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片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96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镜片组。成像镜片组沿光轴由物体侧至成像侧依次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凸面,成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凹面,成像侧面为凹面;其中,第一镜片的物体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3;成像镜片组的有效焦距f与成像镜片组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f/EPD≤1.8。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片组存在广角、超薄、高像质和小像差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同时兼顾的问题。同时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片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像镜片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手机的成像镜片组的成像质量越来越重视,对手机上搭载的成像镜片组的解像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成像质量的手机镜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手机产品不断的向轻薄化、便携式发展,促使手机上的成像镜片组的光学总长也越来越短,这就造成设计难度加大,设计的自由度也大大减少的问题。为了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大部分手机上的成像镜片组配置的F数在1.8以上,而F数在1.8以下的成像镜片组难以满足需求,性能和像差也无法达标。所以,如何在大光圈的条件下,得到高成像质量、像差小、杂散光少的光学系统也成为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000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片组存在广角、超薄、高像质和小像差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镜片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片组存在广角、超薄、高像质和小像差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镜片组,沿光轴由物体侧至成像侧依次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凸面,成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凹面,成像侧面为凹面;其中,第一镜片的物体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3;成像镜片组的有效焦距f与成像镜片组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f/EPD≤1.8。
[0006]进一步地,成像镜片组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OV>80
°

[0007]进一步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

3.0<f2/f1<

2.0。
[0008]进一步地,第一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之间满足:1.5<(R2+R1)/(R2

R1)<2.0。
[0009]进一步地,第二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二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3.0<R3/R4<13.5。
[0010]进一步地,第三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之间满足:1.0<R6/R5≤2.5。
[0011]进一步地,第三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五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f5/(R5+R10)<1.0。
[0012]进一步地,第五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镜片的边缘厚度ET5之间满
足:1.5<CT5/ET5<4.0。
[0013]进一步地,第四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成像镜片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2.5<R8/f<4.5。
[0014]进一步地,第六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第六镜片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5<CT6/ET6<2.0。
[0015]进一步地,第六镜片的物体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镜片的成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与第六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

4.0<(SAG61+SAG62)/CT6<

1.5。
[0016]进一步地,第五镜片的成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与第五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

1.5<SAG52/CT5<

1.0。
[0017]进一步地,第二镜片的阿贝数V2与第四镜片的阿贝数V4之间满足:V2+V4<40。
[0018]进一步地,第五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镜片的边缘厚度ET5之间满足:0<ET5/CT5<1.0。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镜片组,沿光轴由物体侧至成像侧依次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凸面,成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凹面,成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成像镜片组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OV>80
°
;成像镜片组的有效焦距f与成像镜片组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f/EPD≤1.8。
[0020]进一步地,第一镜片的物体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3;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

3.0<f2/f1<

2.0。
[0021]进一步地,第一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之间满足:1.5<(R2+R1)/(R2

R1)<2.0。
[0022]进一步地,第二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二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3.0<R3/R4<13.5。
[0023]进一步地,第三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之间满足:1.0<R6/R5≤2.5。
[0024]进一步地,第三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五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f5/(R5+R10)<1.0。
[0025]进一步地,第五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镜片的边缘厚度ET5之间满足:1.5<CT5/ET5<4.0。
[0026]进一步地,第四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成像镜片组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2.5<R8/f<4.5。
[0027]进一步地,第六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第六镜片的边缘厚度ET6之间满足:0.5<CT6/ET6<2.0。
[0028]进一步地,第六镜片的物体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有效半径
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镜片的成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与第六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

4.0<(SAG61+SAG62)/CT6<

1.5。
[0029]进一步地,第五镜片的成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与第五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

1.5<SAG52/CT5<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体侧至成像侧依次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凸面,成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镜片,其物体侧面为凹面,成像侧面为凹面;其中,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体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所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3;所述成像镜片组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成像镜片组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f/EPD≤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片组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OV&gt;8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

3.0<f2/f1<

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一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之间满足:1.5<(R2+R1)/(R2

R1)<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所述第二镜片的成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韵姚嘉诚唐梦娜吕赛锋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