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常规滚动转子式双缸压缩机泵体组件由曲轴、上消音器、上滚子、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滚子、上下法兰组件(包括上下法兰、排气阀片和阀片限位挡板)、下消音器及滑片组成,通过各泵体零件相互配合形成上下两个缸体,每个缸体分别由滑片分割成两个密闭的高压腔(排气腔)和低压腔(吸气腔),滑片与滑片槽间隙配合,在曲轴旋转驱动下,在滑片槽内做往复运动,从而使两个腔体的高低压腔容积周期变化,其中,上缸体内的气体由上法兰排气口流经上消音器排出至泵体外,下缸体内的气体由下法兰排气口流经下消音器,再通过排气流通通道排至泵体上部,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周期性吸、排气过程。因上述压缩机周期性吸、排气过程而产生的气流脉动是转子压缩机气动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排气流通通道为贯通于下法兰至上法兰的轴向孔道,因设计空间限制,通常流通面积相对较小,尤其是近几年来压缩机小型高速化发展趋势日渐显现,需要压缩机降系列设计的同时,确保其在更高频运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7)和隔板(6),所述第二气缸(7)位于所述第一气缸(5)的下方,所述隔板(6)位于所述第一气缸(5)和所述第二气缸(7)之间,所述第一气缸(5)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流通通道(112),所述第二气缸(7)上设置有第二排气流通通道(111),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中间腔(100),所述第二气缸(7)的排气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排气流通通道(111)、所述中间腔(100)和所述第一排气流通通道(112),所述中间腔(100)的流通面积比所述第二排气流通通道(111)大,所述中间腔(100)的流通面积也比所述第一排气流通通道(112)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法兰(2)和第一消音器(3),所述第一法兰(2)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5)的与所述第二气缸(7)相背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第一消音器(3)盖设在所述第一法兰(2)的与所述第一气缸(5)相背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第一消音器(3)与所述第一法兰(2)之间形成第一消音腔(31),所述第一法兰(2)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气缸(5)的排气经过所述第一排气孔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3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法兰(9)和第二消音器(10),所述第二法兰(9)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7)的与所述第一气缸(5)相背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第二消音器(10)盖设在所述第二法兰(9)的与所述第二气缸(7)相背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第二消音器(10)与所述第二法兰(9)之间形成第二消音腔(101),所述第二法兰(9)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气缸(7)的排气经过所述第二排气孔进入所述第二消音腔(101)中;所述第二法兰(9)上还设置有第二连通孔(91),所述第二连通孔(9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消音腔(101)、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气缸(7)的所述第二排气流通通道(111);所述第一法兰(2)上还设置有第一连通孔(21),所述第一连通孔(2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31)、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气缸(5)的所述第一排气流通通道(112)。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包括第一隔板(61)和第二隔板(62),所述第一隔板(61)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200),所述第二隔板(62)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空腔(300),所述第一隔板(61)轴向一侧与所述第一气缸(5)相接,所述第二隔板(62)的轴向一侧与所述第二气缸(7)相接,所述第一隔板(61)的轴向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隔板(62)的轴向另一侧相接,使得所述第一空腔(200)与所述第二空腔(300)相对且拼接形成所述中间腔(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61)上还设置有第一流通出口(611),所述第一流通出口(6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20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流通通道(112)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出口(611)的横截面积从与所述第一空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心爱,王珺,吴健,闫鹏举,张大鹏,黄纯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