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6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用于待印刷图片,待印刷图片包括高光区、暗调区和中间调区,高光区和暗调区采用调幅加网,高光区和暗调区中设有第一网点,第一网点由原调幅加网中对应区域内的多个小网点组成,中间调区采用高清网点,中间调区中设有第二网点,第二网点的大小小于原调幅加网对应区域内的网点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证高光区和暗调区印刷时的稳定呈现和耐印率,避免了网花的现象等优点。避免了网花的现象等优点。避免了网花的现象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胶印印刷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胶印印刷行业中,网点是表现印刷图像层次最小的单元,网点的形状、角度、大小都会直接影响到印刷的品质。目前胶印印刷行业主流调幅网175lpi,其优点是不受印刷环境等各种条件受限制,网点容易实现;缺点是会影响高光和暗调部分的表现,同时容易察觉到网花,图像不够细腻。
[0003]其次对于调频加网,随着CTP技术的普及,使用调频加网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调频加网利用网点的大小来区分精度,网点越小越能复制出丰富的层次和色彩。随着调频加网技术的发展,调频加网又可分为一级调频加网和二级调频加网。但是,调频加网在印刷环节中存在网点扩大严重的情况,高光部易产生颗粒现象,对印刷压力和水墨量控制要求很高,印刷条件的微小改变就会影响到整个图像的阶调再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网点扩大严重导致高光部易产生颗粒现象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用于待印刷图片,所述待印刷图片包括高光区、暗调区和中间调区,所述高光区和暗调区采用调幅加网,高光区和暗调区中设有第一网点,所述第一网点由原调幅加网中对应区域内的多个小网点组成,所述中间调区采用高清网点,中间调区中设有第二网点,所述第二网点的大小小于原调幅加网对应区域内的网点大小。
[0007]所述高光区中第一网点在单位尺寸的印刷面中所占比例为1%~10%,为待印刷图片中颜色最浅的部分。
[0008]进一步地,相同比例下第一网点之间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0009]所述高光区中最小的第一网点的大小为21μm以上。
[0010]所述高光区中第一网点的排列方式为非均匀排列。
[0011]所述暗调区中第一网点在单位尺寸的印刷面中所占比例为91%~99%,为待印刷图片中颜色最深的部分。
[0012]所述中间调区中第二网点在单位尺寸的印刷面中所占比例为11%~90%。
[0013]进一步地,相同比例下第二网点之间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0014]所述中间调区中第二网点的排列方式为均匀排列。
[0015]所述第二网点的大小优选为原调幅加网对应区域内网点大小的五分之三。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在高光区引入调频加网方式,设定最小的第一网点的大小为21μm以上,有效提高了印版的耐印率,增加了印量;同时避免了传统调幅网在高光区由于网点太小容易磨损和丢失。
[0018]2.本技术在暗调区同样引入调频加网,通过调频加网可连续的特性,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颜色并级容易产生条杠的缺陷。
[0019]3.本技术在中间调区采用高清网点,单个第二网点的大小只有调幅网点的五分之三大小,从而能得到更平滑的渐变色调以及绝对好的中间色调,并且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察觉到网花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中第一网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网点对应的调幅加网中网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网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网点对应的调幅加网中网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对应的网点扩大值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175lpi调幅加网的网点扩大值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
第一网点;2

第二网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图4所示,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结合了调频加网和调幅加网的优点,用于待印刷图片,待印刷图片包括高光区、暗调区和中间调区,高光区和暗调区采用调幅加网,高光区和暗调区中设有第一网点1,第一网点1由原调幅加网中对应区域内的多个小网点组成,像调幅加网一样对第一网点1的大小进行变化控制,中间调区采用高清网点,中间调区中设有第二网点2,第二网点2的大小小于原调幅加网对应区域内的网点大小。
[0031]高光区中第一网点1在单位尺寸的印刷面中所占比例为1%~10%,为待印刷图片中颜色最浅的部分。
[0032]相同比例下第一网点1之间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0033]高光区中最小的第一网点1的大小为21μm以上。
[0034]高光区中第一网点1的排列方式为非均匀排列。
[0035]暗调区中第一网点1在单位尺寸的印刷面中所占比例为91%~99%,为待印刷图片中颜色最深的部分。
[0036]中间调区中第二网点2在单位尺寸的印刷面中所占比例为11%~90%。
[0037]相同比例下第二网点2之间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0038]中间调区中第二网点2的排列方式为均匀排列。
[0039]本实施例中,图1和图2中第一网点1所对应的比例为2%,图3和图4中第二网点2所对应的比例为50%。
[0040]第二网点2的大小优选为原调幅加网对应区域内网点大小的五分之三。
[0041]具体实施时,本技术需要高清的CTP输出设备和专业RIP软件,还有稳定的CTP版材和印刷橡皮布。为了颜色的稳定性其中CTP输出曲线为核心与关键,主要颜色的线性化、颜色对不同材质的变化、包括设备的稳定性,需要将所有流程控制在一个标准范围。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实现与175lpi调幅加网相接近的网点扩大值,克服了调频加网时网点扩大严重的问题,具体的网点扩大值如表1所示,表1具体如下:
[0042]表1 混合加网和175lpi调幅加网的网点扩大值
[0043]标准值510203040506070809095100调幅网175lpi7.513.825.73850.361.57178.886.488.296100混合加网8.616.228.84052.16373.483909396.6100
[0044]由表1可见,本技术与175lpi调幅加网的网点扩大值接近,避免了由于网点扩大严重导致高光部易产生颗粒现象的问题。
[004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做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用于待印刷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印刷图片包括高光区、暗调区和中间调区,所述高光区和暗调区采用调幅加网,高光区和暗调区中设有第一网点(1),所述第一网点(1)由原调幅加网中对应区域内的多个小网点组成,所述中间调区采用高清网点,中间调区中设有第二网点(2),所述第二网点(2)的大小小于原调幅加网对应区域内的网点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光区中第一网点(1)在单位尺寸的印刷面中所占比例为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同比例下第一网点(1)之间的形状和大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网线混合加网的印刷网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光区中最小的第一网点(1)的大小为21μ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陛洪邓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洲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