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71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属于地板技术领域,包括耐磨地板基层,所述耐磨地板基层顶部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顶部设置有稳定层,所述稳定层上设置有顶部位置设置有弹性纤维层,所述弹性纤维层顶部设置有软木地板层,所述耐磨地板基层、所述防潮层、所述稳定层、所述弹性纤维层和所述软木地板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连形成软木复合地板,所述软木复合地板两侧设置有连接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耐磨地板基层、防潮层、稳定层、弹性纤维层和软木地板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连形成软木复合地板,同时在软木复合地板两侧设置有连接体,保证提升其抗压能力,增加软木地板记忆功能,使其具有再恢复性,提高软木地板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地板
,尤其涉及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板,是现代化无论是家庭或者办公楼以及一些公共场所等地方都随处都能使用到的产品,而对于地板的样式与材质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产品,而不同的地方对于地板也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由此复合地板也是应运而生,而对于复合地板也是有着诸多的种类。
[0003]但是现有复合木板,作用在于实现不同结构材质的木板拼接或是压合在一起,具有多种材质特性综合使用,提高木板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强度,但现阶段木板在使用过程上,不具有一定弹性或是缓冲作用,使用起来显得生硬,没有缓冲作用实现舒适质感,特别是木地板使用上,脚踩上去,具有较大的脚踏声音,以及硬质感地面,使得走路舒适度不高,易发生疲劳,同时老人和孩子一旦摔在上面,易发生损伤。
[0004]但是若直接在地面铺设一层软木地板,沉重家具长期积压可能导致地板局部出现凹坑,影响地板平整度,大大地影响了地板的使用寿命。
[0005]中国专利【CN202010128974.3】公开了一种层积复合软木地板,在基材板的表面依次叠层有软质基片、装饰性木皮层和透明性保护层,软质基片中所含的橡胶颗粒将所述基材板、软质基片、装饰性木皮层经热压硫化粘结固化为一体,在所述装饰性木皮层表面涂覆有透明性保护层。本技术还公开了该软木地板的制备方法。该技术基层材料推荐为实木、胶合板、刨花板等等,均属于传统木质类基材,首先没有说明安装结构,其次传统木质类基材对湿度反应敏感,因此该木地板还存在受湿度影响尺寸变化率较大的问题。
[0006]中国专利【CN201820766979.7】公开了一种石塑贴木皮两层地板,包括地板主体,所述地板主体一侧设有榫舌,所述板主体另一侧设有榫眼,所述地板主体包括石塑基板,所述石塑基板内部开设有减重孔槽,所述石塑基板下端开设有防水格槽,所述石塑基板下端设有防潮层,所述石塑基板上端设有静音层,所述静音层上端设有一号木皮层,所述一号木皮层上端设有二号木皮层,所述二号木皮层上端设有透明耐磨层。然而该地板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该地板中采用石塑为基材贴木皮制成木地板,强度虽然高,但是缓冲性能差,能用在一般住宅装饰领域,对于医养类对地板有缓冲性能要求的领域无法使用;2.该地板只能在实铺场合下应用,在架空领域需要在其下方增加垫层,成本较高,安装复杂。
[0007]中国专利【CN202021037462.8】是一种弹性复合木板,包括耐磨层、实木层、基板层一、基板层二、弹性层和底板,所述的耐磨层底部表面依次热压合连接有实木层和基板层一,所述的基板层二底部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组连接槽,所述的每组连接槽由两个对称的弧形槽口组成,所述的基板层一底部表面通过缓冲弧形板内嵌连接在连接槽内,所述的基板层二底部胶粘弹性层,可以选用三聚氰胺胶、万能胶以及脲醛树脂等,优选使用三聚氰胺胶,实现了具有记忆金属自动恢复的结构特性,复合板之间填充缓冲材料,弹性层的PVC材质材料使用,使本装置木板实现了弹性缓冲、具有软质效果的舒适质感,主要采用在金属材质的弧形缓冲板,弧形缓冲板在进行脚踏时,上下升降距离过大,同时一旦弧形缓冲板在内
部一旦发生扭曲变形,不易维修,容易导致地板发生空鼓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实木地板硬度过高,影响人们走路的舒适感,现有的软木地板直接铺设在地面上,没有弹性,长久时间容易出现凹坑影响软木地板的使用寿命而提出的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包括耐磨地板基层,所述耐磨地板基层顶部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顶部设置有稳定层,所述稳定层上设置有顶部位置设置有弹性纤维层,所述弹性纤维层顶部设置有软木地板层,所述耐磨地板基层、所述防潮层、所述稳定层、所述弹性纤维层和所述软木地板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连形成软木复合地板,所述软木复合地板两侧设置有连接体。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耐磨地板基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块,所述防潮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接槽,若干个所述第一卡块对应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防潮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块,所述稳定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接槽,若干个所述第二卡块对应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稳定层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卡接槽,所述弹性纤维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卡块,若干个所述第三卡块对应卡接在若干个所述第三卡接槽内。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第三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呈相反交叉布置。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软木复合地板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连接体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块,若干个所述安装块对应连接在若干个所述安装槽内。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连接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弯曲的弧形抵接块,所述弧形抵接块连接在所述软木地板层的顶部。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槽,相邻两个所述软木复合地板通过所述连接块卡接在所述连接槽内。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连接体由橡胶材质制成。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技术中,通过在所述耐磨地板基层顶部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顶部设置有稳定层,所述稳定层上设置有顶部位置设置有弹性纤维层,所述弹性纤维层顶部设置有软木地板层,所述耐磨地板基层、所述防潮层、所述稳定层、所述弹性纤维层和所述软木地板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连形成软木复合地板,所述软木复合地板两侧设置有连接体,
此结构通过在软木地板底部设置弹性纤维材质做成的弹性纤维层,保证提升其抗压能力,增加软木地板记忆功能,使其具有再恢复性,同时通过耐磨地板基层的设置使其具有高强度的耐磨性,通过防潮层的设计使其具有防潮效果,通过稳定层的设置,保证软木复合地板整体的稳固性。
[0028]2、本技术中,通过在耐磨地板基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块,防潮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接槽,若干个第一卡块对应卡接在第一卡接槽内,防潮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块,稳定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接槽,若干个第二卡块对应卡接在第二卡接槽内,稳定层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卡接槽,所述弹性纤维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卡块,若干个第三卡块对应卡接在若干个第三卡接槽内,此结构通过在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和第三卡接槽内涂胶,然后将第一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地板基层(1),所述耐磨地板基层(1)顶部设置有防潮层(2),所述防潮层(2)顶部设置有稳定层(3),所述稳定层(3)上设置有顶部位置设置有弹性纤维层(4),所述弹性纤维层(4)顶部设置有软木地板层(5),所述耐磨地板基层(1)、所述防潮层(2)、所述稳定层(3)、所述弹性纤维层(4)和所述软木地板层(5)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连形成软木复合地板,所述软木复合地板两侧设置有连接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地板基层(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块(7),所述防潮层(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卡接槽(8),若干个所述第一卡块(7)对应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8)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层(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块(9),所述稳定层(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接槽(10),若干个所述第二卡块(9)对应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槽(1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弹性软木复合地板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层(3)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卡接槽(11),所述弹性纤维层(4)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杨朱自超李宽良何伟董璐璐周平刘燕萍许海文柏胜奎张志学张刘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