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智能管控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99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为实验室智能管控锁,包括锁体,锁体的底部开设有内腔和活动槽,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盒,橡胶盒的底部开设有存储钥匙的存储槽,内腔的底部铰接安装有旋转盖,旋转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插孔,内腔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凹槽,凹槽的顶部开设有与插孔相连通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腔、橡胶盒、旋转盖、固定块、插槽、插柱、L形拉杆、梯形柱、竖直槽和矩形槽之间的配合,确保内腔和活动槽的出口处均位于锁体的底部,能防止被人发现,让钥匙能安全的存储在智能管控锁中并供人及时使用,并且在智能管控锁断电的情况下,实验人员也能及时的进入实验中工作。实验人员也能及时的进入实验中工作。实验人员也能及时的进入实验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智能管控锁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锁
,具体为实验室智能管控锁。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管控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管控锁是实验室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管控锁智能体现的标志是能否手机联动和操作,在的智能管控锁不同于以往的“先开启再扫描”的方式,扫描方式非常简单,将手指放在扫描处的上方由上至下的扫描就可以,无需将手指按在扫描处,扫描的方式更减少指纹残留,大大降低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安全独享。
[0003]现有技术中,实验室门禁一般采用智能管控锁,导致实验人员无需携带钥匙便可开启实验室门,由于智能管控锁是需要电力提供能源才能运行,而智能管控锁断电时,会导致实验人员短时间无法进入实验中工作,并且钥匙一般也无法安全的存储在智能管控锁中供人及时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实验室智能管控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实验室智能管控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实验室智能管控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的底部开设有内腔和活动槽,所述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盒,所述橡胶盒的底部开设有存储钥匙的存储槽,所述内腔的底部铰接安装有旋转盖,所述旋转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内腔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开设有与插孔相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安装有插柱,且所述插柱的底端延伸至插孔内,所述插柱的底端开设有竖直槽,所述竖直槽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梯形柱,所述梯形柱上设有用于固定梯形柱的弹性件,所述活动槽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卡接安装有L形拉杆,且所述L形拉杆的一端与梯形柱呈倾斜结构的一侧相抵触。
[0007]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内腔、橡胶盒、旋转盖、固定块、插槽和插柱,确保钥匙能存储在橡胶盒内的存储槽中,由于橡胶盒具有一定弹性,能保证钥匙在存储槽内被固定住,同时,内腔的底部通过旋转盖密封住,并且将插柱固定在固定块上的插孔和插槽中,确保旋转盖的结构稳定,而且在无辅助工具的作用下陌生人也取不出钥匙,也保证了钥匙的安全;当智能管控锁内部电池无电时,通过设置的L形拉杆和梯形柱,可用手指上顶梯形柱在活动槽中上移,并将L形拉杆的一端从固定槽内挤出,随后,人员将L形拉杆的一端放入插柱内的竖直槽中,并使L形拉杆的一端插入矩形槽中并下拉,可将插柱从插孔和插槽中取出,人员也能打开旋转盖,再将橡胶盒中的钥匙取出进行使用打开智能管控锁,由于内腔和活动槽的出口处均位于锁体的底部,能防止被人发现,在上述操作中,钥匙能安全的存储在智能管控锁中并供人及时使用,实验人员能及时的进入实验中工作。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梯形柱的顶端上,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槽的顶部。
[0009]进一步的,确保弹簧能将梯形柱固定在活动槽中,当人员推动梯形柱在活动槽内上移后,弹簧会受到梯形柱的挤压,随后,弹簧便会反弹伸长,让梯形柱下移到原始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梯形柱的底端与锁体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L形拉杆的一端与锁体的一侧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1]进一步的,确保外人触摸到锁体上,无任何不适的触觉,可减少外人的专注。
[0012]优选的,所述插柱的底端、锁体的底部、旋转盖的底部和固定块的底部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插柱与插孔的直径相等,所述插柱与插孔插接配合。
[0013]进一步的,通过这样的设置,确保外人触摸到插柱时,也不会引起不适的触觉,避免被关注,同时,插柱稳定的固定在插孔内,确保旋转盖的结构稳定。
[0014]优选的,所述L形拉杆与竖直槽活动连接,所述L形拉杆的一端与矩形槽插接配合。
[0015]进一步的,确保L形拉杆的一端能插入竖直槽中,随后,向矩形槽方向移动,让L形拉杆的一端再插入矩形槽中,然后,下拉便可将插柱从插孔和插槽中取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实验室智能管控锁,通过设置的内腔、橡胶盒、旋转盖、固定块、插槽和插柱,确保钥匙能存储在橡胶盒内的存储槽中,橡胶盒具有一定弹性,能保证钥匙在存储槽内被固定住,同时,内腔的底部通过旋转盖密封住,并且将插柱固定在固定块上的插孔和插槽中,确保旋转盖的结构稳定,而且在无辅助工具的作用下陌生人也取不出钥匙,保证了钥匙的安全。
[0018]2.该实验室智能管控锁,通过设置的L形拉杆、梯形柱、竖直槽和矩形槽,在智能管控锁内部电池断电后,可用手指上顶梯形柱在活动槽中上移,并将L形拉杆的一端从固定槽内挤出,随后,人员将L形拉杆固定在竖直槽和矩形槽中并下拉,可将让L形拉杆带动插柱从插孔和插槽中取出,人员便能打开旋转盖,再将人员手指扣入内腔中,把橡胶盒中的钥匙取出进行使用打开智能管控锁,由于内腔和活动槽的出口处均位于锁体的底部,能防止被人发现,在上述操作中,钥匙能安全的存储在智能管控锁中并供人及时使用,在智能管控锁断电的情况下,实验人员也能及时的进入实验中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锁体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3为本技术中锁体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仰视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锁体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4]图6为本技术中锁体剖切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中橡胶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中局部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锁体;11、内腔;12、活动槽;13、凹槽;14、插槽;15、固定槽;2、橡胶盒;21、存储槽;3、旋转盖;4、固定块;41、插孔;5、插柱;51、竖直槽;52、矩形槽;6、梯形柱;7、弹簧;
8、L形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室智能管控锁,包括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底部开设有内腔(11)和活动槽(12),所述内腔(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盒(2),所述橡胶盒(2)的底部开设有存储钥匙的存储槽(21),所述内腔(11)的底部铰接安装有旋转盖(3),所述旋转盖(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上开设有插孔(41),所述内腔(11)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4)相适配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顶部开设有与插孔(41)相连通的插槽(14);所述插槽(14)内插接安装有插柱(5),且所述插柱(5)的底端延伸至插孔(41)内,所述插柱(5)的底端开设有竖直槽(51),所述竖直槽(51)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52),所述活动槽(12)内滑动安装有梯形柱(6),所述梯形柱(6)上设有用于固定梯形柱(6)的弹性件,所述活动槽(12)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5),所述固定槽(15)内卡接安装有L形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逸
申请(专利权)人:达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