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38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0
一种旋转电机,设置在定子(10)的外周面部与外壳(30)之间的框体(21)包括:主壁(213),其将外壳(30)与框体(21)之间的空间部(40)沿轴向分割以形成多个流路;以及肋(214、215、216、217、218、219),其分别设置于多个流路,并沿框体的周向延伸,将设置于主壁的主壁开口部(213a)与设置于肋的肋开口部(214b、215b、216b、217b、218b、219b)在框体(21)的轴向上相对地配置。对地配置。对地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机、发电机等旋转电机中,公知有一种旋转电机,为了使输出提高,使用泵来使制冷剂在形成于定子周围的流路中循环以对定子进行冷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构成为在对定子进行固定的框体与作为外壁的外壳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流路,使制冷剂在该流路中循环。
[0003]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构成为在对定子进行固定的内筒与将其表面覆盖的外筒之间形成冷却用空间,在该冷却用空间内在内筒的表面上沿轴向形成多个槽,并且通过间隔件将冷却用空间沿轴向分割,在半径方向上与入口和出口相对的一侧,在所述间隔件处设置开口部,将所述入口设置在分割的一个冷却用空间侧,将所述出口设置在分割的另一个冷却用空间侧,使从所述入口流入一个所述冷却用空间内的制冷剂从所述间隔件的开口部流入另一个所述冷却用空间内,并从所述出口流出到外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01

13125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

042661号公报
[0005]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的旋转电机,在结构复杂且由压铸等制造的情况下,需要至少在周向上沿四个方向分割的压铸模,存在制造成本增大的技术问题。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现有的旋转电机,在冷却用空间内形成于内筒表面的槽成为间隔件的开口部处的制冷剂的轴向的流动的障碍,制冷剂的流速变得不均匀而无法均匀地冷却。此外,开口部处的流路的截面积的变化会产生压损,需要更大容量的泵,存在成本上升这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公开了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价地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冷却的旋转电机。
[0007]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将转子包在内部;框体,所述框体在内周面部嵌合有所述定子;以及外壳,所述外壳配置成对所述框体的外周面部进行覆盖,所述框体包括在所述框体的轴向上隔着间隔配置于所述外周面部的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所述旋转电机构成为使制冷剂从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制冷剂入口部流通到形成在所述外壳与所述框体之间的空间部,并且使流入所述空间部的所述制冷剂从设置于所述外
壳的制冷剂出口部流出到所述空间部的外部,其特征是,所述框体包括:主壁,所述主壁设置于所述框体的所述外周面部,将所述空间部沿所述轴向分割以形成多个流路;以及肋,所述肋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流路,并沿所述框体的周向延伸,所述主壁包括朝所述轴向开口的主壁开口部,所述肋包括朝所述轴向开口的肋开口部,所述主壁开口部与所述肋开口部在所述轴向上相对配置。
[0008]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能获得低价地实现通过制冷剂进行均匀冷却的旋转电机。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以局部截面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框体和外壳的立体图。图3A是从图2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框体的侧视图。图3B是从图2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框体的侧视图。图4是沿着图3A和图3B的C

C线的概要剖视图。图5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框体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框体的示意图。图7A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框体的立体图。图7B是从图7A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观察根据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框体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框体的变形例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00 旋转电机;1 转子轴;7 支架;71 凹部;72 支架通孔;8 空隙;9 螺钉;10 定子;11 定子铁芯;12 定子线圈;21 框体;210 框体主体;211 第一分隔壁;
211a、212a 凹槽;211c、212c O形环;212 第二分隔壁;212b 檐部;213 主壁;213a 主壁开口部;2131 第一主壁;2132 第二主壁;2133 第三主壁;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 肋;214a、215a、216a、217a、218a、219a 第一肋开口部;214b、215b、216b、217b、218b、219b 第二肋开口部;281 第一流路;282 第二流路;30 外壳;31 外壳壁部;311 外壳通孔;32 凸缘部;71、321 凹部;33 制冷剂入口部;34 制冷剂出口部;40 空间部;60 转子;62 转子铁芯;63 永磁体;300 中间壁;300a、300b 倾斜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方式1以下,基于附图,对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进行说明。图1是以局部截面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示意图。在图1中,旋转电机100包括:固定于转子轴1的转子60;隔着空隙8将转子60包在内部的定子10;将定子10的外周部包围且轴向的两端部敞开的圆筒状的框体21;将框体21的外周部包围的外壳30;以及与外壳30一体地固定的支架7。
[0011]定子10包括:将多个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定子铁芯11;以及插入并卷绕于形成在定子铁芯11处的切槽13的多个定子线圈12。定子线圈12既可以是在相邻的切槽之间卷绕的集中卷绕,也可以是跨越多个切槽卷绕的分布卷绕。
[0012]转子60是永磁体型转子,其包括:被转子轴1贯穿其轴心位置的圆筒状的转子铁芯62;以及埋设在该转子铁芯62的外周面侧的多个永磁体63。转子铁芯62是将多个电磁钢板
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永磁体63以预先确定的间距排列在转子铁芯62的周向上,并构成励磁磁极。另外,转子60并不限定于永磁体型转子,也可以是将未绝缘的多个转子导体收纳于转子铁芯62的切槽,并将这些转子导体的两侧通过短路环短路的所谓的笼形转子,或是,将作为励磁线圈的转子线圈安装于转子铁芯62的切槽的绕组形转子。
[0013]外壳30的轴向一端部被外壳壁部31堵塞,轴向另一端部敞开。在外壳30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周缘部设置有凸缘部32。凸缘部32通过多个螺钉9固定于支架7。由此,外壳30被固定于支架7,并且外壳30的轴向另一端部被支架7堵塞。外壳30在周向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处设置有在轴向上隔着间隔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部33和制冷剂出口部34。制冷剂入口部33和制冷剂出口部34在外壳30的内周面部开口。
[0014]在将外壳30的轴向一端部堵塞的外壳壁部31的径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外壳通孔311。第一轴承201被插入外壳通孔311,且第一轴承201的外圈被固定于外壳壁部31。支架7在与定子10相对的内壁面上具有朝轴向凹陷的凹部71。定子线圈12的支架侧的端部收容于支架7的凹部71。在支架7的径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支架通孔72。第二轴承202被插入该支架通孔72,第二轴承202的外圈被固定于支架7。
[0015]转子轴1的轴向一端部111被固定于第一轴承201的内圈,经由第一轴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将转子包在内部;框体,所述框体在内周面部嵌合有所述定子;以及外壳,所述外壳配置成对所述框体的外周面部进行覆盖,所述框体包括在所述框体的轴向上隔着间隔配置于所述外周面部的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所述旋转电机构成为使制冷剂从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制冷剂入口部流通到形成在所述外壳与所述框体之间的空间部,并且使流入所述空间部的所述制冷剂从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制冷剂出口部流出到所述空间部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主壁,所述主壁设置于所述框体的所述外周面部,将所述空间部沿所述轴向分割以形成多个流路;以及肋,所述肋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流路,并沿所述框体的周向延伸,所述主壁包括朝所述轴向开口的主壁开口部,所述肋包括朝所述轴向开口的肋开口部,所述主壁开口部与所述肋开口部在所述轴向上相对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木宏纪中村成志熊谷健吾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