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护肤的益生菌复苏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护肤的益生菌复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2357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0
提供了一种外用于非粘膜皮肤的不可食且干燥的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从内向外,该核壳微粒具有以下结构:具有作为益生菌营养源的载体颗粒核;包括用于影响非粘膜的外部表皮上生物菌落的的休眠益生菌物种和作为益生菌食物源的至少一种益生元的第一层;位于第一层上的聚合物层;以及用于保护益生菌核壳微粒免受氧化、热和潮湿的可溶性保护层。通过与释放介质共同施用,可溶性保护层和聚合物层会被溶解,暴露含有休眠益生菌的第一层;此外,释放介质还能够在施用的非粘膜外部表皮上将休眠的益生菌激活并重建为活的益生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封的休眠状态益生菌核壳微粒和重新激活休眠益生菌以用于体外应用的技术。


技术介绍

1、益生菌是活的生物体,在被人体摄入一定数量后,可对人体健康起到超出一般营养的有益作用。自过去十年以来,对益生菌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和商业利润一直在上升,近年来,益生菌在医学上的应用也迅速增加,并证实了其作为人类健康调节剂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对人体除消化系统外的其他部位(如皮肤健康)具有促进健康的作用。作为一种在人体内自然定植的“好细菌”,不论是在健康和炎症情况下(如特应性皮炎和皮肤痤疮),益生菌用作维持皮肤健康的潜在用途在制药、护肤和医疗保健行业备受关注。通过粪便移植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已被证明是治疗如艰难梭菌感染等疾病的有效策略,因此,调节皮肤微生物组也可能是改善皮肤状况的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显示益生菌在处理有状况的皮肤方面是有效的,仅有少数研究是针对益生菌在健康受试者中对皮肤健康的作用,且大多数研究中都使用来自益生菌的失活细菌产品或代谢裂解物,而不是适当配方的活益生菌;此外,益生菌的组合/制剂及其作用机制,如健康和有问题皮肤上微生物群组成或功能的改变(微生态失调),仍有待充分阐明。

2、此外,益生菌在皮肤表面的定植程度会影响活益生菌提供的实际和长期有益效果,因为益生菌对其生长环境高度敏感,尤其是皮肤微环境的高度多变性,皮肤微环境会因为内源性宿主因素和外源性环境因素而变动,因此,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创造一个合适区域或富含营养/水分的环境,任何新引入的活益生菌都很难在皮肤表面存活,也影响了它们在皮肤上定植。因此,提高益生菌的定植率是另一个挑战。

3、最近,含有细菌裂解物的护肤品在益生菌相关化妆品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常见的护肤品中含有防腐剂且富含水分,不利于益生菌的生存,且一般来说,活益生菌需要冷藏以延长其保质期,这阻碍了其运销和储存。因此,市场上仍然缺乏活益生菌护肤品/化妆品,而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此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益生菌形式的护肤/化妆品添加剂,其可在微生态失调的皮肤上保持长期的有益效果,并在不需要额外的特定储存条件下,仍可在不利条件下以及护肤品中生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用于非粘膜皮肤的不可食且干燥的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该微粒包括可作为益生菌营养源的载体微粒核、围绕该载体微粒核并具有可用于影响非粘膜的外部表皮上生物菌落的至少一种休眠益生菌种和作为该益生菌食物源的至少一种益生元的第一层、位在该第一层上的聚合物层、以及用于避免该益生菌核壳微粒受氧化、热和潮湿影响的可溶保护层。值得注意的是,在非粘膜表皮表面上时,该微粒与相应的释放介质混合后,该可溶保护层会被溶解,并激活微粒中的休眠益生菌还原为活益生菌。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载体微粒核包括蔗糖、乳清蛋白、淀粉和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至少一种休眠益生菌种包括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乳球菌(lactococc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链球菌(streptococcus)、肠球菌(enterococc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及其变异株。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至少一种益生元选自蛋白质或糖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糖包括多糖、单糖或二糖。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蛋白质选自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牛奶蛋白、豌豆蛋白、大米蛋白、玉米醇溶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糖选自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糖、纤维二糖、壳二糖、糊精、麦芽糊精、环糊精、木糖醇、纤维素、几丁质、壳聚糖、普鲁兰、果胶、藻酸盐或阿拉伯木聚糖。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聚合物层选自虫胶、二棕榈酰羟基脯氨酸、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甘油酯或聚-l-乳酸。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可溶保护层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和矿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脂肪酸选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或二十二碳六烯酸。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矿物选自滑石、高岭土、氧化锌、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硅。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不可食且干燥的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中包括67.2%至92.19%的载体微粒核、0.01%至0.1%的益生菌、0%至14.7%的聚合物、7.8%至11.5%的糖类、0%至2.2%的蛋白质、0%至1%的脂肪酸、0%至1.3%的表面活性剂和0%至2.1%的矿物质。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用的试剂盒,用于调节非粘膜表皮区域的微生物组,该试剂盒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和用于还原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的释放介质。该释放介质能够降解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的保护层和聚合物层,以将休眠的益生菌转化为活化的活益生菌,并进一步在非粘膜表皮上形成包括活化的活益生菌的合成生物膜,为益生菌定植提供适合的微环境。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释放介质包括水、盐、有机酸、表面活性剂、油和成膜营养物。在一些实施例中,盐选自氯化钠或氯化钙。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酸选自乙酸、乳酸或柠檬酸。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油选自角鲨烷、白芒花籽油、大豆油、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石蜡油、杏仁油或大豆油。在一些实施例中,成膜营养物选自透明质酸或细胞外多糖。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释放介质包括95%至99.98%的水、0%至0.9%的盐、0%至0.02%的有机酸、0.01%至2%的表面活性剂、0.01%至1%的油和0%至0.9%成膜营养素。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释放介质选自乳液形式、乳霜形式、精华液形式或溶液形式。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释放介质还包括具有抗菌作用和抗炎特性的后生元制剂。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后生元制剂包括与微粒中的同种益生菌的裂解物或发酵物,其包含益生菌细胞壁碎片、生长代谢产物和死益生菌细胞。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该后生元制剂包括0.01%至0.1%的后生元材料和99.8%至99.99%的糖。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调节皮肤微生物组来维持皮肤健康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上述试剂盒局部施用于有需要的非粘膜表皮区域。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有需要的非粘膜表皮区域出现炎症、脱水、痤疮、感染和发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用于非粘膜皮肤的不可食且干燥的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载体微粒核包括蔗糖、乳清蛋白、淀粉和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乳球菌(Lactococc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链球菌(Streptococcus)、肠球菌(Enterococc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及其变异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益生元选自蛋白质或糖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蛋白质选自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牛奶蛋白、豌豆蛋白、大米蛋白、玉米醇溶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糖类选自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糖、纤维二糖、壳寡糖、糊精、麦芽糊精、环糊精、木糖醇、纤维素、几丁质、壳聚糖、普鲁兰、果胶、褐藻酸盐或阿拉伯木聚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聚合物层选自虫胶、二棕榈酰羟基脯氨酸、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甘油酯或聚-L-乳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可溶性保护层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和矿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脂肪酸选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或二十二碳六烯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矿物选自滑石、高岭土、氧化锌、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硅。

12.一种用于调节非粘膜表皮区域的微生物组的局部外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释放介质包括水、盐、有机酸、表面活性剂、油和成膜营养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盐选自氯化钠或氯化钙。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有机酸选自乙酸、乳酸或柠檬酸。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油选自角鲨烷、白芒花籽油、大豆油、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石蜡油、杏仁油或大豆油。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成膜营养物选自透明质酸或细胞外多糖。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释放介质选自乳液形式、乳霜形式、精华液形式或溶液形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释放介质还包括具有抗菌作用和抗炎特性的后生元制剂。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后生元制剂包括与所述微粒中的同种益生菌的裂解物或发酵物,其包含益生菌细胞壁碎片、生长代谢产物和死益生菌细胞。

22.一种通过调节皮肤微生物组来维持皮肤健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需要的非粘膜表皮区域出现炎症、脱水、痤疮、感染和发红。

24.一种制备外用于非粘膜皮肤的不可食且干燥的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用于非粘膜皮肤的不可食且干燥的包封休眠状态益生菌的核壳微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载体微粒核包括蔗糖、乳清蛋白、淀粉和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乳球菌(lactococc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链球菌(streptococcus)、肠球菌(enterococc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及其变异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益生元选自蛋白质或糖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蛋白质选自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牛奶蛋白、豌豆蛋白、大米蛋白、玉米醇溶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糖类选自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糖、纤维二糖、壳寡糖、糊精、麦芽糊精、环糊精、木糖醇、纤维素、几丁质、壳聚糖、普鲁兰、果胶、褐藻酸盐或阿拉伯木聚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聚合物层选自虫胶、二棕榈酰羟基脯氨酸、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甘油酯或聚-l-乳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可溶性保护层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和矿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粒,其中所述脂肪酸选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熙阮文翰卓华杰尤茹艳陈泳敏
申请(专利权)人: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