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65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包括矩形框、径向锁紧结构和设置在矩形框内的若干组插芯模块,以及矩形框与锁紧结构的固定方式,所述插芯模块包括插芯壳体和插芯壳体内相互独立的两组接插组件,所述接插组件分别通过轴向和径向的锁紧结构连接到插芯模块的壳体内,所述插芯壳体上至少有一侧设置有贯穿壳体的固定槽,径向锁紧结构的一端依次穿过矩形框的侧壁、固定槽后与接插组件连接,径向锁紧结构将矩形框、插芯壳体和接插组件连接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且为冷压接式连接,性能稳定优良并具备快速拆装的优势,为目前行业内创新产品;方便用户组装、拆卸;目前同样大小的框架可预装本结构插芯提供现有双倍电缆,数量翻倍。量翻倍。量翻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重载矩形连接器参考标准DIN EN 175301

801EN,由于受车体安装位置、电气设计、网络屏蔽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连接器空间有限。目前市场上对于连接器的接触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连接器在设计过程中,整个矩形框架的空间利用率要高,还需要满足连接器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能实现快速的现场更换操作,并且性能还需要得到保障。
[0003]现有专利DE202018101278U1公开了一种矩形连接器结构,该方案记载了在矩形框内设置的矩形接插端,根据该专利公开的方案而采购的专利产品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其结构限定,其中的防拆卸结构使得该专利产品的拆卸需要专业人士及专业工具进行作业,且损坏率相对大,不便于后期维护,且该专利产品只能实现6组的安装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已有标准限定的矩形连接器结构,重新设计其中的接插芯组件结构,使得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扩容,并且通过组合式的结构使得每一个接插组件能快速的拆卸维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包括矩形框和设置在矩形框内的若干组插芯模块,所述插芯模块包括插芯壳体和插芯壳体内相互独立的两组接插组件,所述接插组件分别通过轴向和径向的锁紧结构连接到插芯模块的壳体内,所述插芯壳体上至少有一侧设置有贯穿壳体的固定槽,径向锁紧结构的一端依次穿过矩形框的侧壁、固定槽后与接插组件连接,径向锁紧结构将矩形框、插芯壳体和接插组件连接为一体。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芯模块的壳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两端贯通的腔体,所述接插组件设置在腔体内。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腔体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接插组件的壳体上沿着轴向设置有定位凸键,所述定位凸键与定位槽相互契合用于插组件与插芯模块壳体的轴向定位连接。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插组件壳体上的槽为沿着周向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环槽,所述环槽与插芯模块壳体上的固定槽位置向对应。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径向锁紧结构包括金属的U形支架和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U形支架连接,金属弹片另一端与矩形框接触,U形支架的两个侧边分别卡入到接插组件壳体上的槽内。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径向锁紧结构与接插组件壳体上的槽相互契合用于插组件与
插芯模块壳体的径向固定连接。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芯模块分为公插芯模块和母插芯模块,所述公插芯模块的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母插芯模块的壳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公插芯模块和母插芯模块相互对插过程中导向柱与导向孔相互插合。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插组件包括依次冷压连接的接触件壳体、接插件、屏蔽座、环簧、密封件。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线缆的屏蔽层依次通过环簧、接触件壳体、插芯壳体、U形支架、金属弹片和矩形框电连接为一体,构成整体的屏蔽层。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个接插组件对应连接一个径向锁紧结构,若干个接触组件与矩形框连接成整体的屏蔽层。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所有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外部工具,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进行,每一个操作环节可以体现可视化操作;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部件均可以进行更换,可以实现按客户要求整个模块具备不同的连接结构形式;本专利技术整体插芯可以视为一个部件,与外部连接器件进行混装配套使用,占用空间小,提高集成度。
[0016]对产品的操作便利性,结构稳定性带来提升;不受限于使用空间大小、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的影响;新型限位的结构,规避连接器接触件移动不可靠的风险,达到安装时一步到位,确保接触件进行良好正常的接触,规避因为接触件移位出现接触不良、电流中断等故障。
[0017]本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且为冷压接式连接,性能稳定优良并具备快速拆装的优势,为目前行业内创新产品;方便用户组装、拆卸;目前同样大小的框架可预装本结构插芯提供现有双倍电缆,数量翻倍;本专利技术与框架采用金属固定夹固定;稳定可靠,后续维护轻松便捷。
[0018]本专利技术满足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产品的可靠性;用于全方位满足客户及市场实用性需求。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插芯模块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公插芯壳体示意图;图5是母插芯壳体示意图;图6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接触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其中:1是矩形框,1

1是固定孔,2是插芯壳体,2

1是固定槽,2

2是定位槽,2

3是插孔导向柱,2

4是插针导向孔,3是径向锁紧结构,3

1是金属支架,3

2是金属弹片,4是接插组件,4

1是定位凸键,4

2是环槽,4

3是壳体,4

4是接插件,4

5是屏蔽座,4

6是环簧,4

7是电缆夹,4

8密封件,4

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1]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插芯模块由插芯壳体2和接插组件4组成,如图4和图5所示,当插芯壳体公插芯壳体时,插芯壳体2上设置有插孔导向柱2

3,当为母插芯壳体时,插芯壳体2上设置有插针导向孔2

4,公插芯模块与母插芯模块在接插时,插孔导向柱2

3与插针导向孔2

4相互插合,起到导向定位的功能。
[0023]插芯壳体2上分布有两个对称的腔体,腔体为两端贯通,接插组件4设置在腔体内,接插组件4与插芯壳体2之间采用冷压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首先,在腔体内,沿着腔体的轴向在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2

2,而在接插组件4上的壳体4

3上沿着轴向设置有定位凸键4

1,当接插组件4轴向插入到腔体内时,定位凸键4

1余定位槽2

2相互插合,实现接插组件4在轴向上的定位锁紧限制接插组件在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包括矩形框和设置在矩形框内的若干组插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模块包括插芯壳体和插芯壳体内相互独立的两组接插组件,所述接插组件分别通过轴向和径向的锁紧结构连接到插芯模块的壳体内,所述插芯壳体上至少有一侧设置有贯穿壳体的固定槽,径向锁紧结构的一端依次穿过矩形框的侧壁、固定槽后与接插组件连接,径向锁紧结构将矩形框、插芯壳体和接插组件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模块的壳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两端贯通的腔体,所述接插组件设置在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接插组件的壳体上沿着轴向设置有定位凸键,所述定位凸键与定位槽相互契合用于插组件与插芯模块壳体的轴向定位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组件壳体上的槽为沿着周向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环槽,所述环槽与插芯模块壳体上的固定槽位置向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排布的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锁紧结构包括金属的U形支架和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琪吴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