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凹模、成型模具、玻璃成型系统及玻璃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凹模、成型模具、玻璃成型系统及玻璃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汽车用钢化玻璃的生产方法是水平钢化法,压制凹模向上运动将玻璃板托起并一起向上运动,与处在水平传输辊道上方的压制凸模相互挤压,完成玻璃板最终形状的压制。对于深弯玻璃来说,由于压制凹模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玻璃板的四个角部先与压制凹模贴合,而当玻璃板的尺寸、拱高都较大时,如深弯玻璃,因为此时玻璃板的温度一般在650℃~700℃处于软化状态,其中央区域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下垂,就会造成玻璃板中央区域不能及时脱离水平传输辊道,使得玻璃板与水平传输辊道接触时间过长,当接触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后,玻璃板上就会产生辊道痕迹,造成光学变形,影响玻璃板的光学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少痕迹产生的凹模、成型模具、玻璃成型系统及玻璃成型方法。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至少两个分体,所述分体上设有用于与待成型物料接触的贴合面,不同所述分体依次排布,相邻的两个分体可相对转动,使所述主体具有可相互切换的抬升物料状态及物料成型状态,当所述主体处于所述物料成型状态时,所有的所述分体的贴合面配合形成内凹成型面,位于所述内凹成型面的底部的所述分体为承托部,当所述主体由所述抬升物料状态切换至所述物料成型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分体转动,当所述主体处于所述抬升物料状态时,所述主体用于顶起待成型物料,所有的所述分体的贴合面中最高点与所述承托部之间的高度差小于所述内凹成型面中最高点与所述承托部之间的高度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为三个,三个所述分体分别为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及第三分体,所述第二分体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分体及所述第三分体设于所述第二分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分体及所述第三分体可相对所述第二分体转动,当所述主体处于所述物料成型状态时,所述第一分体、所述第三分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分体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分体、所述第二分体及所述第三分体的贴合面配合形成所述内凹成型面,所述第二分体为所述承托部,当所述主体由所述抬升物料状态切换至所述物料成型状态时,所述第一分体、所述第三分体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当所述主体处于所述抬升物料状态时,所述第一分体和/或所述第三分体的贴合面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分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内凹成型面中最高点与所述第二分体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体处于所述抬升物料状态时,所述第二分体的贴合面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分体和/或所述第三分体的贴合面上的最高点平齐;或所述第二分体的贴合面的最高点高于所述第一分体和/或所述第三分体的贴合面上的最高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体、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分体、所述第二分体及所述第三分体均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分体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第一分体、所述第三分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分体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分体相对所述第二分体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分体相对所述第二分体的转动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之间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分体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分体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分体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用于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碧珠,何江星,何必贵,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