕带6上的第一魔术贴刺头7和第一魔术贴圆头8固定到患者手腕上,再通过第二魔术贴刺头15和第二魔术贴圆头19将壳体1与安装座4进行连接,在患者需要洗漱时方便将壳体1取下。
[0022]在使用多功能手腕带时,将安装座4通过第一腕带5和第二腕带6上的第一魔术贴刺头7和第一魔术贴圆头8固定到患者手腕上,再通过第二魔术贴刺头15和第二魔术贴圆头19将壳体1与安装座4进行连接,在患者需要洗漱时方便将壳体1取下,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2进行联网,从而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输入患者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屏2上,并可以实时修改,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7和红外脉搏检测器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进行监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进行查看,通过设置的定位模块25可以对患者的位置
进行监测,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动态进行了解,有利于查找走失的患者,且通过设置的语音转换模块23、麦克风9和扬声器3可以方便患者进行呼叫医护人员,不需要进行按键操作,医护人员同时可以通过客户端与患者进行交流,且当患者将本装置摘下后,由于温度传感器17和红外脉搏检测器不能继续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进行监测,会向医护人员的客户端进行报警,在没电时,可以通过打开密封盖11,密封盖11与壳体1通过第一永磁体12和第二永磁体13进行磁吸连接,方便打开,将锂电池14取出可以进行更换。
[0023]如图5所示,控制组件包括主板20,主板2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主板20的后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扬声器3和麦克风9,主板20的后端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电板21,主板20的后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监测组件,监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17和红外脉搏监测器18,主板20的后端位于监测组件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处理模块26,主板20的后端位于处理模块26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22、语音转换模块23、储存模块24和定位模块25,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2进行联网,从而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输入患者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屏2上,并可以实时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腕带,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腕带(5),所述安装座(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腕带(6),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4),所述放置槽(10)的上端左侧转动连接有密封盖(11),所述密封盖(11)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12),所述放置槽(10)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腕带(5)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刺头(7),所述第二腕带(6)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圆头(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开槽(16),所述安装座(4)的前端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刺头(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宇珊杨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