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11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包括厢车,所述厢车上设置有电源、显示器和检测仪,所述检测仪设置多个,且连接所述显示器,所述厢车还设置有水槽、水阀和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上还设置有取样瓶,所述取样瓶设置多个,且与所述取样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取样装置包括浮圈和台板,所述浮圈充气后能够在水面漂浮,所述浮圈周向设置多个固定座,且浮圈通过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台板,所述台板位于浮圈中心且高于水面设置,所述固定座在浮圈的外侧设置喷气口,且喷气口的喷气方向为远离台板的方向。通过气动控制浮圈和台板的组合在水面上进行移动,到达合适取样点后,放下气动控制的取样瓶进行取样,能够完成较大范围的取样工作,且取样数量可观。取样数量可观。取样数量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0003]因此需要定期的对河流、湖泊或者其他饮用水源等进行水质检测以便进行分析,现有的检测方式大部分为取样后将样品带入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十分不方便,随着科技进步,已经有将检测仪集成到厢车上进行检测的方式,能够在取样后进行检测面试分方便,但是现有的水质检测车取样方式还比较传统,人力取样无法在较宽的河流中部进行取样,通过无人机进行取样的方式,不稳定且取样数量比较少,又需要随时充电,因此需要新的取样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水质监控车取样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创新性的提出通过气动浮圈进行取样的方式,能够将取样点扩大到较远距离,完成取样过程。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包括厢车,所述厢车上设置有电源、显示器和检测仪,所述检测仪设置多个,且连接所述显示器,所述厢车还设置有水槽、水阀和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上还设置有取样瓶,所述取样瓶设置多个,且与所述取样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取样装置包括浮圈和台板,所述浮圈充气后能够在水面漂浮,所述浮圈周向设置多个固定座,且浮圈通过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台板,所述台板位于浮圈中心且高于水面设置,所述固定座在浮圈的外侧设置喷气口,且喷气口的喷气方向为远离台板的方向。
[0007]作为优选,所述台板上设置有总管,所述总管进气口连接气源,所述总管出气口设置电磁阀后连接气管,且气管远离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气口,即单个所述电磁阀能控制单个喷气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台板上设置有网板,所述网板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台板的下表面,能够向下转动开启,所述网板另一端通过磁铁固定连接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贯穿孔,所述贯穿孔通过气管连接电磁阀后连接总管,即电磁阀能够控制开启所述网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取样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一端设置瓶塞,所述瓶体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上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瓶体在移动板位置设置有取水口,
常态下所述移动板位于取水口的上方,所述控制座的一端分别连接瓶体进气管和瓶体出气管,所述瓶体进气管通过的电磁阀连接总管,所述瓶体出气管连接台板上的出气口,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板移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座包括移动槽和回气槽,所述移动槽联通所述瓶体进气管,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移动塞,所述移动塞在远离瓶体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移动槽在靠近瓶体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气孔和泄气孔联通所述回气槽,所述回气槽联通所述瓶体出气管,瓶体进气管的气压大于弹簧弹力时,会带动所述移动塞移动,直到达到气孔位置,当停止进气后,在泄气孔和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塞会复位,进而带动所述移动板移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分四个方向设置,且方向的夹角为直角,单个方向设置两个固定座。
[0012]作为优选,所述总管设置电磁阀后通过气管联通所述浮圈,用于充气。
[0013]作为优选,所述台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控制所有电磁阀,且所述控制器设置无线通讯模块,能够远程遥控单个电磁阀开合。
[0014]作为优选,所述气源为空压机,所述空压机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总管,且所述空压机设置在厢车上。
[0015]作为优选,所述检测仪包括水硬度检测仪、硫酸盐检测仪、氟化物检测仪、硝酸盐检测仪、砷测定仪和镉测定仪。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气动控制浮圈和台板的组合在水面上进行移动,到达合适取样点后,放下气动控制的取样瓶进行取样,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控制深度,因此能够完成较大范围的取样工作,并且不同于现有的无人机取样方式,本方式取样数量可观,方便后续进行水质检测。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厢车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取样装置及取样瓶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取样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取样瓶不同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取样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0025]1、厢车;2、显示器;3、检测仪;4、取样装置;41、浮圈;42、固定座;43、气管;44、喷气口;45、电磁阀;46、总管;47、控制器;48、台板;49、出气口;410、固定板;411、网板;5、取样瓶;51、瓶体;52、瓶塞;53、控制座;531、移动槽;532、弹簧;533、移动塞;534、连接杆;535、气孔;536、泄气孔;537、回气槽;54、移动板;55、瓶体出气管;56、瓶体进气管;57、取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5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包括厢车1,所述厢车1上设置有电源、显示器2和检测仪3,所述检测仪3设置多个,且连接所述显示器2,所述检测仪3包括水硬度检测仪、硫酸盐检测仪、氟化物检测仪、硝酸盐检测仪、砷测定仪和镉测定仪,能够保证完成常规水质检测的所有项目,并且通过显示器2观察,实时记录。
[0029]所述厢车1还设置有水槽、水阀和取样装置4,所述取样装置4上还设置有取样瓶5,所述取样瓶5设置多个,且与所述取样装置4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所述取样装置4包括浮圈41和台板48,所述浮圈41充气后能够在水面漂浮,所述浮圈41周向设置多个固定座42,且浮圈41通过所述固定座42连接所述台板48,所述台板48位于浮圈41中心且高于水面设置,所述固定座42在浮圈41的外侧设置喷气口44,且喷气口44的喷气方向为远离台板48的方向,所述固定座42分四个方向设置,且方向的夹角为直角,单个方向设置两个固定座42。能够保证浮圈41和台板48的组合在有进气之后通过喷气口44的作用在四个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包括厢车(1),所述厢车(1)上设置有电源、显示器(2)和检测仪(3),所述检测仪(3)设置多个,且连接所述显示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厢车(1)还设置有水槽、水阀和取样装置(4),所述取样装置(4)上还设置有取样瓶(5),所述取样瓶(5)设置多个,且与所述取样装置(4)可拆卸连接,所述取样装置(4)包括浮圈(41)和台板(48),所述浮圈(41)充气后能够在水面漂浮,所述浮圈(41)周向设置多个固定座(42),且浮圈(41)通过所述固定座(42)连接所述台板(48),所述台板(48)位于浮圈(41)中心且高于浮圈最低平面设置,所述固定座(42)在浮圈(41)的外侧设置喷气口(44),且喷气口(44)的喷气方向为远离台板(48)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48)上设置有总管(46),所述总管(46)进气口连接气源,所述总管(46)出气口设置电磁阀(45)后连接气管(43),且气管(43)远离电磁阀(45)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气口(44),即单个所述电磁阀(45)能控制单个喷气口(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48)上设置有网板(411),所述网板(411)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台板(48)的下表面,能够向下转动开启,所述网板(411)另一端通过磁铁固定连接固定板(410),且所述固定板(410)上设置贯穿孔,所述贯穿孔通过气管(43)连接电磁阀(45)后连接总管(46),即电磁阀(45)能够控制开启所述网板(4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监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瓶(5)包括瓶体(51),所述瓶体(51)的一端设置瓶塞(52),所述瓶体(51)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座(53),所述控制座(53)上设置有能够移动的移动板(54),所述瓶体(51)在移动板(54)位置设置有取水口(57),常态下所述移动板(54)位于取水口(57)的上方,所述控制座(53)的一端分别连接瓶体进气管(56)和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华安仇志强杨猛陈晓晓潘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汇氏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