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82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其中,风道切换组件包括风道,风道设有进风口,以及相对独立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口;风道设有加湿组件,第一出风通道内设有发热体,风道内设有阀板;阀板打开第一出风通道并关闭第二出风口,使第一出风通道排出加湿加热的空气;阀板关闭第一出风通道并打开第二出风口,使第二出风口排出加湿的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风道切换组件,将发热体放置在独立的第一出风通道中,当第一出风通道中,高湿的空气不会流经发热体,防止发热体生锈。防止发热体生锈。防止发热体生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

技术介绍

[0002]暖风机作为一种取暖设备,通过装置在外壳内部的发热装置通电发热,由动力装置带动风叶将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吹出,从而加热室温,达到取暖的目的,在我国的秋冬季节里被广泛应用。
[0003]由于冬天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再加上暖风机的制热效果会使空气更加干燥,从而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危害到用户的健康,因此在暖风机的基础上增加加湿功能十分必要。
[0004]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加湿暖风机多为单一风道,在春夏两季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的季节基本用不上加热功能,若关闭加热装置只保留其加湿功能,难免会使水汽停留在发热体表面,长期受到氧化作用会使其发热丝等材料锈化,降低产品使用寿命,加热还会产生有害气体给用户健康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加热装置因水汽生锈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风道切换组件,包括风道,风道设有进风口,以及相对独立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口;风道设有加湿组件,第一出风通道内设有发热体,风道内设有阀板;阀板打开第一出风通道并关闭第二出风口,使第一出风通道排出加湿加热的空气;阀板关闭第一出风通道并打开第二出风口,使第二出风口排出加湿的空气。
[0008]进一步的,阀板包括可转动的导风板,导风板一端和风道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转动至第二出风口侧壁处,使空气沿导风板从第二出风口排出。
[0009]进一步的,阀板包括可滑移的挡板,挡板滑移以开闭第二出风口。
[0010]进一步的,风道包括动力腔,动力腔内设有可转动的叶轮;动力腔上游连接和进风口连接,动力腔下游和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口连接。
[0011]进一步的,加湿组件包括湿帘,湿帘覆盖进风口。
[0012]进一步的,湿帘与叶轮的最小间距为叶轮直径的1/12至1/3。
[0013]进一步的,湿帘上端位于动力腔入口处,进风口的长度为叶轮直径的5/6至5/3。
[0014]进一步的,叶轮两侧设置有相对的蜗壳和蜗舌,蜗舌位于叶轮靠近进风口一侧,蜗壳位于叶轮远离进风口一侧。
[0015]进一步的,蜗舌具有与叶轮外圆同心设置的迎风面,迎风面与叶轮的间距为叶轮直径的1/28至1/10。
[0016]进一步的,蜗壳形成有第二导风面,第二导风面随远离进风口逐渐远离叶轮;第二导风面与叶轮的最小间距为叶轮直径的1/22至1/11。
[0017]进一步的,蜗壳和蜗舌之间形成有动力腔的出口,出口设有导风格栅,导风格栅形线平行于风道设置。
[0018]进一步的,出口宽度为叶轮直径的1/2至1。
[0019]进一步的,发热体与出口的间距为叶轮直径的1至5倍。
[0020]一种暖风机,包括上述的风道切换组件。
[0021]本专利技术的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具有以下优点:
[0022]1、将发热体放置在独立的第一出风通道中,当第一出风通道中,高湿的空气不会流经发热体,防止发热体生锈。
[0023]2、以切风均匀,送风连续性较好的贯流风道作为依托,提供一种用于加湿电暖气且加热加湿模式可切换的风道系统,可有效解决目前市面上单暖风机送风干燥及现有加湿暖风机风道单一,使用季节受限等问题,从而提高加湿暖风机类产品的功能性及适用性,提升用户舒适性体验。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风道切换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风道切换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风道切换组件剖视图1;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风道切换组件剖视图2;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风道切换组件下端剖视图。
[0029]图中标记说明:
[0030]1、机身;11、进风口;12、动力腔;121、导风格栅;13、第一出风通道;14、第二出风口;2、贯流风轮;3、湿帘;4、储水槽;5、导风板;6、挡板;7、发热体;8、蜗壳;81、第二导风面;9、蜗舌;91、迎风面;92、第一导风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风道切换组件及暖风机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风道切换组件,包括机身1,机身1内形成有风道,风道具有一个动力腔12,动力腔12上游连接进风口11,动力腔12在下游连接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出风通道13和第二出风口14。其中进风口11位于机身1下端的侧面,第一出风通道13位于机身1上端,而第二出风口14位于机身1上端的侧面。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动力腔12,并经动力腔12从第一出风通道13或第二出风口14排出。
[0033]其中,动力腔12内设有气动组件,气动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叶轮,叶轮一般为多节叶轮组成的贯流风轮2。贯流风轮2具有切风均匀,送风连续性较好等特点,适用于加湿及加热等对于流场均匀性需求较高的风道系统。通过电机带动叶轮转动,使风道进风口11处产生负压,以将外部空气从吸入进风口11中。
[0034]进风口11处设有加湿组件,加湿组件包括湿帘3和储水槽4,湿帘3挂在进风口11处,以覆盖进风口11。储水槽4设置在机身1底部,湿帘3下端伸入储水槽4中。通过储水槽4储水,浸湿湿帘3,当空气从进风口11处进入,湿帘3的水分与干燥气流进行对流交换,汽化成
高湿空气并由气动组件继续向上输送。除此之外,还以将加湿组件分别设置到第一出风通道13和第二出风口14,但较为浪费,并不优选。
[0035]为了保证浸湿湿帘3,储水槽4内还可以设置水泵,将储水槽4中的水通过分水管由上至下淋在湿帘3上。除了湿帘3以外,加湿组件还可以采用雾化片等方式,通过可以起到加湿的效果。
[0036]为了切换第一出风通道13和第二出风口14,可以在第一出风通道13和第二出风口14通过隔壁隔开,并分别设置阀门,一开一闭从而实现切换,但是较为浪费空间。因此可共用机身1的空间。动力腔12末端上设置有直板,以延长动力腔12的范围。直板通过转轴设置有导风板5,导风板5一端和风道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转动至第二出风口14一侧的侧壁上,以关闭第一出风通道13,反之,导风板5末端远离第二出风口14,则打开第一出风通道13。第二出风口14一侧设有可滑移的挡板6,挡板6滑移以开闭第二出风口14。
[0037]而且第一出风通道13内设有发热体7,发热体7加热高湿空气,产生高热高湿的空气,
[0038]综上所述,当导风板5打开第一出风通道13,且挡板6关闭第二出风口14,从动力腔12排出的高湿空气直接沿风道从第一出风通道13排出,同时发热体7加热高湿空气,因此,第一出风通道13排出的为高热高湿的空气,以实现加热加湿送风功能;当导风板5关闭第一出风通道13,且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切换组件,包括风道,其特征在于,风道设有进风口,以及相对独立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口;风道设有加湿组件,第一出风通道内设有发热体,风道内设有阀板;阀板打开第一出风通道并关闭第二出风口,使第一出风通道排出加湿加热的空气;阀板关闭第一出风通道并打开第二出风口,使第二出风口排出加湿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阀板包括可转动的导风板,导风板一端和风道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转动至第二出风口侧壁处,使空气沿导风板从第二出风口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阀板包括可滑移的挡板,挡板滑移以开闭第二出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风道包括动力腔,动力腔内设有可转动的叶轮;动力腔上游连接和进风口连接,动力腔下游和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加湿组件包括湿帘,湿帘覆盖进风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湿帘与叶轮的最小间距为叶轮直径的1/12至1/3。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切换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驰李曙光柳洲梁浩饶长健田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