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26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敏感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包括铝盖和绝缘外壳,铝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双金属片,双金属片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杆,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动触片,动触片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动触点,绝缘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静触片,导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该静触片、连接片和静触点以及动触点和动触片,改变了原有固定银片与接线片之间采用铆钉铆接导电方式,实现点接触导电,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同时,还不容易造成温控器过热,大大提高了温控器整体的使用性能,同时该温控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快捷,而且成本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温度敏感控制器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家用电器内装二个温控器,一个用于温度控制,饮水机、电热水龙头、热水器、蒸汽发生器等,控制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一个用于过温保护,当温度控制温控器失控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超温,此时过温保护温控器跳开,切断电路,但是现有的温控器在安装时,由于其接点较多,特别是在电热水龙头狭小的空间内,导致安装困难,同时固定银点的支架与接线片之间的导电方式采用铆钉铆接实现,很容易造成发热,降低温控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包括铝盖和绝缘外壳,所述铝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动触片,所述动触片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动触点,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静触片,所述导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静触片和连接片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静触点,所述动触片的下表面与绝缘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绝缘外壳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贯穿动触片的内部并延伸至动触片的上表面。
[0005]为了方便弹簧位置的确定,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绝缘外壳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盲孔,所述弹簧设置在盲孔的内部。
[0006]为了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绝缘外壳的底面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内部插设有铆钉。
[0007]为了实现接线柱的快速固定安装,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绝缘外壳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接线孔,接线孔的内部插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导向板通过铆接方式固定连接。
[0008]为了提高静触片、连接片和静触点以及动触点和动触片的连接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静触片、连接片和静触点以及动触点和动触片均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连接。
[0009]为了方便复位杆的安装,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绝缘外壳的下表面开设有侧孔,所述复位杆与侧孔的尺寸大小相适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该静触片、连接片和静触点以及动触点和动触片,改变了原有固定银片与接线片之间采用铆钉铆接导电方式,实现点接触导电,提高使用安全性的
同时,还不容易造成温控器过热,大大提高了温控器整体的使用性能,同时该温控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快捷,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例说明:
[0016]1、铝盖;2、双金属片;3、推杆;4、导向板;5、静触片;6、连接片;7、静触点;8、动触点;9、动触片;10、铆钉;11、弹簧;12、绝缘外壳;13、接线柱;14、复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包括铝盖1和绝缘外壳12,铝盖1的上表面设置有双金属片2,双金属片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杆3,推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动触片9,动触片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动触点8,绝缘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板4,导向板4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静触片5,导向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6,静触片5和连接片6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静触点7,动触片9的下表面与绝缘外壳1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1,绝缘外壳1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复位杆14,复位杆14贯穿动触片9的内部并延伸至动触片9的上表面,在技术中,通过静触点7与动触点8的点接触方式,改变了原有温控器内部固定银片与接线片之间采用铆钉10铆接方式实现导电的连接方式,在温控器工作的过程中,不易造成温控器内部温度过高,提高温控器整体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温控器的使用寿命。
[0020]绝缘外壳12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盲孔,弹簧11设置在盲孔的内部,开设该盲孔的主要目的,方便对弹簧11的位置进行确定,绝缘外壳12的底面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内部插设有铆钉10,铆钉10则可以轻易实现铝盖1和绝缘外壳12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整个温控器的整体装配。
[0021]绝缘外壳12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接线孔,接线孔的内部插设有接线柱13,接线柱
13与导向板4通过铆接方式固定连接,接线柱13方便温控器与外界设备进行连接。
[0022]静触片5、连接片6和静触点7以及动触点8和动触片9均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连接,点焊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又不会对静触片5、连接片6和静触点7以及动触点8、动触片9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绝缘外壳12的下表面开设有侧孔,复位杆14与侧孔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侧孔则主要方便复位杆14的安装。
[0023]工作原理:当该温控器在工作时,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升高到自动复位双金属片2跳动临界时,双金属片2产生突跳,推动推杆3进行运动,使一端的动触点8与静触点7断开,此时温度逐渐下降,然后双金属片2复位,动触点8与静触点7接通,电路接通,从而使电气设备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长期工作后,当自动复位温控器失效或其他原因造成过温时,此时使用人员可以按压复位杆14,实现手动复位,进而达到保证电气设备不会过温烧毁的目的,保证电气设备安全使用的同时,采用点接触的方式进行连接,也避免了温控器自身过热,延长了温控器自身的使用寿命。
[0024]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包括铝盖(1)和绝缘外壳(12),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盖(1)的上表面设置有双金属片(2),所述双金属片(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杆(3),所述推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动触片(9),所述动触片(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动触点(8),所述绝缘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板(4),所述导向板(4)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静触片(5),所述导向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6),所述静触片(5)和连接片(6)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静触点(7),所述动触片(9)的下表面与绝缘外壳(1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1),所述绝缘外壳(1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复位杆(14),所述复位杆(14)贯穿动触片(9)的内部并延伸至动触片(9)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复位与自动复位温度敏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鋆恒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