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回油缸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860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配件快速回油缸套,增强高爆发压力和高功率发动机的耐久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油环下止点位置以下缸套内径面设计有油槽设计,油环刮下来的机油会沿着缸套上的油槽快速的释放掉,大大降低了残留在缸套上的机油被上刮的风险。油槽的设计优先集中在活塞的销孔方向上,而不是一周圈都布局油槽的设计,防止活塞在运行到下止点位置时,由于活塞裙部和油槽位置油槽处的接触面积减小,而造成的裙部接触面压增大,活塞裙部磨损不均匀,磨损增大,甚至拉缸。该设计既不影响活塞性能,也有利于机油的回油效果。也有利于机油的回油效果。也有利于机油的回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回油缸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带快速回油槽的发动机缸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高爆发压力和高功率将会是下一代发动机技术升级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高爆发压力和高功率对发动机耐久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发动机缸套作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之一,将会面临着更高的耐久可靠性需求挑战,如图1是目前现有的缸套设计。缸套内径是比较平滑的设计,带有一定的珩磨网纹。这种设计的缺点在于:当油环刮油到下止点位置时,累积在油环下面的机油得不到很好的释放,会产生进一步残留在缸套上的机油被上刮的风险。作为改进,现有技术中,有方案在缸套的下止点位置以下,设置回油槽,如附图2所示,使机油被刮至下止点位置时,流入回油槽,避免被活塞带回燃烧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回油缸套,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油被刮至下止点位置积存后,不能及时回流至油池等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回油缸套,所述缸套(1)为具有缸套外表面(11)和缸套内表面(12)的细长圆柱体,所述的缸套内表面(12)限定的缸套中心轴线(10)在第一缸套轴向端(13)和第二缸套轴向端(14)之间延伸,所述缸套内表面(12)构造成与活塞(3)和发动机壳体一起形成燃烧室,活塞(3)位于所述缸套(1)中,并且可相对于缸套在上止点位置和下止点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的活塞(3)设置有油环(4),其特征在于:在活塞的非裙部对应的缸套内表面设置快速回油部,所述回油部位于,当活塞(3)处于下止点位置时,活塞油环(4)油刃所对应的缸套内表面位置的下方;且所述快速回油部延伸至第二缸套轴向端(14)并在第二缸套轴向端(14)形成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回油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部为多个沿轴套中心轴线(10)延伸至第二缸套轴向端(14)的回油槽(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回油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2)的主体截面设置为深度为a,宽度为b的矩形,且相邻两回油槽有距离为c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回油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2)的深度a>0.050mm,所述宽度b>1.0mm,所述的相邻两回油槽间距c设置为:1.0mm<c<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涛柴海啸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