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桑宇航专利>正文

一种片式电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10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阻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片式电阻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电阻器本体,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于电阻器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以及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靠近电阻器本体的一侧设有温差发电片,所述第二卡板的内部设有与温差发电片配合的用于减少电阻器本体内部电流的阻流机构,所述第一卡板靠近电阻器本体的一侧于温差发电片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差发电片对多个螺线圈进行供电,对电阻器本体的异常发热进行抑制,再通过双金属板防止电阻器本体表面的电阻膜脱落,提高电阻器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蒸发液对电阻器本体进行降温,并对电阻器本体存在的异常发热情况进行及时提醒。醒。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式电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阻器
,具体为一种片式电阻器。

技术介绍

[0002]片式电阻器又称为片式电阻,是新一代无引线或短引线电子元件。其引出端的焊接面在同一平面上,片式电阻在电路内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电压,分担一部分电压即分压,限流保护电路,分流等,也可以用做时间电路元件和传感器等。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8962516A)一种片式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片式电阻器包括:绝缘基板;第一正面电极,所述第一正面电极包括第一正面电极大电极和第一正面电极小电极,第一正面大电极和第一正面电极小电极分别设置于绝缘基板上表面两端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隙;电阻层,所述电阻层覆盖部分第一正面电极且填充两个第一正面电极之间的空隙;第二正面电极,所述第二正面电极包括第二正面小电极和第二正面大电极,所述第二正面小电极与第一正面大电极面连接,所述第二正面大电极与第一正面电极小电极以及电阻层面连接;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部分第二正面电极大电极且填充两个第二正面电极之间的空隙。
[0004]该专利技术通过绝缘基板、第一正面电极、第二正面电极、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设置,使得高温造成的层间扩散加剧,有效降低了TCR水平,但是片式电阻器在工作的时候,其内部会出现比较大的发热量,如果没有针对片式电阻器在工作的时候容易发热而造成的损坏进行改造,就会降低片式电阻器的工作效率。
[0005]为此,提出一种片式电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式电阻器,通过温差发电片对多个螺线圈进行供电,对电阻器本体的异常发热进行抑制,再通过双金属板防止电阻器本体表面的电阻膜脱落,提高电阻器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蒸发液对电阻器本体进行降温,并对电阻器本体存在的异常发热情况进行及时提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片式电阻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电阻器本体,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于电阻器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以及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靠近电阻器本体的一侧设有温差发电片,所述第二卡板的内部设有与温差发电片配合的用于减少电阻器本体内部电流的阻流机构,所述第一卡板靠近电阻器本体的一侧于温差发电片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用于防止电阻器本体表面的电阻膜脱落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卡板的内部还安装有导热筒体,所述第二卡板的内部设有与导热筒体配合的用于对电阻器本体进行快速降温的散热机构,所述第一卡板的内部还设有用于防止电阻器本体过热的警报机构。
[0009]通过温差发电片对多个螺线圈进行供电,对电阻器本体的异常发热进行抑制,再
通过双金属板防止电阻器本体表面的电阻膜脱落,提高电阻器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蒸发液对电阻器本体进行降温,并对电阻器本体存在的异常发热情况进行及时提醒。
[0010]优选的,所述阻流机构包括等间距设置于第二卡板内部的多个圆腔,每个所述圆腔的内部均设有螺线圈,每个所述螺线圈均与温差发电片电性连接。
[0011]在电阻器本体正常工作的时候,其内部发热量较小,但是如果电阻器本体的内部电流异常增大,就会发出大量的热量,由于第一卡板与电阻器本体之间设置有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在电阻器本体异常发热后会对多个圆腔内部的螺线圈进行供电,随后多个螺线圈的内部就会因通电而产生磁场,由“磁电阻效应”可知,在通有电流的金属或半导体上施加磁场时,其电阻值将会增大,进而使得流过电阻器本体内部的电流快速减小,对电阻器本体的异常发热进行抑制,避免电阻器本体因过热而受到损坏。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内部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嵌设有双金属板,所述双金属板靠近电阻器本体的一侧设有主动层,所述双金属板紧贴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被动层。
[0013]双金属板主动层的材料主要有锰镍铜合金、镍铬铁合金、镍锰铁合金和镍等,被动层的材料主要是镍铁合金,镍含量为30~45%,双金属板的主动层膨胀系数较高,其被动层膨胀系数较低,当电阻器本体异常发热的时候,双金属板受热,但是由于两个层之间的膨胀系数不统一进而带动双金属板发生形变,使得主动层快速膨胀而紧贴电阻器本体的外部,进而防止电阻器本体表面的电阻膜脱落,提高电阻器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设置于导热筒体内部的条形腔,所述条形腔的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所述导热筒体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单向阀,所述第二卡板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一侧单向阀相导通,所述导热筒体的内部远离单向阀的一端封装有蒸发液。
[0015]一侧的单向阀仅允许气体从条形腔进入连接管内部,另一侧单向阀仅允许气体从外部进入条形腔的内部,在电阻器本体异常发热的时候,位于导热筒体内部的蒸发液受热气化并快速吸热,对电阻器本体的一侧进行降温,同时气化后的蒸发液会推动滑塞沿着条形腔滑动,然后与两个单向阀配合,将条形腔内部的气体通入通风口的内部并排出,气流的流动会降低通风口内部的温度,进而对电阻器本体的另一侧进行降温。
[0016]优选的,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卡板外部的警报器本体,所述第一卡板的内部还设有滑腔,所述滑腔的内部一侧壁设有记忆合金丝,所述记忆合金丝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触头,所述滑腔的内部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以及第二触头共同与警报器本体的内部电路电性连接。
[0017]在电阻器本体异常发热的时候,位于滑腔内部的记忆合金丝迅速地受热并发生形变,然后推动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相互接触,进而导通电路,并启动警报器本体,对电阻器本体存在的异常发热情况进行及时提醒。
[0018]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内部还等间距设有多个栅板,每个所述栅板的上表面均涂覆有导热硅脂。
[0019]导热硅脂是一种高导热绝缘有机硅材料,可在

50℃

230℃的温度下长期保持使用时的脂膏状态,其极佳的导热性可以在气体流动时对栅板进行散热,进而对与第二卡板相邻的电阻器本体进行降温,避免其温度过高。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如果电阻器本体的内部电流异常增大,温差发电片会对螺线圈进行供电,使得流过电阻器本体内部的电流快速减小,对电阻器本体的异常发热进行抑制,避免电阻器本体因过热而受到损坏。
[0022]2、当电阻器本体异常发热的时候,主动层快速膨胀而紧贴电阻器本体的外部,进而防止电阻器本体表面的电阻膜脱落,提高电阻器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
[0023]3、在电阻器本体异常发热的时候,将条形腔内部的气体通入通风口的内部并排出,气流的流动会降低通风口内部的温度,进而对电阻器本体的另一侧进行降温。
[0024]4、在电阻器本体异常发热的时候,可以启动警报器本体,对电阻器本体存在的异常发热情况进行及时提醒。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电阻器,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电阻器本体(2),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于电阻器本体(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3)以及第二卡板(4),所述第一卡板(3)靠近电阻器本体(2)的一侧设有温差发电片(5),所述第二卡板(4)的内部设有与温差发电片(5)配合的用于减少电阻器本体(2)内部电流的阻流机构,所述第一卡板(3)靠近电阻器本体(2)的一侧于温差发电片(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内部设有用于防止电阻器本体(2)表面的电阻膜脱落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卡板(3)的内部还安装有导热筒体(10),所述第二卡板(4)的内部设有与导热筒体(10)配合的用于对电阻器本体(2)进行快速降温的散热机构,所述第一卡板(3)的内部还设有用于防止电阻器本体(2)过热的警报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机构包括等间距设置于第二卡板(4)内部的多个圆腔(6),每个所述圆腔(6)的内部均设有螺线圈(7),每个所述螺线圈(7)均与温差发电片(5)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8)内部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嵌设有双金属板(9),所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宇航章瑞
申请(专利权)人:桑宇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