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78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包括:主控器发送净化空气指令,驱动部和高压电源部通电;驱动部驱动风扇式发射电极部转动,高压电源部向发射电极部提供负高压;发射电极部转动使发射电极部与接地电极部之间的距离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在二者之间产生高频脉冲电场;发射电极部在转动的同时将流经其的空气电离出负离子,并将负离子向其一侧不断输送;调节发射电极部的转速,以调节负离子的传输距离。通过该方法能够提高负离子的产生量和传送距离,提高空气净化效果。提高空气净化效果。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负离子技术进行空气净化的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利用负电荷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荷电,并促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团聚,体积和重量增加后沉降到地面,或荷电后的颗粒物吸附到就近的零电位(大地)上,从而去除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
[0003]现有负离子技术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

),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目前市场上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均为静态发射,通过简单的直流负高压施加到释放尖端上,让电子从尖端释放,产生离子风,然后散发到空气中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由于负离子在传输过程中会不断的与空气中的成分进行碰撞,导致电荷迅速衰减消失,因此负离子传输距离较近,并且由于负离子在发射尖端积聚,形成反向电势差,抑制释放尖端电子逸出,导致负离子浓度较低,影响空气净化效果。同时,负离子发生器均为直流负高压输出,无频率控制,在高频高压条件下负离子的产生量不高。
[0004]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通过发射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相对机械运动的方式产生高频脉冲变化的电场,提高负离子的产生量,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包括:主控器发送净化空气指令,驱动部和高压电源部通电;驱动部驱动风扇式发射电极部转动,高压电源部向所述发射电极部提供负高压;所述发射电极部转动使所述发射电极部与接地电极部之间的距离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在二者之间产生高频脉冲电场;所述发射电极部在转动的同时将流经其的空气电离出负离子,并将负离子向其一侧不断输送;调节所述发射电极部的转速,以调节负离子的传输距离。
[000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输出电压,以调节所述发射电极部产生的负离子量和臭氧量。
[000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输出电压至高档,所述发射电极部产生的臭氧量大于负离子量;
调节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输出电压至中档,所述发射电极部产生的负离子量大于臭氧量;调节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输出电压至低档,所述发射电极部只产生负离子。
[000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具有多档可调模式,以对所述发射电极部的转速进行多档调节。
[00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为无极调节模式,以对所述发射电极部的转速进行任意调节。
[00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电极部设置多个,所述主控器控制多个所述发射电极部按需开启。
[00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发射电极部的转动朝向可调节。
[001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发射电极部分别配置所述驱动部和所述高压电源部;或者,多个所述发射电极部共用一套所述驱动部和所述高压电源部。
[00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电极部包括多个扇叶式电极,每个所述电极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电极尖端;所述接地电极部为中空筒结构,所述接地电极部环设于所述发射电极部的外周,所述接地电极部的内周壁沿其周向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尖端;所述第一电极尖端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尖端。
[00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尖端设于所述电极的周向侧边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所公开的负离子发生方法利用发射电极部和接地电极部相对转动过程中所引起的第一电极尖端和第二电极尖端之间距离的不断变化,以在发射电极部和接地电极部之间形成高频脉冲电场,此脉冲电场是由发射电极部和接地电极部之间的相对机械运动产生的,为一种机械脉冲式负离子的产生方法,脉冲电场更易激发电子从电极尖端释放,从而提高负离子的释放量,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0017]利用特殊设计的风扇式发射电极部,实现负离子的动态产生及定向输送,并且能够实现负离子传输距离的可调节,提高空气净化效果,同时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净化需求。
[0018]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流程图;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系统示意图;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发射电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接地电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发射电极部与接地电极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8为图7中A部第一电极部与第二电极部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图7中A部第一电极部与第二电极部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发射电极部与接地电极部之间所形成的脉冲电场示意图;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绝缘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根据实施例的接线端子与导电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00

发射电极部,110

电极,120

第一电极尖端,130

安装孔,140

端盖;200

驱动部,210

电机,211

动力轴,220

导电连杆,230

绝缘轴承,240

电机供给电源,250

绝缘外壳,260

绝缘安装台,261

环状翻边,262

装配孔,263

通风孔;300

高压电源部,310

高压包,320

高压包供给电源,330

接线端子,340

导电轴承;400

主控器;500

接地电极部,510

第二电极尖端,520

接地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器发送净化空气指令,驱动部和高压电源部通电;驱动部驱动风扇式发射电极部转动,高压电源部向所述发射电极部提供负高压;所述发射电极部转动使所述发射电极部与接地电极部之间的距离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在二者之间产生高频脉冲电场;所述发射电极部在转动的同时将流经其的空气电离出负离子,并将负离子向其一侧不断输送;调节所述发射电极部的转速,以调节负离子的传输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输出电压,以调节所述发射电极部产生的负离子量和臭氧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输出电压至高档,所述发射电极部产生的臭氧量大于负离子量;调节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输出电压至中档,所述发射电极部产生的负离子量大于臭氧量;调节所述高压电源部的输出电压至低档,所述发射电极部只产生负离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脉冲式负离子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具有多档可调模式,以对所述发射电极部的转速进行多档调节。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方刚孙铁军邱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