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461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检测床以及位于检测床下方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检测床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检测床包括床体,以及位于床体一侧的头部承载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检测床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纵向调节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检测床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横向调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驱动检测床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小范围内的移动,从而能够对特定部位进行更加精确的检查,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度,通过设置头顶限位组件对患者头顶部位进行限位,使患者躺下后的头部无法再往上移动,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对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夹持固定。行夹持固定。行夹持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头部固定装置,在将患者头部固定后无法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导致医护人员无法更加精确的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扫描。
[0004]于是我们提出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具备调节机构驱动检测床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小范围内的移动,从而能够对特定部位进行更加精确检查的优点,解决了将患者头部固定后无法进行小范围的调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检测床,以及位于检测床下方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检测床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检测床包括床体,以及位于床体一侧的头部承载座。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检测床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纵向调节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检测床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横向调节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纵向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且对称分布于防护壳内的两个第一立板,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设置有纵向限位杆,所述纵向限位杆两端均穿设于第一立板,且与第一立板滑动连接,所述纵向限位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防护壳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立板,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和两个所述第一立板围合成矩形空间,且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表面一体化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横向限位杆,两个所述横向限位杆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二立板,且滑动连接于第二立板,所述定位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床体下表面开设有与滑动块滑动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横向限位杆垂直分布,所述滑动块表面开设有于滑条滑动适配的条形滑动槽,所述纵向限位杆表面一侧垂直固定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延伸至防护壳外侧,且防护壳表面开设有供联动杆滑动的条形槽,所述滑条和条形滑动槽均为倾斜状。
[0009]优选的,所述横向调节组件包括开设于联动杆表面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表面铰接有摆杆,所述床体远离头部承载座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延伸至床体外侧,且末端与摆杆铰接,所述防护壳表面开设有供摆杆和推杆滑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0010]优选的,所述头部承载座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对头顶部位进行限位的头顶限位组件,以及对头部两侧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
[0011]优选的,所述头部承载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头顶限位组件包括若干个伸缩插接于头部承载座上表面的挡板,所述挡板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挡板位于头部承载座空腔内一侧通过可复位伸缩杆固定于头部承载座内壁。
[0012]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挡板的齿条,所述头部承载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套接有与齿条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转轴另一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头部承载座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表面套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且第二螺纹杆两端的螺纹线走向相反,所述第二螺纹杆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上表面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头部承载座外侧,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位于挡板相对的两侧。
[0013]优选的,所述转轴包括从动轴和主动轴,所述第一齿轮套接于从动轴远离主动轴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套接于主动轴远离从动轴一端,所述从动轴和主动轴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从动轴远离第一齿轮一端伸缩插接的收缩杆,所述收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表面啮合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固定连接于主动轴,所述收缩杆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延伸至头部承载座外侧,且头部承载座表面开设有供手柄滑动的滑槽,所述从动轴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收缩杆另一端固定于从动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驱动检测床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小范围内的移动,从而能够对特定部位进行更加精确的检查,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度;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纵向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检测床沿着Y轴方向移动,通过设置横向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检测床沿着X轴方向移动;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头顶限位组件对患者头顶部位进行限位,使患者躺下后的头部无法再往上移动,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对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头顶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检测床;11、床体;12、头部承载座;2、防护壳;3、调节机构;31、纵向调节组件;311、第一立板;312、纵向限位杆;313、滑条;314、第二立板;315、定位板;316、横向限位杆;317、滑动块;318、条形滑动槽;319、联动杆;32、横向调节组件;321、条形凹槽;322、第一螺纹杆;323、第一螺纹套;324、摆杆;325、推杆;4、固定机构;41、头顶限位组件;411、挡板;
412、可复位伸缩杆;42、夹持组件;421、齿条;422、转轴;4221、从动轴;4222、主动轴;423、第一齿轮;424、第二螺纹杆;425、第一锥齿轮;426、第二锥齿轮;427、第二螺纹套;428、连接杆;429、夹持板;51、收缩杆;52、第二齿轮;53、内齿圈;54、推动块;5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

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检测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床(1),以及位于检测床(1)下方的防护壳(2),所述防护壳(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检测床(1)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调节机构(3),所述检测床(1)包括床体(11),以及位于床体(11)一侧的头部承载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用于驱动检测床(1)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纵向调节组件(31),以及用于驱动检测床(1)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横向调节组件(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组件(31)包括固定连接且对称分布于防护壳(2)内的两个第一立板(311),两个所述第一立板(311)之间设置有纵向限位杆(312),所述纵向限位杆(312)两端均穿设于第一立板(311),且与第一立板(311)滑动连接,所述纵向限位杆(31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313),所述防护壳(2)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立板(314),两个所述第二立板(314)和两个所述第一立板(311)围合成矩形空间,且两个所述第二立板(314)之间设置有定位板(315),所述定位板(315)表面一体化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横向限位杆(316),两个所述横向限位杆(316)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二立板(314),且滑动连接于第二立板(314),所述定位板(31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块(317),所述床体(11)下表面开设有与滑动块(317)滑动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横向限位杆(316)垂直分布,所述滑动块(317)表面开设有于滑条(313)滑动适配的条形滑动槽(318),所述纵向限位杆(312)表面一侧垂直固定有联动杆(319),所述联动杆(319)延伸至防护壳(2)外侧,且防护壳(2)表面开设有供联动杆(319)滑动的条形槽,所述滑条(313)和条形滑动槽(318)均为倾斜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组件(32)包括开设于联动杆(319)表面的条形凹槽(321),所述条形凹槽(32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22),所述第一螺纹杆(322)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323),所述第一螺纹套(323)表面铰接有摆杆(324),所述床体(11)远离头部承载座(12)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325),所述推杆(325)延伸至床体(11)外侧,且末端与摆杆(324)铰接,所述防护壳(2)表面开设有供摆杆(324)和推杆(325)滑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芳刘海燕孙海涛吕彦萍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