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605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供暖单元,其包括一供暖装置,供暖装置设置在所述墙体上,用以对室内供暖;在所述供暖装置上设有用以将室内温度调节至对应值的控温装置以及用以清洁供暖装置内水垢的清洁装置;中控单元,其分别与所述供暖单元以及所述检测单元中的部件相连,用以根据所述检测单元中对应部件检测的参数将所述供暖单元中对应部件的工作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净化装置为螺杆结构并在净化装置内设有过滤网,用以对进水口的进行过滤;能够有效避免了供暖装置堵塞导致无法进行供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控温装置为电机驱动并与所述中控单元无线连接,能够使调节温度的精度提高。调节温度的精度提高。调节温度的精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温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北方寒冷的地区,虽然有地暖系统,但是有些房间的取暖却涉及到了水暖器,也称水电暖气片,可现有的以暖气管道取暖的房间,通常在暖气管道上装一个可供人们通过旋转来调节热水进量大小的阀门,该阀门是一个传统的手动阀门。当室内温度偏高或偏低时,人们可转动开关来启动阀杆,以缩小或扩大阀门的开度、改变热水的流入量,从而降低或升高室温,这种情况用户需长时间才能感受到调节效果且调节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冬季人们手动调节精度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0005]墙体;
[0006]供暖单元,其包括一供暖装置,供暖装置设置在所述墙体上,用以对室内供暖;在所述供暖装置上设有用以将室内温度调节至对应值的控温装置以及用以清洁供暖装置内水垢的清洁装置;所述供暖单元内还设有空气循环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墙体远离供暖装置的一侧,用以循环室内空气;
[0007]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室内的温度参数,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墙体上对应位置的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墙体上以检测房屋内热流量分布的红外线热像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暖单元内以检测所述供暖装置内水流量的流量检测器;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室内的对应位置;
[0008]中控单元,其分别与所述供暖单元以及所述检测单元中的部件相连,用以根据所述检测单元中对应部件检测的参数将所述供暖单元中对应部件的工作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所述中控单元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将室内空间划分为多个待测温的点位;
[0009]当所述供暖装置进行供暖且供暖时长达到t时,所述中控单元分别控制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室内对应点位的实际温度以依次判定各点位所属区域的温度是否符合预设区间并根据各温度监测装置的判定结果对室内的温度是否达到标准进行综合判定,若中控单元判定室内温度不符合标准,中控单元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控温装置将所述供暖单元中的水流量调节至对应值,若所述控温装置完成对供暖单元中水流量的调节且中控单元判定室内温度仍不符合标准,中控单元根据调节流量后各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判定是否启动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并在启动空气循环装置后根据各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判定供暖装置是否存在故障。
[0010]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中设置有n个温度检测装置,各温度检测装置均设有标号且标号越大的温度检测器与所述供暖装置的距离越大;当所述供暖装置进行供暖时,所述
中控单元根据室外温度检测器上传的室外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T0并将其设定为室内温度标准,当系统的供暖时长达到t时,所述中控单元分别控制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依次检测室内对应点位的温度,当第i温度检测器检测室内对应点位的温度时,设定i=1,2,3,...,n,其将测得的温度值记为Ti,
[0011]若Ti=T0/i,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该点位的实际温度合格;
[0012]若Ti≠T0/i,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该点位实际温度不合格。
[0013]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完成对各所述点位温度的判定时,中控单元记录实际温度高于预设标准的点位数量Na和并记录实际温度低于预设标准的点位数量Nb和各对应点位的标号;
[0014]若Na≥n/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高,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计算室内实际平均温度Ta并根据Ta将所述供暖装置的水流量调节至对应值;
[0015]若Nb≥n/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低,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计算室内实际平均温度Tb并根据Tb将所述供暖装置的水流量调节至对应值;
[0016]若Na<n/2、Nb<n/2且Na≥Nb,所述中控单元依次记录各实际温度高于预设标准的点位的标号以判定室内热空气是否分布均匀;
[0017]若Na<n/2、Nb<n/2且Na<Nb,所述中控单元依次记录各实际温度低于预设标准的点位的标号以判定室内热空气是否分布均匀。
[0018]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高并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计算室内实际平均温度Ta时,中控单元计算过高温度差值

Ta并根据

Ta将所述控温装置的开度J调节至对应值,设定

Ta=Ta

T0,所述中控单元中设有第一过高温度差值

T1、第二过高温度差值

T2、第一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1、第二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2以及第三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3,其中

T1<

T2,0.3<α1<α2<α3<0.6;
[0019]当

Ta≤

T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3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
[0020]当

T1<

Ta≤

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2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
[0021]当

Ta>

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1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
[0022]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k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k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时,设定k=1,2,3,调节后的控温装置开度记为J

,设定J

=J
×
αk;
[0023]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低并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计算室内实际平均温度Tb时,中控单元计算过高温度差值

Ta并根据

Ta将所述控温装置的开度J调节至对应值,设定

Tb=Tb

T0;所述中控单元中设有第一过低温度差值

T1、第二过低温度差值

T2、第一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1、第二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2以及第三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3,其中

T1<

T2,0.3<β1<β2<β3<0.6;
[0024]当

Tb≤

T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3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
[0025]当

T1<

Tb≤

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2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
[0026]当

Tb>

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1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
[0027]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o过低开度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供暖单元,其包括一供暖装置,供暖装置设置在所述墙体上,用以对室内供暖;在所述供暖装置上设有用以将室内温度调节至对应值的控温装置以及用以清洁供暖装置内水垢的清洁装置;所述供暖单元内还设有空气循环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墙体远离供暖装置的一侧,用以循环室内空气;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室内的温度参数,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墙体上对应位置的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墙体上以检测房屋内热流量分布的红外线热像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暖单元内以检测所述供暖装置内水流量的流量检测器;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室内的对应位置;中控单元,其分别与所述供暖单元以及所述检测单元中的部件相连,用以根据所述检测单元中对应部件检测的参数将所述供暖单元中对应部件的工作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所述中控单元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将室内空间划分为多个待测温的点位;当所述供暖装置进行供暖且供暖时长达到t时,所述中控单元分别控制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室内对应点位的实际温度以依次判定各点位所属区域的温度是否符合预设区间并根据各温度监测装置的判定结果对室内的温度是否达到标准进行综合判定,若中控单元判定室内温度不符合标准,中控单元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控温装置将所述供暖单元中的水流量调节至对应值,若所述控温装置完成对供暖单元中水流量的调节且中控单元判定室内温度仍不符合标准,中控单元根据调节流量后各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判定是否启动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并在启动空气循环装置后根据各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判定供暖装置是否存在故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中设置有n个温度检测装置,各温度检测装置均设有标号且标号越大的温度检测器与所述供暖装置的距离越大;当所述供暖装置进行供暖时,所述中控单元根据室外温度检测器上传的室外温度确定室内预设温度T0并将其设定为室内温度标准,当系统的供暖时长达到t时,所述中控单元分别控制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依次检测室内对应点位的温度,当第i温度检测器检测室内对应点位的温度时,设定i=1,2,3,...,n,其将测得的温度值记为Ti,若Ti=T0/i,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该点位的实际温度合格;若Ti≠T0/i,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该点位实际温度不合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完成对各所述点位温度的判定时,中控单元记录实际温度高于预设标准的点位数量Na和并记录实际温度低于预设标准的点位数量Nb和各对应点位的标号;若Na≥n/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高,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计算室内实际平均温度Ta并根据Ta将所述供暖装置的水流量调节至对应值;若Nb≥n/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低,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计算室内实际平均温度Tb并根据Tb将所述供暖装置的水流量调节至对应值;若Na<n/2、Nb<n/2且Na≥Nb,所述中控单元依次记录各实际温度高于预设标准的点位的标号以判定室内热空气是否分布均匀;若Na<n/2、Nb<n/2且Na<Nb,所述中控单元依次记录各实际温度低于预设标准的点
位的标号以判定室内热空气是否分布均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高并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计算室内实际平均温度Ta时,中控单元计算过高温度差值

Ta并根据

Ta将所述控温装置的开度J调节至对应值,设定

Ta=Ta

T0,所述中控单元中设有第一过高温度差值

T1、第二过高温度差值

T2、第一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1、第二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2以及第三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3,其中

T1<

T2,0.3<α1<α2<α3<0.6;当

Ta≤

T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3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当

T1<

Ta≤

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2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当

Ta>

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1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k过高开度调节系数αk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时,设定k=1,2,3,调节后的控温装置开度记为J

,设定J

=J
×
αk;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实际温度过低并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温度计算室内实际平均温度Tb时,中控单元计算过高温度差值

Ta并根据

Ta将所述控温装置的开度J调节至对应值,设定

Tb=Tb

T0;所述中控单元中设有第一过低温度差值

T1、第二过低温度差值

T2、第一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1、第二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2以及第三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3,其中

T1<

T2,0.3<β1<β2<β3<0.6;当

Tb≤

T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3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当

T1<

Tb≤

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2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当

Tb>

T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1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o过低开度调节系数βo对控温装置的开度J进行调节时,设定o=1,2,3,调节后的控温装置开度记为J

,设定J

=J
×
(β+βo);当所述中控单元完成对所述控温装置的开度的调节且调节后系统的运行时长达到t时,中控单元控制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重新检测各点位的温度以对室内各点位的温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重新判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恒温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Na<n/2、Nb<n/2、Na≥Nb且所述中控单元依次记录各实际温度高于预设标准的点位的标号时,中控单元记录大于n/2的高于预设温度的标号的数量Na1以及小于n/2的高于预设温度的标号的数量Na2并将记录的Na1与Na2进行对比判定室内温度分布情况;若Na1≥Na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启动所述空气循环装置、重新计算室内空气循环后实际平均温度Ta

、计算Ta

与T0之间的过高温度差值

Ta

并根据

Ta

调节功率G,设定

Ta

=Ta
’‑
T0;所述中控单元设有第一过高温度差值

Ta

1、第二过高温度差值

Ta

2、第一空气循环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1、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2和
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3,其中

D1<

D2,0.4<ρ1<ρ2<ρ3<0.8;当

Ta



Ta

1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一循环空气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1对空气循环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当

Ta

1<

Ta



Ta

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二循环空气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2对空气循环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当

Ta



Ta

2时,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三循环空气装置功率调节系数ρ3对空气循环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当所述中控单元使用第x循环空气装置功率调节系数βx对空气循环装置功率G进行调节时;设定x=1,2,3,调节后的空气循环装置功率记为G

,设定G

=G
×
ρx;若Na1<Na2,所述中控单元初步判定室内温度扩散过慢并启动空气循环装置进行室内热流量循环;当Na<n/2、Nb<n/2、Na<Nb且所述中控单元依次记录各实际温度高于预设标准的点位的标号时,记录大于n/2的低于预设温度的标号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盛忠段宏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蓓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