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预制填缝胶条的玻璃幕墙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176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制填缝胶条的玻璃幕墙设计结构,包括:纵向龙骨、转接座、接驳爪和填缝件,若干个纵向龙骨平行布置,纵向龙骨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转接座,转接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接驳爪固定安装在转接座上,玻璃单元通过接驳头固定安装在接驳爪上,相邻两个玻璃单元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填缝件,填缝件包括金属条、第一硅胶条和第二硅胶条,金属条包括横向板和竖向板,第一硅胶条和第二硅胶条对称布置在横向板两侧。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基于预制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填缝胶条,有效保证玻璃之间的密封质量及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预制填缝胶条的玻璃幕墙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1、大规格玻璃幕墙因其透光性能好、保温隔声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酒店、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建筑以及住宅空间的外立面装饰造型中,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玻璃幕墙的玻璃单元之间通常通过结构胶填充缝隙。如中国专利cn201720499660.8中公开了一种防水玻璃幕墙,旨在解决玻璃幕墙防水效果不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水玻璃幕墙,包括龙骨、装设于龙骨上的玻璃幕墙板、用于将玻璃幕墙板固定在龙骨上的结构胶以及用于填充两玻璃幕墙板之间缝隙的耐候密封胶,位于结构胶与耐候密封胶之间的相邻所述玻璃幕墙板缝隙处设有止水条,所述龙骨与玻璃幕墙板之间穿设有多个夹持固定龙骨和玻璃幕墙板的水平固定件,且所述水平固定件位于玻璃幕墙板边缘处;位于两个玻璃幕墙板的所述水平固定件之间夹持固定有垂直固定件。

2、现有玻璃幕墙中玻璃单元之间的缝隙通过人工挤入结构胶实现填缝,胶缝的填充、密封质量受人工水平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预制填缝胶条的玻璃幕墙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龙骨(1)、转接座(2)、接驳爪(3)和填缝件(4),若干个所述纵向龙骨(1)平行布置,所述纵向龙骨(1)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所述转接座(2),所述转接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211),所述接驳爪(3)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接座(2)上,玻璃单元(5)通过接驳头(31)固定安装在所述接驳爪(3)上,相邻两个所述玻璃单元(5)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所述填缝件(4),所述填缝件(4)包括金属条(41)、第一硅胶条(42)和第二硅胶条(43),所述金属条(41)的截面呈“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预制填缝胶条的玻璃幕墙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龙骨(1)、转接座(2)、接驳爪(3)和填缝件(4),若干个所述纵向龙骨(1)平行布置,所述纵向龙骨(1)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所述转接座(2),所述转接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211),所述接驳爪(3)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接座(2)上,玻璃单元(5)通过接驳头(31)固定安装在所述接驳爪(3)上,相邻两个所述玻璃单元(5)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所述填缝件(4),所述填缝件(4)包括金属条(41)、第一硅胶条(42)和第二硅胶条(43),所述金属条(41)的截面呈“t”字型,所述金属条(41)包括横向板(411)和竖向板(412),所述第一硅胶条(42)和所述第二硅胶条(43)对称布置在所述横向板(411)两侧,所述第一硅胶条(42)接触所述玻璃单元(5)侧边缘,所述第二硅胶条(43)接触所述玻璃单元(5)侧边缘,所述横向板(411)垂直于所述竖向板(412),所述竖向板(412)背面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2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制填缝胶条的玻璃幕墙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板(412)背面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413),所述连接板(21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制填缝胶条的玻璃幕墙设计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冠斌杨海汤雁斌刘孟凡殷开娟唐永俊余阳郭宏波刘勇李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