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92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排水管沟装置包括排水管沟节段和承插管,所述承插管一端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一端,所述承插管另一端向外悬挑形成承插口,所述排水管沟节段外径和所述承插管内径相等,所述排水管沟节段和所述承插管组成排水管沟单元,多个所述排水管沟单元通过相应承插口依次拼接形成排水管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排水管沟节段和承插管均可工厂制作且均可通用,材料利用率高,且排水管沟节段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布置方便,相邻排水管沟单元通过承插口拼接,施工方便;且该排水管沟装置可回收再利用,低碳环保,并且后期能分段维修,进而能显著降低维修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土保持
,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排水沟是施工现场雨水收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场地都需要设置排水沟,但由于排水沟的使用时间不长,因而排水沟都是临时性的。
[0003]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采用预制混凝土排水沟或是在回填土上砖砌排水沟,这类排水沟施工前期需投入较高的人工费和材料费,施工时间长,且在应用过程中排水沟易产生因回填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开裂等问题,需要经常维修,维修成本较高,且不能二次利用,废弃较多,浪费较大;其次在土方搬运时,因排水沟沟口是敞口的,不便于覆盖,因此排水沟往往被泥土堵塞,又增加了清理工作,在清理过程中还会损坏排水沟,又增加了新的维修。
[0004]排水沟为了保证沉降的均匀性,一般都需要设置砂垫层,施工复杂,施工费用较多。水土保持中的施工场地,在雨水和施工用水情况下,通常很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泥水进入排水沟内且部分泥水又排放到下游河道或水体,又造成新的污染。
[0005]综上所述,目前传统的排水沟所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材料浪费、施工复杂、维修困难等,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排水管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排水管沟装置的排水管沟节段和承插管均可工厂制作且均可通用,材料利用率高,且排水管沟节段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布置方便,相邻排水管沟单元通过承插口拼接,施工方便,且该排水管沟装置可回收再利用,低碳环保,并且后期能分段维修,进而能显著降低维修成本。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包括排水管沟节段和承插管,所述承插管一端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一端,所述承插管另一端向外悬挑形成承插口,所述排水管沟节段外径和所述承插管内径相等,所述排水管沟节段和所述承插管组成排水管沟单元,多个所述排水管沟单元通过相应承插口依次拼接形成排水管沟。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沟节段的顶端开口边缘两边缘分别转动连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配合盖合所述排水管沟节段的顶端开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为长方形塑料板,所述排水管沟节段和所述承插管均为半圆筒形塑料管,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顶端开口的对应边缘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简支铰连接,所述简支铰包括固定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顶端开口相应边缘处的多个安装座,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固定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插接配合的转轴,多个所述转轴均沿所述排水管沟节段的轴向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边缘,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转轴垂直;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的转轴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边缘的两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支撑形成倒V形并配合盖合所述排水管沟节段的顶端开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相对的一端内侧等间距固定有多块相同且均与所述第一盖板垂直的卡板,所述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相对的一端支撑在多块所述卡板上,进而盖合所述排水管沟节段的顶端开口。
[0015]一种排水管沟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工厂制作排水管沟节段:将一根塑料管沿轴线对分剖开,形成两根所述排水管沟节段,重复此操作,形成多根所述排水管沟节段;
[0017]S2、工厂制作承插管:从塑料管上截取一段,并沿轴线对分剖开,形成两根所述承插管,重复此操作,形成多根所述承插管;
[0018]S3、组装排水管沟单元:将所述承插管一端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一端,所述承插管另一端向外悬挑形成承插口,所述排水管沟节段和所述承插管组装形成排水管沟单元,重复该步骤,形成多个排水管沟单元;
[0019]S4、现场安装:将多个所述排水管沟单元集中运至现场,在挖好的排水沟槽一端布置单个所述排水管沟单元,按照排水坡度,再以承插接口方式安装后续所述排水管沟单元,所有排水管沟单元安装完成后,将形成的排水管沟两侧填土固定。
[0020]进一步地,
[0021]在步骤S3和S4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设计尺寸制作多块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0022]在步骤S4中:将多块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集中运至现场,将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固定好的所述排水管沟节段顶端开口的两侧边缘,重复该步骤,安装其余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打开所有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将所有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平铺于所述排水管沟两侧的坡面上。
[0023]进一步地,
[0024]在步骤S3中:将所述承插管一端套设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一端,且将所述承插管和所述排水管沟节段的结合面打磨干净,然后采用胶水将所述承插管和所述排水管沟节段粘接固定;
[0025]在步骤S4中:以承插接口方式安装后续所述排水管沟单元,具体是一个排水管沟单元的平口端插接于另一个排水管沟单元的承插口,就位后,接缝处外贴胶带。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承插管一端套设并固定于排水管沟节段一端,承插管另一端向外悬挑形成承插口,排水管沟节段外径和承插管内径相等,排水管沟节段和承插管组成排水管沟单元,多个排水管沟单元通过相应承插口依次拼接形成排水管沟,该排水管沟节段和承插管均可工厂制作且均可通用,材料利用率高,且排水管沟节段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布置方便,相邻排水管沟单元通过承插口拼接,施工方便;
[0028]本专利技术中,排水管沟节段的顶端开口两边缘分别转动连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配合盖合排水管沟节段的顶端开口;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配合盖合排水管沟节段的顶端开口时,能遮挡排水管沟以防止泥土落入排水管沟内;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展开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铺设到排水管沟两侧的坡面上,这样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形成护坡板,既保护沟边泥土避免被水流冲刷流进沟内,又承担了部分排水管沟的荷载,为排水管沟提供支撑的平衡力,增加了排水管沟的稳定性,减小排水管沟下沉,可以免除排水管沟底及周边黄沙铺垫的填沙处理,无需做砂垫层基础,减小工程投资;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向排水管沟节段内转动,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相对端分别支撑于排水管沟节段内壁相应位置处,形成U形构件,这样就能方便搬运排水管沟单元;综上,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既是盖板,也是护坡板和支撑板,一板多用;
[0029]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排水管沟节段顶端开口的对应边缘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时,可以卸下,单独使用排水管沟部分,当为了防止散落的泥土进入排水管沟时,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安装到排水管沟节段上以作为盖板,因而排水管沟的使用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沟节段(4)和承插管(2),所述承插管(2)一端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一端,所述承插管(2)另一端向外悬挑形成承插口(3),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外径和所述承插管(2)内径相等,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和所述承插管(2)组成排水管沟单元(1),多个所述排水管沟单元(1)通过相应承插口(3)依次拼接形成排水管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的顶端开口两边缘分别转动连接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所述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配合盖合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的顶端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均为长方形塑料板,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和所述承插管(2)均为半圆筒形塑料管,所述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分别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顶端开口的对应边缘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为简支铰(11)连接,所述简支铰(11)包括固定于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顶端开口相应边缘处的多个安装座(7),所述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上均固定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安装座(7)插接配合的转轴(8),多个所述转轴(8)均沿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的轴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通过支撑杆(9)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5)边缘,所述支撑杆(9)与所述转轴(8)垂直;所述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上的转轴(8)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8)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5)边缘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支撑形成倒V形并配合盖合所述排水管沟节段(4)的顶端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5)与第二盖板(6)相对的一端内侧等间距固定有多块相同且均与所述第一盖板(5)垂直的卡板(10),所述第二盖板(6)与第一盖板(5)相对的一端支撑在多块所述卡板(10)上,进而盖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晖桂青陈群李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