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529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块化结构的自锁连接系统(例如,MiC和PPVC),用于将上部模块柱与下部模块柱联锁。水平荷重传递板具有位于板的下方和上方的第一和第二内套筒部分。套筒的配置和尺寸应能接收相应的模块柱。两个套筒部分中的弹簧加载闩锁接合各自的柱接收孔。每个闩锁可包括门闩板,其具有连接到垂直闩锁表面的楔形闩锁突出物。闩锁板具有一个或多个闩锁板孔,用于接收螺旋弹簧内的杆。可选的第二可逆自锁机构将连接的模块与建筑物承重支撑(如核心墙)联锁。第二自锁机构包括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延伸的角状突起配对匹配至一嵌入所述承载支架中的突起接收结构。述承载支架中的突起接收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
技術领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種预制模块组成的多层建筑,例如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MiC)或预制预装修模块建筑(PPVC),更具体地说,涉及相邻模块的柱或梁之间的可逆自锁连接, 允许多个模块之间以最少的工人交互作用连结。背景技術
[0002]多层建筑的建造是一个昂贵和耗时的过程,需要相当多和熟练此工艺的劳动力,并且其工作环境是危险的。施工现场由于天气炎热或寒冷、雨雪等不利条件,可能会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各种修整,因而造成施工延误和成品缺陷。
[0003]为了提高建筑质量,加快施工时间,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MiC)或预制预装修模块建筑(PPVC)等模块化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这些技术中,模块是在工厂中建造的,带有可选择的成品配管和电气工程。预制模块将被运到工地并且组装成多层建筑。每个模块可以是办公室、套房或公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公寓。在一些建筑设计中,核心墙是在现场安装的,例如混凝土核心墙,模块必须连接到核心墙以及彼此互相连接。
[0004]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将模块连接在一起。对于钢部件,可以使用螺栓或拉杆等机械连接;例如,通过一个模块的孔插入的螺栓可以通过配对模块中的固定件插入。这需要大量的工人相互配合才能插入和拧紧螺栓。除了钢梁、柱等钢构件之间的连接外,还需要钢构件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如钢模块构件与混凝土核心墙之间的连接。
[0005]此外,模块和混凝土核心墙之间的连接可能存在设计公差问题。为确保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MiC)建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通常设计是小公差。然而,建造现场的核心墙的公差可能难以控制。因此,很难创造一方面满足强度和刚度,另一方面又允许更大的公差的一个模块连接到核心墙。
[0006]因此,本领域需要改进模块之间的连接,并且模块之间的连接是建筑核心元素。专利技术內容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如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MiC)或预制预装修模块建筑 (PPVC)的新型连接系统。所述新的连接系统是自锁的,最小化工人彼此交互互动的需要,并且是可逆的,这样所构建的模块可以选择性地被拆卸并在另一个位置重新构建。
[0008]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第一下部钢模块,其界定具有多个下部模块柱的模块化建筑的一部分,至少一第一下部模块柱包括一第一下柱接收孔;一第一上部钢模块,其界定具有多个上部模块柱的模块化建筑的一部分,至少一第一上部模块柱包括一第一上柱接收孔;一第一可逆自锁机构,将所述第一上部钢模块的所述第一上部模块柱与所述第一下部钢模块的所述第一下部模块柱联锁。所述第一自锁机构包括一水平荷重传递板,用于在水平方向上传递荷重;一第一内套管,位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下方并连接至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所述第一内套管被配置并尺寸化以被所述第一下部模块柱接收;一第二内套管,位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上方并连接至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所述第二内套管被配置并尺寸化以被所述第一上部模块柱接收。一第一弹簧加载闩锁,位于所述第一内套筒内,用于接合所述第一下柱接收孔;一第二弹簧加载闩锁,位于所述第二内套管内,用于
接合所述第一上柱接收孔;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内套管插入所述下部和所述上部模块柱时,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弹簧加载闩锁嵌入各自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内套管内,当所述第一上部钢模块定位并对准所述第一下部钢模块时,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闩锁通过各自的弹簧力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接收孔接合。
[0009]每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加载闩锁包括一闩锁板,其具有连接到一垂直闩锁表面的一楔形闩锁突出物。所述闩锁板包括一个或多个闩锁板孔,用于接收一个在螺旋弹簧内中的杆。
[0010]所述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可任选地包括一第二可逆自锁机构,所述第二可逆自锁机构将所述第一上部钢模块和所述第一下部钢模块联锁至一建筑承重支架例如一核心墙或一核心柱或一核心梁。所述第二可逆自锁机构包括一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延伸的角状突起配对匹配至一嵌入所述承重支架中的突起接收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可包括与所述嵌入的突出物接收结构相匹配的一90度角边缘/L形板。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突起接收结构包括一基座部分,其嵌入所述承载支撑中和一可调节盖板,其形成一板接收槽。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重支撑是一核心墙或一核心柱或一核心梁。
[0011]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三和第四钢模块,所述第三钢模块位于第一钢模块附近而所述第四钢模块位于第二钢模块附近,每一个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钢模块包括具有接收孔位于其中的柱,其中,所述第一可逆自锁机构包括第三和第四内套管,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内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内套管附近,并且第三和第四加载闩锁位于其中,用于接合接收孔,使得所述第一可逆自锁机构连接全部所述第一、所述第二、所述第三,以及所述第四钢模块。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下部钢模块,每个模块界定具有多个下部模块柱的模块化建筑的一部分,每个下部钢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一下部模块柱包括一下柱接收孔;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上部钢模块,每个模块界定具有多个上部模块柱的模块化建筑的一部分,每个上部钢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一上部模块柱包括一上柱接收孔;一第一可逆自锁机构,将所述每个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上部钢模块的一上部模块柱与所述每个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下部钢模块的一下部模块柱联锁,所述第一自锁机构包括:一水平荷重传递板,用于在水平方向上传递荷重;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下部内套管,位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下方并连接至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所述每个内套管被配置并尺寸化以被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下部模块柱之一接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上部内套管,位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上方并连接至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所述上部内套管被配置并尺寸化以被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上部模块柱之一接收;第一弹簧加载闩锁,位于所述每个下部内套筒内,用于接合所述下柱接收孔;第二弹簧加载闩锁,位于所述每个上部内套管内,用于接合所述上柱接收孔;其中,在将所述内套筒插入所述下部和所述上部模块柱时,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弹簧加载闩锁嵌入各自的内套管内,当所述上部钢模块定位并对准所述下部钢模块时,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闩锁通过各自的弹簧力与所述接收孔接合。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组装多个模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定位下部钢模块;在所述下部钢模块中插入包含内套筒的套筒组件,以使第一闩锁首先被压下以与所述内套筒壁齐平,并且当所述内套筒到达下部柱孔时,
通过弹簧作用于所述闩锁板而伸入至所述孔中,从而固定所述套筒组件至所述下模块;将上部模块定位于固定到相应所述下部模块的套筒组件上;压下第二闩锁,直到所述第二闩锁与所述上部模块的上部柱孔接合。
附图说明
[0014]圖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MiC)模块与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第一下部钢模块,其界定具有多个下部模块柱的模块化建筑的一部分,至少一第一下部模块柱包括一第一下柱接收孔;一第一上部钢模块,其界定具有多个上部模块柱的模块化建筑的一部分,至少一第一上部模块柱包括一第一上柱接收孔;一第一可逆自锁机构,将所述第一上部钢模块的所述第一上部模块柱与所述第一下部钢模块的所述第一下部模块柱联锁,所述第一自锁机构包括:一水平荷重传递板,用于在水平方向上传递荷重;一第一内套管,位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下方并连接至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所述第一内套管被配置并尺寸化以被所述第一下部模块柱接收;一第二内套管,位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上方并连接至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所述第二内套管被配置并尺寸化以被所述第一上部模块柱接收;一第一弹簧加载闩锁,位于所述第一内套筒内,用于接合所述第一下柱接收孔;一第二弹簧加载闩锁,位于所述第二内套管内,用于接合所述第一上柱接收孔;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内套管插入所述下部和所述上部模块柱时,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弹簧加载闩锁嵌入各自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内套管内,当所述第一上部钢模块定位并对准所述第一下部钢模块时,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闩锁通过各自的弹簧力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接收孔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加载闩锁包括一闩锁板,其具有连接到一垂直闩锁表面的一楔形闩锁突出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其中,所述闩锁板包括一个或多个闩锁板孔,用于接收一个在螺旋弹簧内中的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可逆自锁机构,所述第二可逆自锁机构将所述第一上部钢模块和所述第一下部钢模块联锁至一建筑承重支架,所述第二可逆自锁机构包括:一角状突起,其从所述水平荷重传递板延伸;一突起接收结构,其嵌入所述承载支架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其中,所述角状突起是L形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其中,所述突起接收结构包括一基座部分,其嵌入所述承载支撑中和一可调节盖板,其形成一板接收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建筑的可逆自锁互连系统,其中,所述承重支撑是一核心墙或一核心柱或一核心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块化组装合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延民张娟刘奕锋朱宏刚
申请(专利权)人: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