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弧门底止水结构
[0001]本技术具体是一种水工弧门底止水结构,涉及水工弧门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弧门的上游挡水水位一般高于下游水位,闸门基本为单侧受压状态,因此水封通常仅满足单向止水要求,但对于湖蓄行洪区退水闸、河口闸、排灌闸及挡潮闸等水工建筑物部位设置的表孔弧门,有时会出现下游水位高于上游水位状态,对闸门有双向挡水要求。
[0003]现在的止水结构一般结构简单,当水工弧门下落时,不易快速水工弧门进行缓冲限位,使得水工弧门对止水结构撞击,同时在水流冲击时,导致水工弧门产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水工弧门底止水结构。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水工弧门底止水结构,该装置包括支撑板、竖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板、固定架、承接板和缓冲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板内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前端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缓冲限位机构安装于固定架内部下端,所述缓冲限位机构包括缓冲板、导向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弧门底止水结构,包括支撑板(1)、竖板(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板(4)、固定架(5)和承接板(6),所述支撑板(1)内侧设置有竖板(2),所述竖板(2)前端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4)和第一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限位机构(7),所述缓冲限位机构(7)安装于固定架(5)内部下端,所述缓冲限位机构(7)包括缓冲板(71)、导向框(72)、压簧(73)、压块(74)、压轮(75)、摆动杆(76)、复位转轴(77)和限位块(78),所述缓冲板(71)嵌入于固定架(5)内侧,所述缓冲板(71)与导向框(72)内侧滑动配合,所述缓冲板(71)右端设置有压簧(73),所述缓冲板(71)与压块(74)上端相接触,所述压块(74)与压轮(75)中部相连接,所述压轮(75)与摆动杆(76)右上端相接触,所述摆动杆(76)通过复位转轴(77)与固定架(5)内部相连接,所述摆动杆(76)左上端设置有限位块(7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工弧门底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固定架(5)底部相固定,所述支撑板(1)顶部设置有承接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工弧门底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劲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投铜湾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