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27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家用电器的机身相适配;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家用电器的机身相适配,所述罩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罩体与所述支架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罩体的至少部分可透光;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或所述罩体上,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罩体的所述可透光部对应设置。该结构设计相较于螺栓连接的结构设计大幅降低了在支架和罩体上的冲孔量以及螺钉的使用量,简化了制备工序和组装工序。装工序。装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灯具。

技术介绍

[0002]氛围灯是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照明需要(如颜色、温度、亮度和方向等)来设定自己喜欢的场景情景照明效果,根据各自要求、场景情况,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选择并控制光的亮度、灰度、颜色的变化。目前市场上现有家用电器中的灯具往往需要使用一个支架进行固定,这类支架的应用通常需要借助家用电器的自身结构特点进行设计,在柱状家用电器中,这类支架并不适用。在柱状家用电器中,灯具的放置必须要巧妙,才能方便使用者拆卸,不但放置方式限制较多,也不利于实际操作,给柱状家用电器的推广带来极大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不方便维护和拆卸等缺陷,提供一种灯具。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家用电器的机身相适配;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家用电器的机身相适配,所述罩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罩体与所述支架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罩体的至少部分可透光;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和/ 或所述罩体上,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罩体的所述可透光部对应设置。
[0005]本技术的灯具结构,罩体与支架围合形成容置腔,光学元件位于容置腔内,光学元件可设置在罩体或者支架上,安装时,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支架通过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家用电器的机身相适配,罩体上设有第二安装部,罩体通过第二安装部用于与家用电器的机身相适配,罩体至少部分可透光,进一步地,光学元件与可透光部相对应设置,该装配结构简单,牢固,环形灯具的结构设计相较于螺栓连接的结构设计大幅降低了在支架和罩体上的冲孔量以及螺钉的使用量,简化了制备工序和组装工序。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卡装部和凹陷部,所述卡装部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罩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罩体的另一个上,所述卡装部与所述凹陷部相适配。卡装部设置在支架和罩体的其中一个上,凹陷部设置在支架和罩体的另一个上,卡装部与凹陷部相适配,简化了安装结构,且更方便的拆穿,便于清洁。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所述光学元件电性连接,通过按钮开关的开/关来控制所述光学元件的开启/关闭。设置了按钮开关来控制光学元件的开启/关闭。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可以为软灯带,所述光学元件可以为整体式或分段式环形结构。进一步地,光学元件可以为软灯带,可以为整体式或分段式环形结构,进一步地,灯带背后覆胶,可沾在支架或罩体上,从而围成一个圆形发光源。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
第二环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环体和/或所述第二环体外侧壁形成第一环形槽口,所述第一环形槽口用于放置所述光学元件。进一步地,罩体分为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第一环体和/或第二环体外侧壁形成第一环形槽口,第一环形槽口用于放置光学元件。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体为第一圆柱环;所述第一环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圆柱环轴向平行的第二圆柱环以及与所述第二圆柱环的周向垂直连接且朝向所述第一圆柱环延伸的第三圆柱环;所述第三圆柱环与所述第一圆柱环和第二圆柱环围成成第一环形槽口,所述第三圆柱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环上,所述第二圆柱环设置在所述第三圆柱环上,所述第三圆柱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环与所述第二圆柱环之间。进一步地,能保证环形灯具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得光学元件很好地覆盖住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避免漏光问题的发生,并能保证环形灯具最终的光线照射效果。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圆柱环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圆柱环的径向长度,所述第三圆柱环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圆柱环的径向长度,所述第三圆柱环靠近所述第二圆柱环一侧的开口尺寸不相等且逐步递增,所述第三圆柱环靠近所述第一圆柱环一侧的边沿处朝外延伸至预设距离形成第一凸台。可以使光分散更均匀透出,避免漏光问题的发生,并能保证环形灯具最终的光线照射效果。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圆柱环包括多根纵杆、内框和外框,所述多根纵杆沿所述第二环体外延至所述外框处连接,所述内框包围在所述多根纵杆内周,所述外框包围在所述多根纵杆外周,所述多根纵杆呈预设距离,所述多根纵杆从所述外框向所述内框倾斜。进一步的,第三圆柱环包括多根纵杆、内框和外框,多根纵杆沿第二环体外延至外框处连接,内框包围在多根纵杆内周,外框包围在多根纵杆外周,多根纵杆呈预设距离,多根纵杆从外框向内框倾斜,可以使光分散更均匀透出,避免漏光问题的发生,并能保证环形灯具最终的光线照射效果。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四圆柱环和第五圆柱环,所述第四圆柱环和所述第五圆柱环同轴,所述第四圆柱环设置在所述第五圆柱环上,所述第四圆柱环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五圆柱环的径向长度,所述第四圆柱环两侧外壁上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台。可以更好的保证了第四圆柱环与第五圆柱环间相套接的稳定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圆柱环外侧壁形成第二环形槽口,所述光学元件覆盖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口上,所述光学元件可以为整体式或分段式环形结构。进一步地,光学元件也可以安装在第五圆柱环外侧壁形成的第二环形槽口处。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贴附在所述第五圆柱环上。进一步地,光学元件也可以安装在第五圆柱环处。
[001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灯具、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支架和所述罩体内侧形成贯通孔,所述上壳体插设在所述贯通孔处且与所述支架相抵或所述上壳体套设在所述支架外侧,所述下壳体插设在所述贯通孔处且与所述支架相抵或所述下壳体套设在所述支架外侧。可以更好的充分利用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整机的高度尺寸。进一步地,罩体不仅仅是作为透光部件,同时还是上壳组件和下壳的连接件。进一步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以通过螺钉固定,罩体与上壳体通过螺钉固定,使得灯罩与上壳成为一个整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罩体与下壳体可以通过扣位连接,使得家用电器成为一个整体。
[0017]进一步地,家用电器可以是空气净化器,暖风机,除湿机,加湿器等家用电器。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光学元件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所述光学元件的亮度调节。进一步地,感应模块可以根据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来控制光学元件工作时的灯光亮度。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家用电器的机身相适配;罩体(2),所述罩体(2)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家用电器的机身相适配,所述罩体(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罩体(2)与所述支架(1)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罩体(2)的至少部分可透光;光学元件(3),所述光学元件(3)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学元件(3)设置在所述支架(1)和/或所述罩体(2)上,所述光学元件(3)与所述罩体(2)的所述可透光部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装部和凹陷部,所述卡装部设置在所述支架(1)和所述罩体(2)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支架(1)和所述罩体(2)的另一个上,所述卡装部与所述凹陷部相适配;和/或还包括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所述光学元件(3)电性连接,通过按钮开关的开/关来控制所述光学元件(3)的开启/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3)可以为软灯带,所述光学元件(3)可以为整体式或分段式环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包括第一环体(21)和第二环体(22),所述第一环体(21)与所述第二环体(22)相连接,所述第一环体(21)和/或所述第二环体(22)外侧壁形成第一环形槽口,所述第一环形槽口用于放置所述光学元件(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体(22)为第一圆柱环;所述第一环体(21)包括与所述第一圆柱环轴向平行的第二圆柱环(211) 以及与所述第二圆柱环的周向垂直连接且朝向所述第一圆柱环延伸的第三圆柱环(212);所述第三圆柱环(212)与所述第一圆柱环和第二圆柱环(211)围成成第一环形槽口,所述第三圆柱环(212)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环上,所述第二圆柱环(211)设置在所述第三圆柱环(212)上,所述第三圆柱环(212)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环与所述第二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占银李昌林何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中午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