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昊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油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597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用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油的生产系统;包括离心系统、压榨系统和除渣系统;所述离心系统包括箱体、隔板、一号低速电机、出油管和离心筒;所述压榨系统包括液压杆、支架、传动箱、二号低速电机、压板和进油口;所述除渣系统包括底板和拉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液压杆带动压板向下运动,压榨离心后所残留的杂质,回收杂质中所残留的油,减少了浪费;通过底板的上移,将压榨后的杂质带出,方便清理了杂质,减少杂质在离心筒中的堆积,为下次过滤创造了有利条件。次过滤创造了有利条件。次过滤创造了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的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油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油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食用油生产离不开过滤,过滤的种类也多种多样。
[0003]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食用油生产系统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520729195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个装置,其包括盖体、球阀、壳体、转动油管和过滤网,所述转动油管的上端封闭并与所述盖体内的上端连接后穿出所述盖体,所述转动油管的上端为电机连接转轴,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转动油管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油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排油口,所述球阀设置于所述排油口的内部,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转动油管的外围。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利用离心力的原理将食用油进行快速的过滤,工作效率高,出油快;但是,上述方案中存在缺陷,上述方案中利用离心过滤增加了过滤速度,但是随着过滤的进行以及过滤次数的增多,所累积的杂质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会阻塞过滤网,影响过滤的正常进行,上述装置中没有清理杂质的装置,给清理杂质造成不便;且离心过滤后,杂质中残留的少量油不能够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费;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食用油的生产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离心过滤中因为杂质的积累堵塞滤网的问题以及不能回收利用离心后杂质中含有的少量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油的生产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油的生产系统,包括离心系统、压榨系统和除渣系统;所述离心系统包括箱体、隔板、一号低速电机、出油管和离心筒;所述隔板水平固定安装在箱体内部靠近底部的部位,并将箱体分为工作区和动力控制区;所述离心筒位于工作区的中央部位并与箱体顶部转动连接,且离心筒的侧壁由钢制滤网组成,所述一号低速电机固定安装在动力控制区,且一号低速电机输出轴贯穿隔板并与离心筒底部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出油管固定安装在工作区的底部位置;所述压榨系统包括液压杆、支架、传动箱、二号低速电机、压板和进油口;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顶部位置,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靠近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二号低速电机,所述二号低速电机的输出轴向离心筒方向伸出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进油口固定设置在压板上;所述除渣系统包括底板和拉杆;所述底板嵌入于离心筒的底部,所述拉杆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并贯穿压板露出于离心筒顶部。
[0007]工作时,压板位于离心筒顶部,底板位于离心筒的底部,压板和底板均与离心筒紧
密接触保证油不会溢出,但压板和底板又可相对离心筒上下移动和旋转,拉杆与压板紧密连接,不会有油溢出,但可使拉杆与压板发生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通过进油口向离心筒内部注入一定量的毛油,随后关闭进油口并打开出油管;由于毛油中含有杂质且毛油粘稠,所以过滤的速度缓慢,此时启动一号低速电机,由于一号低速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心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以一号低速电机带动离心筒转动,由于离心作用,离心筒过滤毛油的速度加快,节约了时间,过滤后的油流进工作区并经出油管流出;且离心筒的转动相当于滤网的转动,减少了毛油中杂质堵住滤网的可能;如果此方式滤油速度还是过慢时,可启动二号低速电机,二号低速电机与一号低速电机转向相同,由于拉杆的存在,起到了搅拌毛油的作用,使毛油流动,加快了过滤速度;当此过程完成后,可再次打开进油口,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循环几次,当离心筒内杂质过多时,停止上述过程并塞住进油口,启动液压杆,液压杆带动压板向下运动,压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刮动离心筒的侧壁,使杂质下移,当杂质与底板接触时,粘稠状杂质被压板和底板挤压,挤压使杂质中残留的油被挤出,并经过离心筒侧壁流下,减少了浪费;当离心筒中杂质被压实,液压杆向上收缩,带动压板向上运动并使压板运动出离心筒,当压板运动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拉杆的端部曲折,压板会带动拉杆进而带动底板向上运动,当底板运动出离心筒时,液压杆停止收缩,此时可人为将杂质清理;清理完杂质后,再次将底板以及压板复位,以便重复上述所有操作;底板和压板在挤压、拉出以及复位的过程中均可刮动离心筒的侧壁,减少了杂质在滤网上的堆积,清理了杂质,也为下次过滤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在上述过程中,若过滤次数太多,杂质未及时清理,滤网堵塞太严重,过滤太困难时,可使液压杆向下运动并配合一号低速电机和二号低速电机,结合加压、搅拌和离心共同作用来加快过滤速度;随后便进入压榨杂质的步骤。
[0008]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部靠近边缘的部位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一号毛刷,所述一号毛刷的竖直截面为T形。
[0009]工作时,由于过滤的进行,离心筒侧壁的滤网上存在杂质,故需要对杂质进行清理,当需要清理过滤网上的杂质时,可启动二号低速电机,使压板旋转,进而使一号毛刷旋转,一号毛刷刷动离心筒侧壁完成了滤网的清理,配合液压杆的作用,进行上下旋转,便可对滤网进行较为全面的清理,为下次过滤提供条件。
[0010]优选的,所述一号毛刷的刷身中央部位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转轴位于竖直方向且滚轮的轮面与离心筒内壁接触。
[0011]工作时,一号毛刷的刷身中央部位固定安装有滚轮,滚轮的转轴位于竖直方向且滚轮的轮面与离心筒内壁接触,滚轮绕着离心筒的中心轴在离心筒侧壁上滚动,滚轮的滚动带动一号毛刷转动,一号毛刷的转动相当于刷动离心筒,更好的清理了离心筒侧壁;且一号毛刷的转动避免了杂质在一号毛刷同一处聚集,减少了一号毛刷对离心筒侧壁的二次污染。
[0012]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为圆弧状向下方突出。
[0013]工作时,压板压杂质时,杂质中间部位的油不易被挤出,容易残留在杂质的中间部位,设置压板的下表面为圆弧状向下方突出,能够使压板在压杂质的过程中,中间部位被压榨的更严重,使中间部位杂质中的油被挤压到两边,进而更容易被挤出,减少了杂质中间部位油的残留,较好的避免了浪费。
[0014]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为圆弧状向内部凹陷,且凹陷的圆弧所对应的半径大
于压板突出的圆弧所对应的半径。
[0015]工作时,底板的上表面为圆弧状向内部凹陷,此设置增大了底板的表面积,使底板能够装更多的杂质,且此设置在底板上移清除杂质的时候,不易使杂质掉落,避免了杂质对离心筒的二次污染;且凹陷的圆弧所对应的半径大于压板突出的圆弧所对应的半径,此设置使压板在没杂质的时候能够接触到底板,目的是虽然底板的上表面为圆弧状向内部凹陷,但是压板也能够更好的压底板上的杂质。
[001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边缘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置有二号毛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系统(1)、压榨系统(2)和除渣系统(3);所述离心系统(1)包括箱体(11)、隔板(12)、一号低速电机(13)、出油管(14)和离心筒(15);所述隔板(12)水平固定安装在箱体(11)内部靠近底部的部位,并将箱体(11)分为工作区(111)和动力控制区(112);所述离心筒(15)位于工作区(111)的中央部位并与箱体(11)顶部转动连接,且离心筒(15)的侧壁由钢制滤网组成,所述一号低速电机(13)固定安装在动力控制区(112),且一号低速电机(13)输出轴贯穿隔板(12)并与离心筒(15)底部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出油管(14)固定安装在工作区(111)的底部位置;所述压榨系统(2)包括液压杆(21)、支架(22)、传动箱(23)、二号低速电机(24)、压板(25)和进油口(26);所述支架(22)固定安装在箱体(11)顶部位置,所述支架(2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杆(21),所述液压杆(21)靠近箱体(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箱(23),所述传动箱(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二号低速电机(24),所述二号低速电机(24)的输出轴向离心筒(15)方向伸出并固定连接有压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刘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