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平顶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199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属于制药技术领域。该反应釜包括反应筒体和行星轮搅拌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反应筒体内壁上的行星齿圈、设在行星齿圈内并与行星齿圈相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以及与多个行星齿轮均啮合的太阳齿轮;第一旋转轴沿纵向由反应筒体顶壁穿入反应筒体内,太阳齿轮键连接在第一旋转轴上;多个第二旋转轴沿纵向设在反应筒体内,各第二旋转轴与各行星齿轮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均沿第一旋转轴杆长方向设在位于反应筒体内的第一搅拌叶片上;多个第二搅拌叶片均沿第二旋转轴杆长方向等间距设置;驱动电机与第一旋转轴顶端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物料混匀程度的同时提高了反应效率。应效率。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药品生产过程中原料药的中间体或者产品都是通过将一定比例的反应原料加入到反应釜内,在一次能够温度、时间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制备得到的。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虽然能够完成药物产品或中间体的制备,然而由于其反应釜内搅拌装置仅有一个,送入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充分混匀所需要的反应时间长,而长时间的搅拌混匀不仅降低了反应速率,同时也增加了能源消耗,因此设计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包括:
[0006]反应筒体,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板;
[0007]行星轮搅拌装置,设在反应筒体内,用于对送入反应筒体的反应物进行搅拌,包括:
[0008]行星齿圈,顶部和周壁固定在反应筒体内壁上,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筒体(1),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板;行星轮搅拌装置,设在反应筒体(1)内,用于对送入反应筒体(1)的反应物进行搅拌,包括:行星齿圈(2),顶部和周壁固定在反应筒体(1)内壁上,底部通过设在行星齿圈(2)下方的至少两个支撑板进行支撑;多个行星齿轮(4),设在行星齿圈(2)内,并与行星齿圈(2)相啮合;太阳齿轮(5),与多个行星齿轮(4)均啮合;第一旋转轴(6),沿纵向由反应筒体(1)顶壁穿入反应筒体(1)内,所述太阳齿轮(5)键连接在第一旋转轴(6)上;多个第二旋转轴(3),均沿纵向设在反应筒体(1)内,各第二旋转轴(3)与各行星齿轮(4)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多个第一搅拌叶片(7),均沿第一旋转轴(6)杆长方向设在位于反应筒体(1)内的第一搅拌叶片(7)上;多个第二搅拌叶片(8),均沿第二旋转轴(3)杆长方向等间距设置;驱动电机(9),与第一旋转轴(6)顶端轴连接,且驱动电机(9)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搅拌叶片(7)的叶片长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所述多个第二搅拌叶片(8)叶片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搅拌叶片(8)设在相邻两个第一搅拌叶片(7)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7)和多个第二搅拌叶片(8)均为弧形叶片,所述多个第一搅拌叶片(7)的凹面均向上,所述多个第二搅拌叶片(8)的凹面均向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生产用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气装置(10),所述供气装置(10)包括:抽气泵(10

1),设在反应筒体(1)外,且进气口与大气连通,出气口上连通第一输气管(10

2);加热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杨振华毛东东代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