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检测用的河道坡面土壤颗粒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528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检测用的河道坡面土壤颗粒采集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方式无法实现连续操作,采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用于面源污染检测用的河道坡面土壤颗粒采集装置,包括车架、滚轮架、滚轮和推把,车架上设有采集粘附带放卷辊、浸润机构、除水机构和采集粘附带收卷辊,浸润机构包括固定在车架上表面的水槽和设置在水槽内部的浸润导料辊,除水机构包括两个V形支架和连接在两个V形支架之间的三个第二转轴,V形支架上固定有除水箱结构。采集辊转动,采集粘附带的下表面被液体浸润后与土壤表面的颗粒接触,跟随采集粘附带移动收卷在采集粘附带收卷辊上,实现土壤颗粒采集的连续作业。实现土壤颗粒采集的连续作业。实现土壤颗粒采集的连续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检测用的河道坡面土壤颗粒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涉及一种土壤颗粒采集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检测用的河道坡面土壤颗粒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物等组成,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土壤或大气环境。其具有的随机性、广泛性、滞后性、模糊性、潜伏性等特点,加大了相应的研究、治理和管理政策制定的难度。面源污染溶解的以及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相对点源污染而言,面源污染主要由地表的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等有害物质、秸秆农膜等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水产养殖饵料药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各种大气颗粒物沉降等,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形式进入水体环境所造成,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潜伏性、累积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研究和防控的难度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检测用的河道坡面土壤颗粒采集装置,包括车架(1)、滚轮架(2)、滚轮(3)和推把(4),车架(1)的下侧固定多个滚轮架(2),滚轮(3)固定在滚轮架(2)上,车架(1)的一端上设有推把(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有采集粘附带放卷辊(6)、浸润机构(5)、除水机构(14)和采集粘附带收卷辊(20),并且从左向右依次设置,采集粘附带放卷辊(6)转动连接在放卷辊支座(7)上,放卷辊支座(7)的下端固定在水平的支撑板(8)上,支撑板(8)设置在车架(1)上,浸润机构(5)包括固定在车架(1)上表面的水槽(12)和设置在水槽(12)内部的浸润导料辊(11),浸润导料辊(11)的中心上同轴固定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的两端与水槽(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除水机构(14)包括两个V形支架(141)和连接在两个V形支架(141)之间的三个第二转轴(143),三个第二转轴(143)分别位于V形支架(141)的两个上端和一个下端上,V形支架(141)上固定有固定支腿(142),固定支腿(142)的下端固定在车架(1)上,第二转轴(143)与V形支架(141)转动连接,每个第二转轴(143)的外侧均固定套有导向辊(145),V形支架(141)上固定有除水箱结构(144),且除水箱结构(144)位于左侧和底部的两个导向辊(145)之间,除水箱结构(144)包括箱体(1441)、调节螺栓(1442)、螺纹套(1443)、轴承(1444)、压板(1445)和刮水条(1446),箱体(1441)的前后两端与V形支架(141)固定连接,箱体(1441)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导料孔(1447),箱体(1441)右侧壁上固定螺纹套(1443),螺纹套(1443)内螺纹连接调节螺栓(1442),调节螺栓(1442)位于箱体(1441)内的一端上通过轴承(1444)转动连接压板(1445),压板(1445)竖直设置,压板(1445)水平正对的箱体(1441)的左侧壁上固定多个水平的刮水条(1446);所述采集粘附带收卷辊(20)转动连接在收卷辊支座(21)上,收卷辊支座(21)固定在车架(1)上表面,收卷辊支座(21)上固定有水平的收卷电机(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丹妮杨虎德刘宏斌马彦姜万礼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