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18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其包括置入管,体外延长管,中转盒,所述中转盒上配套有穿刺辅助件和导流密封件,所述中转盒内部设有三通腔道和注气腔道,中转盒后侧设有注气帽,中转盒底部设有注气口;所述置入管前端外壁上环设限位球囊,该限位球囊上设有注气接口,置入管后端和后段管壁上均布设吸入孔;所述体外延长管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转盒的三通腔道的侧面通道口上,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引流瓶的末端接口。本胸腔闭式引流管直角式结构配合穿刺辅助件可令置入段实现快速进入胸腔,并通过限位气囊实现限位防脱出,进而实现便于置入,固定牢固的应用效果。固定牢固的应用效果。固定牢固的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闭式引流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将引流管一端穿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水封瓶,以便排出胸腔内气体或积液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血/气胸、胸腔积血、化脓等症状。现有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主要包括引流管和水封瓶两部分,引流方式为胸部二肋上切口后,将引流管一端穿入胸腔,另一端连接引流瓶,用胶布配合敷料片固定穿刺部位。这种传统引流装置置入时需要一手用止血钳撑开切口,另一手用管钳将前端逐次逐段伸入胸腔,操作麻烦的同时,其体外胶带粘贴固定方式存在外力致脱出胸腔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引流装置置入操作麻烦及体外固定易脱出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置入,固定牢固的胸腔引流装置。
[0004]本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用于导入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置入管,用于导出积液或气体的体外延长管,用于连接所述置入管和体外延长管的中转盒,所述中转盒上配套有穿刺辅助件和导流密封件,其中,所述中转盒内部设有三通腔道和注气腔道,中转盒后侧设有注气帽,中转盒底部设有注气口,所述三通腔道分别用于与所述置入管、体外延长管、穿刺辅助件/导流密封件相连接,注气腔道用于连通所述注气帽和注气口;所述置入管前端外壁上环设限位球囊,该限位球囊上设有注气接口,置入管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转盒的三通腔道的底面通道口上,所述注气接口与所述注气口对接,置入管后端为盲端,置入管后端和后段管壁上均布设吸入孔;所述体外延长管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转盒的三通腔道的侧面通道口上,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引流瓶的末端接口;所述穿刺辅助件或导流密封件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中转盒的三通腔道的顶面通道口上。
[0005]为实现穿刺辅助件或导流密封件与固定盒的可拆卸式装配,所述三通腔道于所述中转盒顶面的通道口处向外延伸形成有外丝管口;为实现穿刺部位清创和外周隔离,三通腔道于所述中转盒底面的通道口处设有辅料垫片。
[0006]为实现中转盒及其两端管位的体外稳定固定并保证覆盖面透气,所述中转盒两侧设有一对固定胶片,所述固定胶片上布设有透气孔。
[0007]具体到穿刺辅助件结构特点,所述穿刺辅助件包括导形针和设置在所述导形针末端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内丝。
[0008]具体到导流密封件结构特点,所述导流密封件包括密封盖和设置在所述密封盖内的密封胶垫,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内丝。
[0009]本技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克服了现有引流装置置入操作麻烦及体外固定易脱出的缺陷,其直角式结构配合穿刺辅助件可令置入段实现快速进入胸腔,并通过限位气囊实现限位防脱出,进而实现便于置入,固定牢固的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穿刺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前视向结构爆炸图;
[0013]图3是图1的后视向结构爆炸图;
[0014]图4是本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置入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图4的前视向结构爆炸图;
[0016]图6是图4的后视向结构爆炸图;
[0017]图7是本胸腔闭式引流管所述中转盒内部构造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
置入管;11

限位球囊、12

吸入孔;111

注气接口;
[0020]2‑
体外延长管;21

末端接口;
[0021]3‑
中转盒;31

三通腔道、32

注气腔道、33

注气帽、34

注气口、35

外丝管口、36

辅料垫片、37

固定胶片;371

透气孔;
[0022]4‑
穿刺辅助件;41

导形针、42

端盖;
[0023]5‑
导流密封件;51

密封盖、52

密封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实施方式1:如图1至7所示,本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本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用于导入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置入管1,用于导出积液或气体的体外延长管2,用于连接所述置入管1和体外延长管2的中转盒3,所述中转盒3上配套有穿刺辅助件4和导流密封件5,其中,所述中转盒3内部设有三通腔道31和注气腔道32,中转盒3后侧设有注气帽33,中转盒3底部设有注气口34,所述三通腔道31分别用于与所述置入管1、体外延长管2、穿刺辅助件4/导流密封件5相连接,注气腔道32用于连通所述注气帽33和注气口34;所述置入管1前端外壁上环设限位球囊11,该限位球囊11上设有注气接口111,置入管1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转盒3的三通腔道31的底面通道口上,所述注气接口111与所述注气口34对接,置入管1后端为盲端,置入管1后端和后段管壁上均布设吸入孔12;所述体外延长管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转盒3的三通腔道31的侧面通道口上,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引流瓶的末端接口21;所述穿刺辅助件4或导流密封件5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中转盒3的三通腔道31的顶面通道口上。具体到穿刺辅助件和导流密封件结构特点,所述穿刺辅助件4包括导形针41和设置在所述导形针41
末端的端盖42,所述端盖42上设有内丝。所述导流密封件5包括密封盖51和设置在所述密封盖51内的密封胶垫52,所述密封盖51上设有内丝。
[0027]实施方式2:本胸腔闭式引流管所述三通腔道31于所述中转盒3顶面的通道口处向外延伸形成有外丝管口35,用于实现穿刺辅助件或导流密封件与固定盒的可拆卸式装配;三通腔道31于所述中转盒3底面的通道口处设有辅料垫片 36,用于实现穿刺部位清创和外周隔离。所述中转盒3两侧设有一对固定胶片 37,所述固定胶片37上布设有透气孔371,实现中转盒及其两端管位的体外稳定固定并保证覆盖面透气。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导入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置入管(1),用于导出积液或气体的体外延长管(2),用于连接所述置入管(1)和体外延长管(2)的中转盒(3),所述中转盒(3)上配套有穿刺辅助件(4)和导流密封件(5),其中,所述中转盒(3)内部设有三通腔道(31)和注气腔道(32),中转盒(3)后侧设有注气帽(33),中转盒(3)底部设有注气口(34),所述三通腔道(31)分别用于与所述置入管(1)、体外延长管(2)、穿刺辅助件(4)/导流密封件(5)相连接,注气腔道(32)用于连通所述注气帽(33)和注气口(34);所述置入管(1)前端外壁上环设限位球囊(11),该限位球囊(11)上设有注气接口(111),置入管(1)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转盒(3)的三通腔道(31)的底面通道口上,所述注气接口(111)与所述注气口(34)对接,置入管(1)后端为盲端,置入管(1)后端和后段管壁上均布设吸入孔(12);所述体外延长管(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转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立萍宇毅毛范范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