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31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过滤管和初级过滤单元等零部件,所述初级过滤单元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内部且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第一过滤网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塑料蜂窝填料层和第二过滤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初级过滤单元等结构,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且在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两种污水处理方式能够相辅相成,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等各个领域。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需要多道程序,对污水的初级处理是其中的一道工序。
[0003]现有的过滤装置中过滤效果差,过滤效率低,且在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的过程中,不能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两种污水处理方式不能相辅相成,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
[0004]基于上述情况,急需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过滤管和初级过滤单元,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初级过滤单元等结构,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且在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两种污水处理方式能够相辅相成,因此,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的“V”形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中设置有初级过滤单元,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第二管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液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以供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形成液面高度差;
[0008]所述初级过滤单元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内部且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第一过滤网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塑料蜂窝填料层和第二过滤网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初级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一侧管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所述过滤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架,所述过滤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通过两个固定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同一侧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管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层的网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层的网孔直径。
[001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污水与絮凝剂从所述进液口进入,在V形过滤管的管道底部形成沉淀,当污水慢慢增加时,接触另一侧管道的初级过滤层实现对污水的过滤,在此过程中,污水的絮凝与过滤之间互不影响;在污水过滤的同时,经过所述初级过滤单元过滤后的水会逐渐上浮,最后接近所述出液口处,此时可以通过所述出液口对已经过滤的水进行取样或将已过滤的水进行汲取,而不会影响所述进液口的污水灌入,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且在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两种污水处理方式能够相辅相成,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初级过滤单元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支撑组件;11、支撑架;12、支撑座;2、过滤管;21、第一管体;211、出液口;22、第二管体;221、进液口;23、排渣口;3、初级过滤单元;31、支架;32、第一过滤网层;33、石英砂层;34、活性炭层;35、塑料蜂窝填料层;36、第二过滤网层;4、固定组件;41、轴承座;42、连接杆;43、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范围。
[0024]如图1至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与所述支撑组件1固定连接的“V”形过滤管2,所述过滤管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所述第一管体21中设置有初级过滤单元3,所述第一管体21的顶端设置有出液口211,所述第二管体22的顶端设置有进液口221,所述进液口221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液口211距离地面的高度,以供所述进液口221和出液口211之间形成液面高度差;
[0025]所述初级过滤单元3包括支架3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31内部且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第一过滤网层32、石英砂层33、活性炭层34、塑料蜂窝填料层35和第二过滤网层36。
[0026]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污水与絮凝剂从所述进液口221进入,在V形过滤管2的管道底部形成沉淀,当污水慢慢增加时,接触所述第一管体21的初级过滤层实现对污水的过滤,在此过程中,污水的絮凝与过滤之间互不影响;在污水过滤的同时,经过所述初级过滤单元3过滤后的水会逐渐上浮(由于所述进液口221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液口211距离地面的高度,经过过滤之后的水可以从所述出液口211送出,而不会影响所述进液口221的进水),最后接近所述出液口211处,此时可以通过所述出液口211对已经过滤的水进行取样或将已过滤的水进行汲取,而不会影响所述进液口221的污水灌入。
[0027]所述初级过滤单元3位于所述出液口211的一侧管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所述过滤管2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23;设置所述排渣口23,便于将所述过滤管2的底端堆积的污泥或其他杂质排出。
[0028]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架11,所述过滤管2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11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支撑架11,能够提高所述过滤管2的稳定性,避免所述过滤管2在使用过程中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影响过滤效果。
[0029]所述过滤管2通过两个固定组件4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11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4,能够加强所述过滤管2的稳定性,在过滤工作中,不会出现过滤管2晃动的情况。
[0030]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与所述支撑架11固定连接的轴承座41,与所述轴承座41转动连接的连接杆42,以及与所述连接杆42固定连接的连接座43,所述连接座43远离同一侧的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管2固定连接;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4,能够提高所述过滤管2的稳定性,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的“V”形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中设置有初级过滤单元,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第二管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液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以供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形成液面高度差;所述初级过滤单元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内部且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第一过滤网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塑料蜂窝填料层和第二过滤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一侧管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所述过滤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架,所述过滤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的初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昆徐扬付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森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