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51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服务业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设备和人员的统计,分别统计设备数量和人员数量;分别统计每项设备的日常活动人员,日常活动人员表示该设备能够对人员的碳排放产生影响时的人员数量;对每项设备对人员产生的影响系数进行计算;计算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计算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将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量影响值、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日碳排放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服务业进行精准的碳排放核算,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对于服务业的碳排放核算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务业的碳排放核算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务业的碳排放核算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
,尤其涉及一种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服务业是指电子信息时代的产业总称。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指从事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碳排放即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这样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现有的技术中,在对服务业进行碳排放核算时,其核算方法较为单一,很难精准的对整个行业进行碳排放的核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能够对服务业进行精准的碳排放核算,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对于服务业的碳排放核算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所述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A,对服务业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设备和人员的统计,分别统计设备数量和人员数量;
[0006]步骤B,分别统计每项设备的日常活动人员,所述日常活动人员表示该设备能够对人员的碳排放产生影响时的人员数量;
[0007]步骤C,对每项设备对人员产生的影响系数进行计算;
[0008]步骤D,计算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
[0009]步骤E,计算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
[0010]步骤F,将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量影响值、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日碳排放量。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步骤A1,所述步骤A1包括:
[0012]对所述设备的类型进行分类,分别分类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第二影响等级设备以及第三影响等级设备;
[0013]其中,所述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一系数阈值;
[0014]所述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二系数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系数阈值;
[0015]所述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且所述第一系数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步骤A2,所述步骤A2包括:
[0017]统计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所述日常活跃人员数为当月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
员数的平均值,日常活跃人员表示为活跃时间在第一时间范围内的人员;
[0018]将日常活跃人员分为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第二活跃等级人员以及第三活跃等级人员;
[0019]其中,所述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阈值;
[0020]所述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
[0021]所述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00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包括步骤B1,所述步骤B1包括:
[0023]分别对不同等级设备的不同等级活跃人员数量进行统计;
[0024]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1r1、Sb1r2以及Sb1r3,其中,Sb1r1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1r2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1r3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
[0025]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2r1、Sb2r2以及Sb2r3,其中,Sb2r1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2r2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2r3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
[0026]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3r1、Sb3r2以及Sb3r3,其中,Sb3r1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3r2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3r3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
[00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包括步骤C1,所述步骤C1包括:
[0028]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分别标记为Sb1r1k1、Sb1r2k2以及Sb1r3k3,其中,Sb1r1k1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1r2k2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1r3k3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
[0029]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分别标记为Sb2r1k1、Sb2r2k2以及Sb2r3k3,其中,Sb2r1k1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2r2k2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2r3k3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
[0030]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分别标记为Sb3r1k1、Sb3r2k2以及Sb3r3k3,其中,Sb3r1k1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3r2k2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3r3k3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
[003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包括步骤D1,所述步骤D1包括:
[0032]统计每项设备的运行功率和日运行时间,将每项设备的运行功率和日运行时间代入设备碳排放公式中计算得到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
[0033]将所述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1,将所述第二影响等级设备的
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2,将所述第三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3。
[0034]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碳排放公式配置为:Tpy=a1
×
Ws
×
Ss;其中,Tpy为设备日碳排放量,Ws为设备的运行功率,Ss为设备的日运行时间,a1为设备碳排放转换系数。
[003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还包括步骤E1,所述步骤E1包括:
[0036]从行业数据库中获取该行业的月人员碳排放总量,将所述月人员碳排放总量除以月人员总数和一个月的天数,得到每个人员的人员日均排放量;
[0037]将人员日均排放量乘以日常活跃人员数,得到日人员碳排放总量。
[003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包括步骤F1,所述步骤F1包括:
[0039]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一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一影响值;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二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二影响值;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对服务业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设备和人员的统计,分别统计设备数量和人员数量;步骤B,分别统计每项设备的日常活动人员,所述日常活动人员表示该设备能够对人员的碳排放产生影响时的人员数量;步骤C,对每项设备对人员产生的影响系数进行计算;步骤D,计算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步骤E,计算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步骤F,将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量影响值、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日碳排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步骤A1,所述步骤A1包括:对所述设备的类型进行分类,分别分类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第二影响等级设备以及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一系数阈值;所述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二系数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系数阈值;所述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且所述第一系数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步骤A2,所述步骤A2包括:统计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所述日常活跃人员数为当月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的平均值,日常活跃人员表示为活跃时间在第一时间范围内的人员;将日常活跃人员分为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第二活跃等级人员以及第三活跃等级人员;其中,所述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步骤B1,所述步骤B1包括:分别对不同等级设备的不同等级活跃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1r1、Sb1r2以及Sb1r3,其中,Sb1r1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1r2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1r3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2r1、Sb2r2以及Sb2r3,其中,Sb2r1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2r2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2r3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
员的人数;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3r1、Sb3r2以及Sb3r3,其中,Sb3r1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3r2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3r3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业碳排放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步骤C1,所述步骤C1包括: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分别标记为Sb1r1k1、Sb1r2k2以及Sb1r3k3,其中,Sb1r1k1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1r2k2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1r3k3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活跃等级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渌刘念邓资银
申请(专利权)人: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