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80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3
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所述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其包括拉索索体,上端不锈钢管,内衬管,以及下端不锈钢管。所述内衬管包括焊接在上端不锈钢管的内侧的固定部,以及插设入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内侧壁的嵌套部。所述嵌套部的厚度由所述上端不锈钢管朝所述下端不锈钢管的方向逐渐变小,从而便于将所述嵌套部插入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在所述上端、下端不锈钢管之间设置所述内衬管,然后焊接两半的上、下不锈钢管,以及两个上、下端不锈钢管之间的环缝,从而实现了上、下端不锈钢管的焊接,同时也将该上、下端不锈钢管套设在所述拉索索体上,从而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增加施工便利性。并增加施工便利性。并增加施工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


[0001]本技术涉及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和建筑结构的拉索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

技术介绍

[0002]拉索是类似于桥梁等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件,拉索索体主要由高强度钢丝以及缠绕在该高强度钢丝外侧的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缠包带组成。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缠包带作为拉索索体的防腐密闭层具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但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其强度较低,容易被割伤,因此通常会在靠近桥面部分采用一段不锈钢管对其进行保护。另外,若拉索索体的外侧采用了耐高温防护结构,也需要采用一段不锈钢管对其进行密封防护,确保耐高温防护结构的防水密封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分段的不锈钢管通常都是通过焊接连接,其制成工艺是通过人工或工装进行调整定位后再进行焊接。但是由于人工操作或工装安装操作的不确定性,两段钢管的拼缝位置可能会出现错位现象,即一侧宽而另一侧窄的楔形缝,从而影响后期环缝的焊接质量以及整体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其包括一个拉索索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索体上的上端不锈钢管,一个设置在上端不锈钢管一端的内衬管,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端不锈钢管的设有的所述内衬管的另一端的下端不锈钢管。所述上端不锈钢管,所述内衬管,以及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均为两半式结构并扣合在所述拉索索体上。所述内衬管固定在所述上端不锈钢管一端的内侧壁上并位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和所述下端不锈钢管之间。所述内衬管包括一个位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的内侧壁上且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一个位于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内侧壁上且插设在所述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内的嵌套部。在沿所述内衬管的中心轴的截面上,所述固定部的厚度相等且所述嵌套部的厚度由所述上、下端不锈钢管的连接处向所述下端不锈钢管的方向逐渐变小。
[0006]进一步地,在沿所述内衬管的中心轴的截面上,所述嵌套部的厚度的最小值为固定部厚度的1/2到3/4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端不锈钢管,所述内衬管,以及所述下端不锈钢管扣合在一起时呈空心圆柱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由n组所述上端不锈钢管与所述下端不锈钢管组成,且所述上端不锈钢管与所述下端不锈钢管的长度在1米到6米之间。
[0009]进一步地,每一半所述上端不锈钢管,所述内衬管,以及所述下端不锈钢管的圆心角皆为180度。
[0010]进一步地,两半所述上端不锈钢管的对接缝与两半所述内衬管的对接缝处于一条直线上。
[0011]进一步地,在沿所述内衬管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嵌套部的朝向所述下端不锈钢管的一侧的轮廓线与所述内衬管的轴向之间具有一个锐角。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将上、下端不锈钢管对半切割成两半,并通过在所述上端不锈钢管和所述下端不锈钢管之间设置所述内衬管,而所述内衬管包括一个焊接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的内侧壁的固定部,以及一个插设入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内侧壁的嵌套部。所述嵌套部的厚度由所述上端不锈钢管朝所述下端不锈钢管的方向逐渐变小,从而便于将所述嵌套部嵌套或插入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实现所述上端不锈钢管和所述下端不锈钢管之间的定位和组装,同时保证了所述上、下端不锈钢管的端面之间的贴合性,即保证拼接环缝的宽度一致。然后进行焊接两个对半切割的上、下不锈钢管,以及两个上、下端不锈钢管之间的环缝,从而实现了上、下端不锈钢管的焊接,同时也将该上、下端不锈钢管套设在所述拉索索体上,进而使该上、下端不锈钢管的组装变得更加容易,也节约时间,进而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增加施工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所具有的内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的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的组装方法的步骤S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的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的组装方法的步骤S4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1的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的组装方法的步骤S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包括一个拉索索体10,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索体10上的上端不锈钢管20,一个设置在上端不锈钢管20一端的内衬管3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端不锈钢管10设有所述内衬管30一端的下端不锈钢管4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密封组件,以及防火层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0]所述拉索索体10为桥梁等建筑结构的受力件,其设置在斜拉桥的主塔与桥面之间,用于承受并支撑桥面的重量,同时将重量转移到主塔上,使桥柱承受压力,但本身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1]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呈空心圆柱结构其横截面为环形,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套设在所述拉索索体10的外侧壁上,即所述拉索索体10位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的空心处。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为两半式结构,即一根钢管可以通过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对半切割成两个半圆形的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从而形成分为两半的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每一半的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的圆心角为180度,且所述上端不
锈钢管20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索索体10的直径,从而使分为两半的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可以扣合在所述拉索索体10的外侧壁上。在扣合后焊接两半的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的对接缝,从而使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成为一个整体而固定在所述拉索索体10的外侧壁上。
[0022]所述内衬管30位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和所述下端不锈钢管40之间,用于组装所述上、下端不锈钢管20、40。所述内衬管30包括一个位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内侧壁上且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部31,以及一个位于所述下端不锈钢管40内侧壁上且插设在所述所述下端不锈钢管40内的嵌套部32。所述内衬管30为非等厚钢管,即所述固定部31的侧壁厚度相等,所述嵌套部32的侧壁厚度由所述上、下端不锈钢管20、40的连接处朝所述下端不锈钢管40的方向逐渐变小,即在沿所述内衬管30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嵌套部32为楔形结构。具体地,在沿所述内衬管30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嵌套部32的朝向所述下端不锈钢管40的一侧的轮廓线与所述内衬管30的轴向之间具有一个锐角。而所述嵌套部32的朝向所述内衬管30的中心轴一侧的轮廓线与所述内衬管30的轴向平行或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包括一个拉索索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索体上的上端不锈钢管,一个设置在上端不锈钢管一端的内衬管,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端不锈钢管的设有的所述内衬管的另一端的下端不锈钢管,所述上端不锈钢管,所述内衬管,以及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均为两半式结构并扣合在所述拉索索体上,所述内衬管固定在所述上端不锈钢管一端的内侧壁上并位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和所述下端不锈钢管之间,所述内衬管包括一个位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的内侧壁上且与所述上端不锈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一个位于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内侧壁上且插设在所述下端不锈钢管内的嵌套部,在沿所述内衬管的中心轴的截面上,所述固定部的厚度相等且所述嵌套部的厚度由所述上、下端不锈钢管的连接处向所述下端不锈钢管的方向逐渐变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半式钢管结构的拉索,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内衬管的中心轴的截面上,所述嵌套部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亮张海良顾庆华何旭初金芳张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