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芯体、新风装置及新风装置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热交换芯体、新风装置及新风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风装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交通枢纽和教育医疗等民用舒适性场合,然而现有的新风装置应用于北方区域时,因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在双向流新风装置运行时,芯体回风侧通道为暖风,新风侧为冷风,长久运行期间,暖风侧逐步形成凝露,继而结冰,冰层堆积,最终导致风道堵塞,芯体换热失效;而应用于空气中灰尘较大、环境恶劣的地域时,芯体换热通道结尘,同样导致风道堵塞的问题。因此,热交换芯体因结冰或结尘而堵塞风道造成换热失效的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芯体、新风装置及新风装置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交换芯体因结冰或结尘堵塞风道而造成换热失效的问题。
[0004]一种热交换芯体,包括:
[0005]可伸缩框架;
[0006]换热膜,所述换热膜设置于所述可伸缩框架上;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框架(1);换热膜(10),所述换热膜(10)设置于所述可伸缩框架(1)上;所述可伸缩框架(1)能够在所述换热膜(10)的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伸缩形变,且所述换热膜(10)随所述可伸缩框架(1)的形变同时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框架(1)包括多个边框(2),每一所述边框(2)构成部分的所述可伸缩框架(1),且所述边框(2)的长度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边框(2)连接,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边框(2)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基座(3)和径向伸缩机构(4),所述基座(3)位于所述可伸缩框架(1)的中部,所述径向伸缩机构(4)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基座(3)上,所述径向伸缩机构(4)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边框(2)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包括伸缩套管结构;或,所述边框(2)由柔性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框架(1)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可伸缩框架(1)并列设置,所述换热膜(10)与所述可伸缩框架(1)一一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换热膜(10)之间形成换热风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框架(1)上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换热风道相连通的风口(11),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可伸缩框架(1)的风口(11)朝向错开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可伸缩框架(1)之间连接有轴向伸缩机构(5),所述轴向伸缩机构(5)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可伸缩框架(1)之间的间距。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伸缩机构(5)包括伸缩座和伸缩杆,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可伸缩框架(1)中,所述伸缩座设置于一个所述可伸缩框架(1)上,所述伸缩杆设置于另一所述可伸缩框架(1)上。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还包括转动机构(6),所述转动机构(6)与所有所述可伸缩框架(1)驱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机构(6)用于带动所有所述可伸缩框架(1)进行转动。1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芯体。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内形成有排风风道(71),所述热交换芯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7)内,且所述热交换芯体能够调节与所述排风风道(71)连通的部分。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边沿密封件(8),所述边沿密封件(8)设置于所述壳体(7)的内表面上,且所述边沿密封件(8)能够与所述热交换芯体密封配合。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端部密封件,所述端部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7)的内表面上,且所述端部密封件能够与所述热交换芯体的端部密封配合,且所述端部密封件能够随所述热交换芯体同时形变。
15.一种新风装置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新风装置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判断热交换芯体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其中,所述预设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预设冰堵条件、预设尘堵条件;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朋,迟亚玲,杨置路,王康,阮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