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30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包括玻璃纤维基层、泡棉发泡交织层A、背胶层A、离型层A、泡棉发泡交织层B、背胶层B、离型层B,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位于玻璃纤维基层上面,所述背胶层A位于泡棉发泡交织层A上面,所述离型层A位于背胶层A上面,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B位于玻璃纤维基层下面,通过泡棉发泡交织层位于玻璃纤维基层的上面及下面,通过泡棉发泡交织层为网格状纹理结构,泡棉发泡交织层为网格状纹理结构可以提高泡棉的抗拉强度,避免发生断裂等现象,提高泡棉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吸水率≥80%,使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


[0001]本技术涉及泡棉
,特别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生产制造领域,其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等优点。玻璃纤维作为强化塑料的补强材料应用时,最大的特征是抗拉强度大。抗拉强度在标准状态下是6.3~6.9g/d,湿润状态5.4~5.8g/d。耐热性好,温度达300℃时对强度没影响。有优良的电绝缘性,是高级的电绝缘材料,也用于绝热材料和防火屏蔽材料。一般只被浓碱、氢氟酸和浓磷酸腐蚀。现有的泡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抗拉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裂等现象,影响泡棉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0003]本技术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泡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抗拉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裂等现象,影响泡棉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这一问题,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纤维基层、泡棉发泡交织层A、背胶层A、离型层A、泡棉发泡交织层B、背胶层B、离型层B,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位于玻璃纤维基层上面,所述背胶层A位于泡棉发泡交织层A上面,所述离型层A位于背胶层A上面,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B位于玻璃纤维基层下面,所述背胶层B位于泡棉发泡交织层B下面,所述离型层B位于背胶层B下面,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和泡棉发泡交织层B为网格状纹理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背胶层A和背胶层B的厚度为0.05

0.20mm,由丙希酸胶直接涂布制成,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使用稳定范围

80℃至260℃,压缩形变70℃条件下<10%。
[0007]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A和离型层B的离型力可在1

750克内调整,离型层可选择自由基固化有机丙烯酸酯类或阳离子固化环氧有机硅类,离型层也可选择烷基或者聚乙烯亚胺类高分子聚合物非硅类。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和泡棉发泡交织层B为玻璃纤维基层和泡棉发泡的结合层,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吸水率≥80%。
[0009]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A和离型层B的厚度为18

80um,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的密度为10kg

20kg/m3。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通过泡棉发泡交织层位于玻璃纤维基
层的上面及下面,通过泡棉发泡交织层为网格状纹理结构,玻璃纤维抗拉强度在标准状态下是6.3~6.9g/d,泡棉发泡交织层为网格状纹理结构可以提高泡棉的抗拉强度,避免发生断裂等现象,提高泡棉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吸水率≥80%,使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的网格状纹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1、玻璃纤维基层;2、泡棉发泡交织层A;3、背胶层A;4、离型层A;5、泡棉发泡交织层B;6、背胶层B;7、离型层B。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的网格状纹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纤维基层1、泡棉发泡交织层A2、背胶层A3、离型层A4、泡棉发泡交织层B5、背胶层B6、离型层B7,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2位于玻璃纤维基层1上面,所述背胶层A3位于泡棉发泡交织层A2上面,所述离型层A4位于背胶层A3上面,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B5位于玻璃纤维基层1下面,所述背胶层B6位于泡棉发泡交织层B5下面,所述离型层B7位于背胶层B6下面,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2和泡棉发泡交织层B5为网格状纹理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背胶层A3和背胶层B6的厚度为0.05

0.20mm,由丙希酸胶直接涂布制成,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使用稳定范围

80℃至260℃,压缩形变70℃条件下<10%。
[0018]优选的,所述离型层A4和离型层B7的离型力可在1

750克内调整,离型层可选择自由基固化有机丙烯酸酯类或阳离子固化环氧有机硅类,离型层也可选择烷基或者聚乙烯亚胺类高分子聚合物非硅类。
[0019]优选的,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2和泡棉发泡交织层B5为玻璃纤维基层和泡棉发泡的结合层,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吸水率≥80%。
[0020]优选的,所述离型层A4和离型层B7的厚度为18

80um,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的密度为10kg

20kg/m3。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泡棉发泡交织层位于玻璃纤维基层的上面及下
面,通过泡棉发泡交织层为网格状纹理结构,玻璃纤维抗拉强度在标准状态下是6.3~6.9g/d,泡棉发泡交织层为网格状纹理结构可以提高泡棉的抗拉强度,避免发生断裂等现象,提高泡棉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吸水率≥80%,使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
[0022]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的内容所作的简单更改和替换,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纤维基层、泡棉发泡交织层A、背胶层A、离型层A、泡棉发泡交织层B、背胶层B、离型层B,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位于玻璃纤维基层上面,所述背胶层A位于泡棉发泡交织层A上面,所述离型层A位于背胶层A上面,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B位于玻璃纤维基层下面,所述背胶层B位于泡棉发泡交织层B下面,所述离型层B位于背胶层B下面,所述泡棉发泡交织层A和泡棉发泡交织层B为网格状纹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耐高温缓冲材料玻纤隔热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层A和背胶层B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正胜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