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显示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35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洁的结构来抑制杂散光的平视显示器(HUD)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HUD装置将显示图像的显示光朝向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等透光部件射出,将图像显示为虚像。HUD装置具备生成显示光的显示部(10)、凹面镜单元以及在表面侧容纳凹面镜单元的壳体(70)。凹面镜单元具有:凹面镜,其使由显示部(10)生成的显示光朝向透光部件反射;以及支撑部,其将凹面镜支撑为能够旋转。壳体(70)在被支撑部从表面侧覆盖的位置具有通孔(O1~O5)。支撑部通过从壳体(70)的背面侧插入到通孔(O1~O5)中的螺钉而固定于壳体(70)。中的螺钉而固定于壳体(70)。中的螺钉而固定于壳体(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平视显示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向透光部件(例如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射出显示图像的显示光,将该图像显示为虚像的平视显示器(HUD:Head

Up Display)装置。作为以往的HUD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凹面镜单元的装置,凹面镜单元具有:使显示光向透光部件反射的凹面镜;和将凹面镜支撑为能够旋转的支撑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HUD装置中,通过将支撑部从表面侧螺钉固定于壳体,从而将凹面镜单元安装于壳体(参照该文献的图6)。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

120209号公报
[0006]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HUD装置那样,在将凹面镜单元相对于壳体从表面侧进行螺钉固定的结构中,由于螺钉头位于壳体的表面侧的空间(即,显示光通过的空间),因此显示光有可能被螺钉头反射而产生杂散光(显示时不需要的光)。为了抑制杂散光,虽能够设置覆盖螺钉头的专用的罩,但如此,部件个数增加,结构也有可能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洁的结构来抑制杂散光的平视显示器装置。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装置,
[0009]将显示图像的显示光向透光部件射出,将所述图像显示为虚像,其中,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
[0010]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生成所述显示光;
[0011]镜单元,所述镜单元具有:镜,所述镜使由所述显示部生成的所述显示光朝向所述透光部件反射;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镜支撑为能够以规定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和
[0012]壳体,所述壳体在表面侧容纳所述镜单元,
[0013]所述壳体在被所述支撑部从表面侧覆盖的位置具有通孔,
[0014]所述支撑部通过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插入到所述通孔的螺钉而固定于所述壳体。
[0015]技术效果
[0016]根据本技术,能够以简洁的结构来抑制杂散光。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HUD)装置的向车辆的搭载方式的图。
[0018]图2是HUD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3是壳体的立体图。
[0020]图4是省略了壳体的HUD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5是凹面镜单元、传递部以及驱动部的立体图。
[0022]图6是HUD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7是省略了后罩的HUD装置的后视图。
[0024]图8是省略了后罩的HUD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25]图9是用于说明各部件向壳体的组装工序例的图。
[0026]图10是用于说明各部件向壳体的组装工序例的图。
[0027]图11是用于说明各部件向壳体的组装工序例的图。
[0028]图12中的(a)是凹面镜单元被装配于夹具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b)是图12中的(a)所示的A

A线处的夹具以及第二支撑部的概略截面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100平视显示器(HUD)装置
[0031]101射出口
[0032]1车辆
[0033]2仪表板
[0034]3前挡风玻璃
[0035]4用户
[0036]L显示光
[0037]V虚像
[0038]10显示部
[0039]11显示用基板
[0040]12散热器
[0041]13显示用箱体
[0042]20平面镜
[0043]21保持件
[0044]30凹面镜单元
[0045]31凹面镜
[0046]R反射面
[0047]AX轴线
[0048]31a第一轴部
[0049]31b第二轴部
[0050]32第一支撑部
[0051]321台座部
[0052]B1、B2凸台
[0053]322轴承
[0054]33第二支撑部
[0055]331台座部
[0056]B3、B4、B5凸台
[0057]332轴承
[0058]40传递部
[0059]41杆
[0060]42移动部
[0061]50驱动部
[0062]51驱动用箱体
[0063]51a、51b插通孔
[0064]M马达
[0065]G引导轴
[0066]60电路基板
[0067]70壳体
[0068]S光路空间
[0069]O1~O5通孔
[0070]71容纳部
[0071]72第一载置部
[0072]73第二载置部
[0073]74固定部
[0074]74a孔
[0075]75配设部
[0076]75a连通口
[0077]O6、O7螺钉孔
[0078]76基板固定部
[0079]H1、H2钩
[0080]80后罩
[0081]S1~S7螺钉
[0082]5夹具
[0083]5a第一设置部
[0084]5b第二设置部
[0085]5c旋转防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86]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87]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HUD:Head

Up Display)装置100例如配设于车辆1的仪表板2内。HUD装置100向前挡风玻璃3射出显示光L。通过前挡风玻璃3反射的显示光L朝向用户4(主要是车辆1的驾驶员)侧,使用户4将显示光L所显示的图像视觉识别为虚像V。虚像V经由前挡风玻璃3显示于车辆1的前方。由此,用户4能够使虚像V与前方风景重叠地进行观察。虚像V显示与车辆1相关的各种信息(以下称为车辆信息)。此外,车辆信息不仅是车辆1自身的信息,也包含车辆1的外部信息。
[0088]如图2~图8所示,HUD装置100具备显示部10、平面镜20、包含凹面镜31的凹面镜单
元30、传递部40、驱动部50、电路基板60、壳体70和后罩80。
[0089]以下,将在车辆1设置有HUD装置100的情况下的、车辆1的上方作为表面侧、车辆1的下方作为背面侧来对各结构加以说明。在图中,将表面侧表示为“F”,将背面侧表示为“B”。此外,HUD装置100具备作为未图示的结构的从表面侧安装于壳体70的前罩。在前罩设置有朝向表面侧开口的射出口101(参照图1),HUD装置100从射出口101朝向前挡风玻璃3射出显示光L。在射出口101安装有未图示的透光性罩。
[0090]如图2所示,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显示图像的显示光朝向透光部件射出,将所述图像显示为虚像,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生成所述显示光;镜单元,所述镜单元具有:镜,所述镜使由所述显示部生成的所述显示光朝向所述透光部件反射;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镜支撑为能够以规定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和壳体,所述壳体在表面侧容纳所述镜单元,所述壳体在被所述支撑部从表面侧覆盖的位置具有通孔,所述支撑部通过从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插入到所述通孔的螺钉而固定于所述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旋转驱动所述镜,作为所述支撑部,具有在所述轴线延伸的方向上位于夹着所述镜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池翔太小柴彰利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