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388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属于余热回收及建筑能源管理领域,解决现在技术并未公开对滑冰场建筑余热进行回收的相关技术,会造成滑冰场建筑内的能源使用效率低,无法实现节能降耗、碳减排的目的,且未被利用的余热排向室外,会造成环境被热污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存储排入下水管道的废水的废水储水装置和用于制冰过程中的余热回收的冰面下循环管路;依次与废水储水装置相连接的过滤装置I、换热器I、热泵和低温储热水箱;依次与冰面下循环管路相连接的盐水泵、制冰机、过滤装置II、高温储热水箱;低温储热水箱和高温储热水箱通过控制机构实现低温供热或/和高温供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余热回收供热。回收供热。回收供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


[0001]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用于余热回收供热,属于余热回收及建筑能源管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滑冰场属于特殊的建筑类型,有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室内滑冰场中最大的能源消耗来自于制冰过程和生活热水供给。而在制冰过程和生活热水使用过后,存在着大量的废热/废热水,若不被再利用,则白白被浪费,排入室外环境也会造成环境热污染。专利CN202110560082.5提出了一种速度滑冰场地的二氧化碳制冰管道系统,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新的基于二氧化碳的制冰管道系统,但并未提及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热处理,该部分的废热排入室外会造成环境的热污染。而专利CN201521032164.9也提出了适用于滑冰场的一种二氧化碳载冷剂制冷机组,同样也未考虑废热回收问题。专利CN201921966638.5提出了一种溜冰场用节能换热装置,致力于在汇流时可增加热交换介质在换热管内的流通时间,提高换热量,缩短制冰时间。以上专利的研究重点都在于提高滑冰场内的制冰过程的制冰效率或缩短制冰时间,而忽略利用制冰过程和生活热水系统中的余热来提高能源效率。
[0003]现在技术并未公开对滑冰场建筑余热进行回收的相关技术,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1.会造成滑冰场建筑内的能源使用效率低,无法实现节能降耗、碳减排的目的;
[0005]2.未被利用的余热排向室外,会造成环境被热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解决现在技术并未公开对滑冰场建筑余热进行回收的相关技术,会造成滑冰场建筑内的能源使用效率低,无法实现节能降耗、碳减排的目的,且未被利用的余热排向室外,会造成环境被热污染等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包括用于存储排入下水管道的废水的废水储水装置和用于制冰过程中的余热回收的冰面下循环管路;
[0009]依次与废水储水装置相连接的过滤装置I、换热器I、热泵和低温储热水箱;
[0010]依次与冰面下循环管路相连接的盐水泵、制冰机、过滤装置II、高温储热水箱;
[0011]低温储热水箱和高温储热水箱通过控制机构实现低温供热或/和高温供热。
[0012]进一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四通调节阀、三通调节阀、三通混合阀和电磁开关阀;
[0013]四通调节阀的第一端口与低温储热水箱的出口相连接,第二端口与滑冰场内的低温用热设备相连接,第三端口与高温储热水箱的入口相连接,第四端口与三通混合阀的第一端口相连接;
[0014]三通调节阀的第一端口与高温储热水箱的出口相连接,第二端口与滑冰场内的高温用热设备相连接,第三端口与三通混合阀的第二端口相连接;
[0015]三通混合阀的第三端口与电磁开关阀的入口相连接,电磁开关阀的出口与滑冰场外的用热设备相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四通调节阀的第三端口与高温储热水箱的入口通过电辅助加热装置相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四通调节阀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一分水机构与低温用热设备相连接;
[0018]低温用热设备包括地面防冻保护装置、覆冰热水供应装置和供热空气装置;
[0019]第一分水机构包括分水器I、换热器II和换热器III;
[0020]分水器I的第一端口与四通调节阀的第二端口相连接,第二端口与换热器II 的入口相连接,换热器II的出口与地面防冻保护装置相连接,第三端口与覆冰热水供应装置,第四端口与换热器III的入口相连接,换热器III的出口与供热空气装置相连接。
[0021]进一步,所述三通调节阀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分水机构与高温用热设备相连接;
[0022]高温用热设备包括地板供暖装置和生活热水供应装置;
[0023]第二分水机构包括分水器II、换热器IV和水净化器;
[0024]分水器II的第一端口与三通调节阀的第二端口相连接,第二端口与换热器 IV的入口相连接,换热器IV的出口与地板供暖装置相连接,第三端口与水净化器的入口相连接,水净化器的出口与生活热水供应装置相连接。
[0025]进一步,所述分水器I和分水器II将一路进水分散成多路输出,是能调节每个环路的流量的标准型分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6]一、本技术将制冰过程和排入地下水管中的废水的余热回收再利用,该系统可提高滑冰场建筑内的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加快实现碳减排,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同时,可避免未被利用的余热排入室外环境造成热污染,且多余的热量可用于其他用热建筑,即可用于其它用热设备;
[0027]二、本技术中的控制机构实现了低温储热水箱的低温供热,高温储热水箱的高温供热,并可将多余的低温热水排入高温储热水箱,与高温热水混合,实现高温供热;
[0028]三、本技术中设置的电辅助加热装置是便于先将多余的低温热水加热到高温热水的温度范围后再排入高温储热水箱,防止低温热水温度过低,直接排入高温储热水箱中,使高温热水的温度过低;
[0029]四、本技术中的第一分水机构和第二分水机构可分别分流低温供热和高温供热,以便于用于不同的环境需求。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的框架示意图;
[0032]图中:1

废水储水装置、2

过滤装置I、3

换热器I、4

热泵、5

低温储热水箱、6


通调节阀、7

分水器I、8

换热器II、9

地面防冻保护装置、10

覆冰热水供应装置、11

换热器III、12

供热空气装置、13

电辅助加热装置、14

冰面下循环管路、15

盐水泵、16

制冰机、17

过滤装置II、18

高温储热水箱、 19

三通调节阀、20

分水器II、21

换热器IV、22

地板供暖装置、23

水净化器、 24

生活热水供应装置、25

三通混合阀、26

电磁开关阀、27

用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排入下水管道的废水的废水储水装置(1)和用于制冰过程中的余热回收的冰面下循环管路(14);依次与废水储水装置(1)相连接的过滤装置I(2)、换热器I(3)、热泵(4)和低温储热水箱(5);依次与冰面下循环管路(14)相连接的盐水泵(15)、制冰机(16)、过滤装置II(17)、高温储热水箱(18);低温储热水箱(5)和高温储热水箱(18)通过控制机构实现低温供热或/和高温供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四通调节阀(6)、三通调节阀(19)、三通混合阀(25)和电磁开关阀(26);四通调节阀(6)的第一端口与低温储热水箱(5)的出口相连接,第二端口与滑冰场内的低温用热设备相连接,第三端口与高温储热水箱(18)的入口相连接,第四端口与三通混合阀(25)的第一端口相连接;三通调节阀(19)的第一端口与高温储热水箱(18)的出口相连接,第二端口与滑冰场内的高温用热设备相连接,第三端口与三通混合阀(25)的第二端口相连接;三通混合阀(25)的第三端口与电磁开关阀(26)的入口相连接,电磁开关阀(26)的出口与滑冰场外的用热设备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热回收及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调节阀(6)的第三端口与高温储热水箱(18)的入口通过电辅助加热装置(13)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滑冰场建筑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红刘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半山智慧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