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79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壶盖、外壳、内胆,内胆容纳于外壳内,内胆口部与外壳口部连接并形成真空层,壶盖盖于外壳上并分别与外壳、内胆抵触,外壳口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中翻边内侧与内胆口部连接,中翻边外侧与壶盖抵触,上翻边与中翻边相互垂直,下翻边与壶盖抵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使保温壶的密封性能和结构强度更好。更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壶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保温壶的设计主要针对家居、会议等场所的固有特征,其前身由保温瓶、保温杯演变而来。目前市场上的保温壶,密封性能往往难以保障,尤其目前市场上内胆和外壳的配口结构误差较大,影响产品质量,故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性能难以保障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保温壶,包括壶盖、外壳、内胆,所述内胆容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口部与所述外壳口部连接并形成真空层,所述壶盖盖于所述外壳上并分别与所述外壳、所述内胆抵触,所述外壳口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所述中翻边内侧与所述内胆口部连接,所述中翻边外侧与所述壶盖抵触,所述上翻边与所述中翻边相互垂直,所述下翻边与所述壶盖抵触。
[0006]真空层用于保温,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性能。外壳口部设计为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三部分,该翻边结构能减小在制造过程中各工序的误差累计。中翻边内侧与内胆口部连接,中翻边外侧与壶盖抵触,该集中连接区域的设计减小了配口误差,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下翻边与壶盖抵触,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使保温壶的密封性能和结构强度更好。
[000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内胆口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外倾部、过渡部,所述外倾部与所述中翻边内侧连接,所述外倾部与所述内胆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
[0008]外倾部用于连接中翻边,减小了配口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过渡部起到缓冲和连接外倾部的作用,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000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连接端面、真空底,所述真空底与所述外壳通过所述连接端面连接。
[0010]连接端面用于连接真空底,提高了真空底连接的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001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真空底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焊接圆弧、过渡圆弧,所述焊接圆弧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端面连接。
[0012]焊接圆弧用于与连接端面焊接,能够减小焊接时因高温产生的回缩量,防止焊接后出现较大的凹坑而影响产品品质,过渡圆弧用于缓冲连接焊接圆弧,使得焊接时形变的影响只局限在焊接圆弧与连接端面的连接处,进一步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00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焊接圆弧与所述连接端面的垂线相切。
[0014]上述设计进一步保障了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001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焊接圆弧与所述连接端面的垂线斜交。
[0016]上述设计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适用性,使得焊接结束后更难形成凹坑,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强度和密封性能。
[001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壶盖包括上盖、中圈、口圈,所述口圈套于所述外壳口部外并分别与所述中翻边、所述下翻边抵触,所述中圈套于所述外壳口部外并盖住所述口圈,所述中圈上设置有提手,所述上盖与所述中圈连接,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小盖。
[0018]上盖用于打开关闭壶盖。中圈用于提高局部结构强度,同时设置提手,便于携带,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便捷性。口圈用于提高局部结构强度,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小盖用于饮水或者加冰块,小盖的大小能够适配日常饮料用冰块的大小,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便捷性。
[001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小盖内设置有小盖密封圈,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上盖密封圈。
[0020]小盖密封圈、上盖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
[002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上盖保温层,所述小盖内设置有小盖保温层。
[0022]上盖保温层、小盖保温层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性能。
[002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取外壳原材料管,对所述外壳原材料管依次进行割管、水涨、分杯、割头、压肩压底、平口平底、翻边、压翻边、平翻边、冲定位槽,形成依次连接的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并得到外壳,再取内胆原材料管,对所述内胆原材料管依次进行割管、水涨、分杯、割头、整底、缩口、割头、压肩、平口平底、压口,得到内胆;
[0025]S2:将所述内胆放入所述外壳内,对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进行配口,然后将所述中翻边内侧与所述内胆口部焊接,再取真空底,将所述真空底与所述外壳底部焊接,得到半成品壶;
[0026]S3:取口圈,将所述口圈套在所述半成品壶的外壳口部,再取中圈,将所述中圈套在所述半成品壶的外壳口部外并盖住所述口圈,最后取上盖,将所述上盖盖在所述中圈上,完成保温壶的制造。
[0027]步骤S1用于制造外壳、内胆,而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的设计能减小各工序的误差累计,从而减小本专利技术的配口误差,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和局部结构强度。步骤S2用于焊口和焊底,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步骤S3用于装配壶盖,保障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体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便捷性。
[0028]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的制造方法,步骤S1中对所述外壳原材料管的压翻边工序包括:对所述外壳原材料管翻边后,得到半成品的内胆,取模具A,将所述半成品的内胆放入所述模具A的下模中,使所述模具A的凸模抵触所述下翻边,然后将所述模具A的上模下压,开始合模,使所述模具A的哈夫收紧并顶向所述中翻边,所述模具A的活动板下压顶紧所述上翻边,完成压翻边工序。
[0029]通过模具A压翻边,进一步减小了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的尺寸误差,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和局部结构强度。凸模与外壳口部适配,在模具A合模时由内向外配合压翻
边。哈夫收紧、活动板下压,压出所需尺寸的翻边,误差更小,制造效率更高。
[0030]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的制造方法,步骤S1中对所述内胆原材料管压口后,形成依次连接的外倾部、过渡部。
[0031]外倾部用于在外壳和内胆的配口工序中连接中翻边,减小了配口误差,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过渡部起到缓冲和连接外倾部的作用,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0032]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的制造方法,步骤S2中对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的配口工序包括:取模具B,将所述外壳放到所述模具B下模的下定位套上并使所述上翻边抵触适配位置,然后将所述内胆放入所述外壳内并使内胆口部抵触所述模具B下模的弹簧夹组件上的适配位置,再将所述模具B上模的上定位套插入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完成定位,接着所述模具B上模开始向下推动,所述弹簧夹组件撑紧所述内胆口部,所述弹簧夹组件与所述内胆一起下移,使所述外倾部抵触所述中翻边至适配位置,完成配口工序。
[0033]通过模具B配口,进一步减小了外壳和内胆的配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壶,包括壶盖(1)、外壳(2)、内胆(3),所述内胆(3)容纳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内胆(3)口部与所述外壳(2)口部连接并形成真空层(21),所述壶盖(1)盖于所述外壳(2)上并分别与所述外壳(2)、所述内胆(3)抵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口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上翻边(22)、中翻边(23)、下翻边(24),所述中翻边(23)内侧与所述内胆(3)口部连接,所述中翻边(23)外侧与所述壶盖(1)抵触,所述上翻边(22)与所述中翻边(23)相互垂直,所述下翻边(24)与所述壶盖(1)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口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外倾部(31)、过渡部(32),所述外倾部(31)与所述中翻边(23)内侧连接,所述外倾部(31)与所述内胆(3)通过所述过渡部(3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底部设置有连接端面(25)、真空底(26),所述真空底(26)与所述外壳(2)通过所述连接端面(2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底(26)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焊接圆弧(261)、过渡圆弧(262),所述焊接圆弧(261)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端面(2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圆弧(261)与所述连接端面(25)的垂线相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圆弧(261)与所述连接端面(25)的垂线斜交。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1)包括上盖(11)、中圈(12)、口圈(13),所述口圈(13)套于所述外壳(2)口部外并分别与所述中翻边(23)、所述下翻边(24)抵触,所述中圈(12)套于所述外壳(2)口部外并盖住所述口圈(13),所述中圈(12)上设置有提手(121),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中圈(12)连接,所述上盖(11)上设置有小盖(1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盖(111)内设置有小盖密封圈(112),所述上盖(11)内设置有上盖密封圈(113)。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1)内设置有上盖保温层(114),所述小盖(111)内设置有小盖保温层(115)。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外壳原材料管,对所述外壳原材料管依次进行割管、水涨、分杯、割头、压肩压底、平口平底、翻边、压翻边、平翻边、冲定位槽,形成依次连接的上翻边(22)、中翻边(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杨道海崔琴珠王华波杨厚华陈志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