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67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包括集尿袋本体,集尿袋本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上升通管,上升通管的长度大小小于集尿袋本体的长度大小,上升通管与集尿袋本体的内腔相互连通,上升通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漂浮板,漂浮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电片,集尿袋本体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导电条,导电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与蜂鸣器;上述方案中,通过安装盒、上升通管和漂浮板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集尿袋本体内腔中的尿液量达到指定值时,黏液推动漂浮板上浮与导电条接通,蜂鸣器响起进行警示,使得使用者无需时刻观察集尿袋本体的尿液储量情况即可在尿液量达到阈值时知晓,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


[0001]本技术涉及集尿袋
,具体为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的尿袋使用广泛,且品种繁多,主要分为普通尿袋、抗返流尿袋和尿路造口袋等。普通尿袋即一次性尿袋,主要由尿袋袋体和软管构成,袋体上设有进尿口和放尿口;抗返流尿袋则在普通尿袋的基础上增加了抗返流元件,防止尿液引流引发尿路感染,适用于尿滞留、失禁患者、术后昏迷病人及行动不便者收集尿液;尿路造口袋则适用于根治性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及回肠膀胱术)后患者,此类手术改变了患者生理排尿途径,尿液从造口处呈持续排放状态,腹壁需永久配带尿路造口袋。
[0003]患者及照护者必须不停地关注尿袋是否盛满,以便及时放尿,尿袋较满时没有报警功能,患者无法观测尿量,同时,医护人员与患者数量的不对等造成医护人员每天有巨大的工作量,尿量观测可能不及时。另外,有些重病患者的家属不在身旁陪护时,容易发生集尿袋即将装满时也获取不到快满的信息,不能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严重时造成医疗事故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包括集尿袋本体,所述集尿袋本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上升通管,所述上升通管的长度大小小于集尿袋本体的长度大小,所述上升通管与集尿袋本体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上升通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集尿袋本体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导电条,所述导电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与蜂鸣器。
[000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尿袋本体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腔与导电条、蜂鸣器和电源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电条、蜂鸣器和电源固定安装于安装盒的内腔中,安装盒可拆卸安装于集尿袋本体一侧的连接方式使得在使用过后可以直接将安装盒拆卸下来,安装于新安装的集尿袋本体的一侧,大幅度提高了使用的经济性。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升通管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导电片顶面的水平高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海绵块与吸附层的相互配合,使得在使用时面叶所发散的异味可以通过吸附层进行吸收,以免影响周围环境,同时,通过海绵块与吸附层的相互配合,使得在保证集尿袋本体内腔中的尿液不会洒出的同时平衡集尿袋本体的内外气压。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尿袋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
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弹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回弹板的外侧与卡接槽的内侧滑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回弹板、连接块和卡接槽的相互配合,使得在使用集尿袋本体过后可以通过回弹板卡接于卡接槽的内侧,来实现对于集尿袋本体的拆卸更换,拆卸更换操作简易,拆分式的集尿袋能够大幅提高集尿袋的使用经济性。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回弹板和卡接槽沿连接块的中线位置对称分布,所述回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弹簧,所述微型弹簧的另一侧与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弹板和卡接槽沿连接块的中线位置对称分布,使得回弹板能够对称的卡接于卡接槽的内侧,防止回弹板误触导致集尿袋本体直接掉落的情况发生,而微型弹簧的设置使得回弹板卡接于卡接槽的内侧更加稳定。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线环,所述固线环的外侧为光滑弧面结构,所述固线环和安装盒位于集尿袋本体的同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固线环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固线环和拉绳的相互配合来将集尿袋本体进行有效的固定,固线环的外侧为光滑弧面结构则能够有效的防止拉绳摩擦断裂的情况发生。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中,通过所述安装盒、上升通管和漂浮板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集尿袋本体内腔中的尿液量达到指定值时,黏液推动漂浮板上浮与导电条接通,蜂鸣器响起进行警示,使得使用者无需时刻观察集尿袋本体的尿液储量情况即可在尿液量达到阈值时知晓,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0018]2.本技术中,利用所述上升通管和集尿袋本体的相互配合,利用气压的作用,使得集尿袋本体和上升通管内腔中尿液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对一致的状态,使得漂浮板的升降更加迅捷且平稳,能够有效的防止尿液波动对漂浮板的升降造成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尿袋本体的内部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盒的内部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板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0、集尿袋本体;110、上升通管;120、漂浮板;
[0025]200、安装盒;210、蜂鸣器;220、导电条;
[0026]300、安装板;310、固线环;320、连接块;321、卡接槽;330、回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包括集尿袋本体100,集尿袋本体100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上升通管110,上升通管110的长度大小小于集尿袋本体100的长度大小,上升通管110与集尿袋本体100的内腔相互连通,上升通管1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漂浮板120,漂浮板12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电片,集尿袋本体100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导电条220,导电条2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与蜂鸣器210。
[0030]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集尿袋本体100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盒200,安装盒200的内腔与导电条220、蜂鸣器210和电源的一侧固定连接。
[0031]具体的,将导电条220、蜂鸣器210和电源固定安装于安装盒200的内腔中,安装盒200可拆卸安装于集尿袋本体100一侧的连接方式使得在使用过后可以直接讲安装盒200拆卸下来,安装于新安装的集尿袋本体100的一侧,大幅度提高了使用的经济性。
[0032]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上升通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包括集尿袋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袋本体(100)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上升通管(110),所述上升通管(110)的长度大小小于集尿袋本体(100)的长度大小,所述上升通管(110)与集尿袋本体(100)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上升通管(1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漂浮板(120),所述漂浮板(12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集尿袋本体(100)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导电条(220),所述导电条(2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电源与蜂鸣器(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袋本体(100)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盒(200),所述安装盒(200)的内腔与导电条(220)、蜂鸣器(210)和电源的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通管(110)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底面的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正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亿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