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覆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18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覆生产线,包括:接驳台,接驳台用于取放物料;加工台,与接驳台相连,加工台包括用于对物料涂覆预设材料的加工头;检测台,与加工台相连,检测台用于检测物料的涂覆效果;固化台,与加工台相连,固化台用于固化预设材料;循环传输机构,依次穿设于接驳台、加工台、检测台和固化台内,循环传输机构用于运输物料由接驳台依次移动至加工台、检测台和固化台内,且运输物料由固化台返回至接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极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人员无需进入加工台和检测台以及固定台附近,故而可有效降低预设材料进行涂覆加工时对人员所造成的健康影响。加工时对人员所造成的健康影响。加工时对人员所造成的健康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覆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涂覆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在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置人员以进行上料和收料操作,特别是在涂覆加工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对加工后的工件的喷涂效果进行检查,由于涂覆工艺会向工件喷射的涂覆材料,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故而在人工成本和加工人员健康两方面考虑,需要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覆生产线的实施例。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覆生产线,包括:接驳台,接驳台用于取放物料;加工台,与接驳台相连,加工台包括用于对物料涂覆预设材料的加工头;检测台,与加工台相连,检测台用于检测物料的涂覆效果;固化台,与加工台相连,固化台用于固化预设材料;循环传输机构,依次穿设于接驳台、加工台、检测台和固化台内,循环传输机构用于运输物料由接驳台依次移动至加工台、检测台和固化台内,且运输物料由固化台返回至接驳台。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涂覆生产线,主要包括接驳台、加工台、检测台、固化台以及循环传输机构,其中,接驳台主要用于人员对物料进行取放,具体为执行上料操作和下料操作,将待喷涂的物料放置在循环传输机构上,在物料依次经过加工台、检测台和固化台后,会在循环传输机构的作用下返回接驳台,在整个生产线中,仅需要一位人员位于接驳台处,即可实现上料操作和下料操作,一方面极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人员无需进入加工台和检测台以及固定台附近,故而可有效降低预设材料进行涂覆加工时对人员所造成的健康影响。
[0007]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中的涂覆生产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台具体包括:检测探头,与检测台内的部分循环传输机构相对设置;警报装置,与检测探头电连接,警报装置用于播放与涂覆效果对应的预设音频。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台主要包括检测探头以及警报装置,检测探头设置的位置与循环传输机构位于检测台内的部分相对设置,以便于对完成涂覆加工后的物料进行检测,此外,由于人员一般仅在接驳台处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故而通过设置警报装置,一方面可在检测探头对物料检测后,可通过播放特定的音频提醒人员,该物料涂覆效果是否正常,另一方面,还可在每个物料通过检测台后,播放特定的音频以提醒人员经过检测的物料的数量,以便于后续对物料数量以及涂覆效果进行统计。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隔离机构,设于加工台和接驳台之间,隔离机构用于将
接驳台的空间与加工台的空间隔离开。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加工台和接驳台之间设置隔离机构,可将人员所处空间与涂覆操作所处空间隔离开,可有效减弱预设材料对加工人员健康的影响。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循环传输机构具体包括:第一升降机,设于接驳台远离加工台的一侧;第二升降机,设于固化台远离检测台的一侧;加工传输机构,设于第一升降机与第二升降机之间;返回传输机构,设于第一升降机与第二升降机之间,加工传输机构的运输方向和返回传输机构的运输方向相反;其中,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用于调整物料的运输高度。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循环传输机构包括有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加工传输机构以及返回传输机构,其中,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用于调整物料的运输高度,可以理解,物料在循环传输机构上的整个运转流程为,先通过人员将物料放置在加工传输机构上,在完成加工后,物料会通过第二升降机运输至返回传输机构上,再经过第一升降机运输至接驳台处,实现上料和下料的循环。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循环传输机构还包括:传输带,设于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加工传输机构和返回传输机构内;护板,沿传输带的宽度方向设于传输带的两侧。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循环传输机构主要是通过传输带进行物料运输的,物料在接驳台处会放置在传输带上,通过依次经过加工传输机构、第二升降机、返回传输机构和第一升降机会返回至接驳台处,实现上料和下料的循环,可使得物料放置在传输带上后较为稳固,在运输过程中,在带传动的作用下也提高运输的平稳性。
[0016]此外,通过在传输带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传输带的两侧,可限制物料横向脱离出传输带。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升降机的行程与第二升降机的行程相同,且加工传输机构和返回传输机构之间的间距与第一升降机的行程相适配。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第一升降机的行程与第二升降机的行程相同,且限定两个传输机构之间的间距,即加工传输机构和返回传输机构之间的间距与行程相适配,可在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中的一个产生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后,另一个可产生相反方向的移动,使得整个循环传输机构构成运动闭环。
[0019]其中,间距与行程相适配可以为相同,只需要使得物料可以依次在加工传输机构、第二升降机、返回传输机构和第一升降机的作用下完成循环移动。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返回传输机构位于加工传输机构的底部。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返回传输机构位于加工传输机构的底部,可增强整个生产线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上述排布,在完成加工后,会将物料从下方返回至接驳台处。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化台具体包括:固化机构,与循环传输机构相对设置,用于固化物料上涂覆的预设材料。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化台主要包括固化机构,通过将固化机构与循环传输机构相对设置,可对物料上此前加工好的预设材料进行固化,以保证物料上预设材料的长时间保存。
[0024]其中,固化机构进行固化时可以选用氧化固化、挥发固化、化学反应固化、辐射固
化、熔融固化和红外催化热反应固化的固化原理。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工头的位置固定,加工台还包括:限位器,设于物料的移动路径上,物料移动至限位器,加工头对物料加工。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加工台的加工头属于固定结构,其位置不会发生移动,在加工时,其加工范围有限,此时,可通过在物料的移动路径上设置限位器,以限制物料的移动,当物料移动到限位器上,其位置不发生移动,具体的原理可以为限位器与循环传输机构电连接,在检测到物料移动到位后,会直接控制循环传输机构停止运行,在完成涂覆加工后,再控制循环传输机构运行,或者,在检测到物料移动到位后,循环传输机构继续运行,但此时在限位器的作用下,物料的位置被锁定,在完成加工后,限位器可对物料进行解锁,从而物料可随循环传输机构一同移动。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预设材料为环保材料。
[002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预设材料为环保材料,可满足物料加工后的环保需求。
[0029]其中,环保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可重复利用、可再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驳台,所述接驳台用于取放物料;加工台,与所述接驳台相连,所述加工台包括用于对所述物料涂覆预设材料的加工头;检测台,与所述加工台相连,所述检测台用于检测所述物料的涂覆效果;固化台,与所述加工台相连,所述固化台用于固化所述预设材料;循环传输机构,依次穿设于所述接驳台、所述加工台、所述检测台和所述固化台内,所述循环传输机构用于运输所述物料由所述接驳台依次移动至所述加工台、所述检测台和所述固化台内,且运输所述物料由所述固化台返回至所述接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具体包括:检测探头,与所述检测台内的部分循环传输机构相对设置;警报装置,与所述检测探头电连接,所述警报装置用于播放与所述涂覆效果对应的预设音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机构,设于所述加工台和所述接驳台之间,所述隔离机构用于将所述接驳台的空间与所述加工台的空间隔离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传输机构具体包括:第一升降机,设于所述接驳台远离所述加工台的一侧;第二升降机,设于所述固化台远离所述检测台的一侧;加工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升降机与所述第二升降机之间;返回传输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合康新能变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