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模组和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409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模组和输送系统,所述控制模组控制瓣膜夹合器的植入,所述瓣膜夹合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夹臂,所述控制模组包括:第一壳体;控制管,所述控制管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控制管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的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穿孔;至少两个第一牵拉组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牵拉组件分别插接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孔内且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夹臂一一对应配合连接;所述控制管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一壳体轴向移动,以牵拉所有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一牵拉组件在所述第一穿孔内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一穿孔的轴向移动,以牵拉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夹臂。拉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夹臂。拉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夹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模组和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模组和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二尖瓣反流(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瓣膜介入治疗技术获得突破性的发展,MR的介入器械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器械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
[0003]相关技术中,依据外科手术瓣膜缘对缘缝合技术原理而研发的瓣膜钳夹器械因为安全性高、技术原理简单、可行性大目前较受肯定,但该器械在手术时需经下腔静脉、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最后到达左心室,路入途径又长又多处弯曲,故手术操作非常复杂,医师需要反复地细调输送系统弯度、方向、水平位置、垂直深度,到达理想位置后,还要反复调节瓣膜钳夹器的张开或夹紧程度,才能夹住瓣膜,因此花费的手术时间较长。为了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必要提供一种通过简单操作可以实现复杂控制的控制模组及其输送系统,方便医师在近端简单控制,即可实现远端器械的精细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控制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控制瓣膜夹合器的植入,所述瓣膜夹合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夹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控制管,所述控制管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控制管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的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穿孔;至少两个第一牵拉组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牵拉组件分别插接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孔内且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夹臂一一对应配合连接;所述控制管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一壳体轴向移动,以牵拉所有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一牵拉组件在所述第一穿孔内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一穿孔的轴向移动,以牵拉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夹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控制管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部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控制管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控制管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一螺纹部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轴向限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拉组件包括:第一牵拉件和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牵拉件穿设在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第一控制件插接在所述第一穿孔内且和所述第一牵拉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件在所述第一穿孔内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一穿孔的轴向移动,以牵拉所述第一牵拉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还包括:第二牵拉组件,所述第二牵拉组件包括:第二牵拉件、第二控制件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第三管体内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牵拉件穿设所述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控制件插接在所述第二穿孔内且和所述第二牵拉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件在所述第二穿孔内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二穿孔的轴向移动,以牵拉所述第二牵拉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和所述第二控制件周向的部分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易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