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13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雾化盘导流柱的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其通过改变雾化盘导流柱的偏斜角度及导流柱与液膜接触的表面造型,来达到:a.增大与液膜的接触面积;b.缓解流道的速度不均匀现象;c.降低导流柱磨损的,提高雾化盘的使用寿命的目的;雾化盘由雾化盘顶盘、雾化盘下盘、导流柱体部件组成,雾化盘顶盘和雾化盘下盘由三个固定销连接固定,雾化盘边缘分布着若干个导流柱体,导流柱体通过螺栓与雾化盘顶盘和雾化盘下盘连接成一体,并固定;可通过调节导流柱的中心线偏离半径的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当浆液流量大于额度工况时,该导流柱设计也能承受大流量的冲击和速度,当浆液流量大于额度工况时,该导流柱设计也能承受大流量的冲击和速度。也能承受大流量的冲击和速度。也能承受大流量的冲击和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盘导流柱的结构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是通过调节导流柱的中心线偏离半径的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其在雾化盘导流柱的结构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城市垃圾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目前,解决垃圾最有效、经济的措施是焚烧发电,由于垃圾成分复杂,焚烧时会产生SO2,HCl等有毒有害气体,为避免垃圾焚烧尾气带来的严重污染,工业上运用如下净化工艺处理尾气:干法净化工艺,湿法净化工艺和半干法净化工艺,半干式净化工艺去除污染物的效率介于干法和湿法之间,具有系统相对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不产生废水等优点,因此在垃圾焚烧厂的尾气净化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多,旋转雾化器在半干法净化设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工作机理如下:以Ca2浆液为吸收剂,目的是吸收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此吸收剂从装在干燥塔顶部且转速在 10000r/min~20000r/min的雾化器转盘上的浆液入口进入,在雾化盘表面形成液膜,液膜状吸收剂又借助高速电机驱动雾化盘旋转而产生的强大离心力,沿着导流体体)间隔间形成的流道喷出,吸收剂液膜由此雾化成微米级的液滴,微米级的液滴与雾化盘外的高温烟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液体与气体的总接触面积增大,能使烟气与液滴进行充分的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
[0003]旋转雾化器的设计涉及到的雾化机理如下,首先,浆液经过,特定设计喷嘴内部流路,这种流路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自身内部结构使液体延展变薄,最后成为所需的较细的射流或薄膜状态;最后较细的射流或薄膜喷出与周围气体介质形成相对运动,进一步雾化成为小液滴,在旋转轴拖动雾化盘旋转,雾化转盘对浆液做功,使浆液获得能量,浆液离开雾化转盘之后,获得一定的初速度,浆液从导流柱流道入口经过时,此时有绝对速度C1,该速度是入口的浆液的相对)速度w1 和圆周速度u1的矢量和,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浆液运动到了流道出口处,此时,浆液相对导流柱而言,以相对速度w2流出流道,但因为叶轮出口处具有圆周速度u2,所以,此时液膜实际上以绝对速度 c2流动。
[0004]浆液在流道中流动时,因为浆液的惯性和粘性,当雾化盘旋转时,浆液只做平移运动,因此,浆液易在流道里就形成了一个与雾化盘旋转方向相反的轴向涡流,轴向涡流的存在使得液膜出口的相对速度产生偏离于导流柱外缘切线流出,这将导致浆液的流道出口速度c2小于理论速度,这将降低雾化的初始能量,降低石灰浆的雾化效率和缩小反应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改变雾化盘导流柱的偏斜角度及导流柱与液膜接触的表面造型,来达到:a.增大与液膜的接触面积;b.缓解流道的速度不均匀现象;c.降低导流柱磨损的,提高雾化盘的使用寿命的目的的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
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
[0006]本技术的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雾化盘由雾化盘顶盘、雾化盘下盘、导流柱体部件组成,雾化盘顶盘和雾化盘下盘由三个固定销连接固定,雾化盘边缘分布着若干个导流柱体,导流柱体通过螺栓与雾化盘顶盘和雾化盘下盘连接成一体,并固定,提供一种的非对称型流道结构,可通过调节导流柱的中心线偏离半径的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通过顺逆时针转动偏离方向,此范围内,增大了冲角,以适应不同流量条件下的高效率;同时增加了导流柱的受压面的面积,在相同流量相同转速条件下,导流柱受到的冲击损失降低,当浆液流量大于额度工况时,该导流柱设计也能承受大流量的冲击和速度;还可通过调节导流柱的中心线偏离半径的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偏离方向为顺时针,此范围内,逸出速度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改变流道外形,可提高雾化液滴的初始速度,喷距小,或粒径大时,可因此增大喷距和雾化粒径,流道形状的改变,极大利用了雾化盘的旋转方向及转速,提高液膜初速度的同时,降低了液膜在圆周方向的动能消耗,降低了导流柱表面的磨损、冲击。
[0007]本技术的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提供一种后弯导流柱的导流柱结构,该导流柱外形是非对称的,依据风机叶片的后向弯曲叶片理论,将导流柱的外形制成类似以中心弧为对称轴的外观造型,这在原有导流柱的基础上又延长了流道长度,增加了液膜的雾化路径,细化了粒径,受压面面积加大,耐磨程度耐冲击增加;还提供一种异形的前弯导流柱结构,该导流柱外形是非对称的,依据风机叶片的前向弯曲叶片理论,将导流柱的外形制成类似以中心弧为对称轴的外观造型。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的非对称型流道的后向导流柱结构,可通过调节导流柱的中心线偏离雾化盘径向的正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偏离方向为逆时针,此范围内,延长了流道路径,细化粒径,提升雾化效率,该偏角设计也缓和了液膜在流道中流动对导流柱的压力;通过调节导流柱的中心线偏离雾化盘径向的负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偏离方向为顺时针,此范围内,逸出速度较径向的对称渐扩流道的液滴速度是增大的,可用于提高雾化液滴的初始速度。当喷距小,或粒径大时,可因此增大喷距和降低雾化粒径,提高雾化效率。同时,流道形状的改变,极大利用了雾化盘的旋转速度,提高液膜初速度的同时,降低了液膜在圆周方向的动能消耗,降低了导流柱表面的磨损、冲击。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雾化盘立面剖视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后弯导流柱俯视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的径向导流柱与前倾导流柱的对比图;
[0012]图4是本技术的前弯导流柱俯视图;
[0013]图5是本技术的径向导流柱与前倾导流柱的对比图;
[0014]1、雾化盘顶盘;2、雾化盘下盘表面;3、雾化盘下盘;4、导流盘;5、雾化盘导销;6、雾化盘端盖;7、垫片;8、螺钉;9、轮毂孔; 10、键槽;11、吸收剂流入腔;12、受压面;13、螺栓;14、曲面流道;15、背压面;16、导流柱;17、固定螺栓;18、径向扩面流道; 19、轮毂;20、后向导流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雾化盘由雾化盘顶盘、雾化盘下盘、导流柱体部件组成,雾化盘顶盘和雾化盘下盘由三个固定销连接固定,雾化盘边缘分布着若干个导流柱体,导流柱体通过螺栓与雾化盘顶盘和雾化盘下盘连接成一体,并固定;提供一种的非对称型流道结构,可通过调节导流柱的中心线偏离半径的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偏离方向为逆时针,此范围内,增大了冲角,以适应不同流量条件下的高效率;同时增加了导流柱的受压面的面积,在相同流量相同转速条件下,导流柱受到的冲击损失降低,当浆液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雾化器的异形导流柱的形成的槽型流道,其特征在于,雾化盘由雾化盘顶盘(1)、雾化盘下盘(3)、导流柱(16)体部件组成,雾化盘顶盘(1)和雾化盘下盘(3)由三个固定销连接固定,雾化盘边缘分布着若干个导流柱(16)体,导流柱(16)体通过螺栓(13)与雾化盘顶盘(1)和雾化盘下盘(3)连接成一体,并固定;提供一种的非对称型流道结构,可通过调节导流柱(16)的中心线偏离半径的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偏离方向为逆时针,此范围内,增大了冲角,以适应不同流量条件下的高效率;同时增加了导流柱(16)的受压面(12)的面积,在相同流量相同转速条件下,导流柱(16)受到的冲击损失降低,当浆液流量大于额度工况时,该导流柱(16)设计也能承受大流量的冲击和速度;还可通过调节导流柱(16)的中心线偏离半径的角度,来达到改变流道外形的目的,偏离方向为顺时针,此范围内,逸出速度随着角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比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