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凌杰专利>正文

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8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该超薄玻璃的生产方法如下:S1:原料破碎和称量、S2:融化、S3:成型和退火:传输辊分为转动轴和辊体;辊体的形状为圆筒状,辊体的两端与转动轴之间转动密封连接,辊体上均匀地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直径为0.2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0003]一般把0.1~1.1mm厚度的玻璃称为超薄玻璃,按生产工艺方法分类,有浮法超薄玻璃、格法(平拉)超薄玻璃、下拉法超薄玻璃;超薄浮法玻璃是指利用浮法工艺生产的超薄玻璃;该工艺最薄已能拉制到0.1mm的厚度,它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玻璃,具有透光率高、表面平整、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应用面广等优点,大量使用于电子行业,特别是信息行业;
[0004]超薄玻璃生产时,超薄玻璃经过过渡辊和退火窑辊的过程中,超薄玻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辊子接触从而受压,辊子表面凹凸不平,使得超薄玻璃表面形成划伤、辊印等缺陷,降低了超薄玻璃的质量。
[0005]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通过吹风机构将热风吹入传输辊,从而热风在超薄玻璃下方形成风幕,托浮超薄玻璃,从而减小超薄玻璃与传输辊接触时的压力,减少超薄玻璃表面辊印的形成和划伤的产生;同时通过堵塞块将辊体上远离超薄玻璃的贯穿孔堵住,从而使得被堵住的贯穿孔内不能够流出热风,从而减少了热风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减少了生产时能源的消耗,使得企业的收益得到增加。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该超薄玻璃的生产方法如下:
[0008]S1:原料破碎和称量:工作人员挑选硅砂、纯碱、长石、白云石、石灰石、芒硝以及辅助材料,辅助材料例如脱色剂;要求硅砂颗粒尺寸0.15

0.8mm,长石中氧化铝含量大于16%,使得原料方便融化的同时减少RHM的含量,减少了融化原料的时间,同时保证了玻璃的品质;工作人员使用破碎机将原料破碎成粉;工作人员按照硅砂:纯碱:长石:白云石:石灰石:辅助材料=68:11:4:6:9:2的比例称量和混合原料粉末,搅拌成配合料;
[0009]S2:融化:工作人员将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窖,在1600℃

1700℃下熔化成玻璃液,玻璃液长时间处于高温下由于扩散的作用,其化学组成逐渐趋向均一;
[0010]S3:成型和退火:传输辊分为转动轴和辊体;辊体的形状为圆筒状,辊体的两端与
转动轴之间转动密封连接,辊体上均匀地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直径为0.2mm

0.4mm;转动轴的形状为管形,转动轴上设置有缺口;
[0011]玻璃液经过锡槽拉伸成型,形成扁平状态;再通过传输辊将玻璃传输;传输辊旁设有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吹出热风,吹风机构为热风发生器;热风通过转动轴的两端进入转动轴,再通过转动轴进入辊体内,最后热风从辊体上的贯穿孔均匀地吹出,将玻璃托起并输送;传输辊上设置有堵塞块;堵塞块将辊体远离玻璃一侧的贯穿孔堵住;将成型后的玻璃送入退火窑内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40℃

550℃,消除玻璃内的热应力,防止玻璃自破自裂;玻璃退火后工作人员通过条纹分析仪观察玻璃的条纹,检验玻璃的质量;
[0012]S4:切割和包装:通过传输辊将退火后的玻璃继续运输,工作人员按照客户要求将超薄玻璃切割分离成成品,再进行包装;包装时使用无硫纸分隔相邻的两片超薄玻璃;工作人员通过机器对超薄玻璃进行裁切,首先将超薄玻璃两侧的不规则区域裁切掉,再将超薄玻璃裁切成客户需要的规格;包装区设置有吸取无硫纸的机械臂,在包装裁切完成后的超薄玻璃时,机械臂吸取无硫至放置在两片超薄玻璃之间,对超薄玻璃进行分隔。
[0013]进一步的,在S3中堵塞块的截面形状为半圆且位于辊体内,堵塞块与转动轴固连且与辊体内侧面的底部接触。
[0014]进一步的,在S3中堵塞块的截面形状为圆环的一部分,堵塞块与辊体下端的外表面接触。
[0015]进一步的,在S3中玻璃的上方同样设置传输辊和堵塞块;玻璃上方的传输辊与玻璃下方的传输辊对称设置;玻璃下方的传输辊对玻璃的作用力等玻璃的重力加上玻璃上方的传输辊对玻璃的作用力;超薄玻璃上方的传输辊不与超薄玻璃接触。
[0016]进一步的,在S4中采用激光切割机对玻璃进行切割,切割的同时往玻璃的切割处吹出热风,吹走熔融的玻璃;切割完成后热风吹拂切割处20S

30S,吹出的热风温度为540℃

550℃。
[0017]进一步的,在S3中,超薄玻璃呈带状;退火时退火窑内的温度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单独地进行调节。
[0018]进一步的,在S4中封装切割后的玻璃时机器吸取无硫纸放在两片超薄玻璃之间,对超薄玻璃进行分隔;机械臂在吸取无硫纸时将空气吹到无硫纸的侧边。
[0019]进一步的,在S4中无硫纸的长和宽比超薄玻璃的长和宽小1cm

2cm。
[0020]进一步的,在S4中封装长条形的玻璃时利用超薄玻璃的弯曲特性将超薄玻璃卷曲成一卷;超薄玻璃收卷后的内径至少为20cm。
[0021]进一步的,在S3中,辊体内设置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为加热丝,加热单元靠近超薄玻璃设置;吹风机构将空气通入传输辊内经过加热单元加热成热风。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吹风机构将热风吹入传输辊,从而热风在超薄玻璃下方形成风幕,托浮超薄玻璃,从而减小超薄玻璃与传输辊接触时的压力,减少超薄玻璃表面辊印的形成和划伤的产生;同时通过堵塞块将辊体上远离超薄玻璃的贯穿孔堵住,从而使得被堵住的贯穿孔内不能够流出热风,从而减少了热风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减少了生产时能源的消耗,使得企业的收益得到增加。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超薄玻璃的上方和下方设置传输辊,从而使得超薄玻璃的上表面
和下表面的部分热应力能够得到消除,进而提升了超薄玻璃冷却后的质量,同时超薄玻璃上方和下方的传输辊对超薄玻璃两侧的变形区进行碾压,使其重新成形,从而使得超薄玻璃两侧的区域被切割后能够作为残次品进行销售,增加了企业的收益,从而提升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
[0025]3.本专利技术通过热风持续吹拂超薄玻璃被切割处20S

30S,从而热风吹拂该区域使得超薄玻璃的切口处保持在退火温度20S

30S内,进而相当于切口处的玻璃组织重新退火,消除了部分切口处玻璃组织重新成形而产生的热应力,进而提升了切割后超薄玻璃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超薄玻璃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如下:S1:原料破碎和称量:工作人员挑选硅砂、纯碱、长石、白云石、石灰石、芒硝以及辅助材料;要求硅砂颗粒尺寸0.15

0.8mm,长石中氧化铝含量大于16%;工作人员使用破碎机将原料破碎成粉;工作人员按照比例称量和混合原料粉末,搅拌成配合料;S2:融化:工作人员将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窖,在1600℃

1700℃下熔化成玻璃液;玻璃液长时间处于高温下由于扩散的作用,其化学组成逐渐趋向均一;S3:成型和退火:传输辊(1)分为转动轴(3)和辊体(2);辊体(2)的形状为圆筒状,辊体(2)的两端与转动轴(3)之间转动密封连接,辊体(2)上均匀地设置有贯穿孔(4);贯穿孔(4)直径为0.2mm

0.4mm;转动轴(3)的形状为管形,转动轴(3)上设置有缺口(7);玻璃液经过锡槽拉伸成型,形成扁平状态;再通过传输辊(1)将玻璃传输;吹风机构吹出热风,热风通过转动轴(3)的两端进入转动轴(3),再通过转动轴(3)上的缺口(7)进入辊体(2)内,最后热风从辊体(2)上的贯穿孔(4)均匀地吹出,将玻璃托起并输送;传输辊(1)上设置有堵塞块(5);堵塞块(5)将辊体(2)远离玻璃一侧的贯穿孔(4)堵住;将成型后的玻璃送入退火窑内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40℃

550℃,消除玻璃内的热应力,防止玻璃自破自裂;S4:切割和包装:通过传输辊(1)将退火后的玻璃继续运输,工作人员按照客户要求将超薄玻璃切割分离成成品,再进行包装;包装时使用无硫纸分隔相邻的两片超薄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浮托成型的超薄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堵塞块(5)的截面形状为半圆且位于辊体(2)内,堵塞块(5)与转动轴(3)固连且与辊体(2)内侧面的底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杰陈毅
申请(专利权)人:李凌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