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64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包括袋体、导尿管和支管,所述袋体的顶端设置有挂耳,所述导尿管设置在袋体的顶端,所述支管设置在导尿管的右侧,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液阀,所述支管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留样管,所述留样管的内壁设置有挡块,且挡块上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支管可将尿液自动输送至留样管内,输送至一定量后可关闭第二排液阀,而设置的滤网可过滤尿液中血块等硬物,过滤后可使用镊子夹取圆杆将滤网上的硬物取出,即可在收集尿液时自动留样,便于检测,省时省力,然后设置的浮球较轻,当尿液回流时,由于浮球的浮力会堵住防逆流管的上排液孔,达到防逆流的效果。达到防逆流的效果。达到防逆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为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

技术介绍

[0002]集尿袋是专为男性尿失禁的病人制作的收集尿液的消毒塑料袋。集尿袋是由塑料袋、引流导管、挂圈、宝塔接头、尿套、排液管、护塞组成。供男性尿失禁、昏迷、瘫集尿袋痪、脑震荡、中风、手术后患者收集储存尿液之用,也可用在老年小便失禁使用。规格一般为1000ml。
[0003]现有的集尿袋大多数只作为收集储存尿液,需要取样检测时还要取出定量的尿液作为样本检查,耗时耗力,且遇到尿液中有血块等硬物还需要分离,增加了检测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包括袋体、导尿管和支管,所述袋体的顶端设置有挂耳,所述导尿管设置在袋体的顶端,所述支管设置在导尿管的右侧,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液阀,所述支管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留样管,所述留样管的内壁设置有挡块,且挡块上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杆。
[000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袋体的前端设置有刻度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方便查看尿液的多少。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自动留样的集尿袋还包括排尿管,所述排尿管设置在袋体的底端,所述排尿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液阀。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开第一排液阀可排出尿液。r/>[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尿管的顶端设置有接头,导尿管上设置有防逆流管,所述防逆流管的内壁固定有连接绳,且连接绳的底端设置有浮球。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可在尿液中浮起来,当尿液逆流时浮球可堵住防逆流管的上排液孔,避免尿液回流。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逆流管的顶端设置有上排液孔,防逆流管的底端设置有下排液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排液孔和下排液孔便于尿液通过。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自动留样的集尿袋还包括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尿管上的长杆、固定在所述长杆右侧的挡板和设置在所述挡板上的卡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导尿管缠绕在长杆上,缠绕后卡入挡板的卡槽即可,便于收卷存放。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长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长杆通过通孔与导尿管套接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使得长杆可在导尿管上移动,便于收卷导尿管。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设置的支管可将尿液自动输送至留样管内,输送至一定量后可关闭第二排液阀,而设置的滤网可过滤尿液中血块等硬物,过滤后可使用镊子夹取圆杆将滤网上的硬物取出,即可在收集尿液的同时自动留样,便于检测,省时省力,然后设置的浮球较轻,收集尿液时浮球会在最低的高度移动,而当尿液回流时,由于浮球的浮力会堵住防逆流管的上排液孔,达到防逆流的效果,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防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收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留样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0、袋体;110、挂耳;
[0025]200、排尿管;210、第一排液阀;
[0026]300、导尿管;310、防逆流管;311、上排液孔;312、下排液孔;313、连接绳;314、浮球;320、接头;
[0027]400、收卷组件;410、长杆;420、通孔;430、挡板;440、卡槽;
[0028]500、支管;510、第二排液阀;520、留样管;521、挡块;522、滤网;523、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
[0032]实施例一:
[0033]参照图1、4,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包括袋体100、排尿管200、导尿管300和支管500,袋体100的顶端设置有挂耳110,挂耳110方便悬挂携带。
[0034]袋体100的前端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可查看尿液的多少。
[0035]进一步地,排尿管200设置在袋体100的底端,排尿管200上设置有第一排液阀210,第一排液阀210可控制排尿的开关。
[0036]进一步地,导尿管300设置在袋体100的顶端。
[0037]进一步地,支管500设置在导尿管300的右侧,支管500上设置有第二排液阀510,支管500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留样管520,支管500可将尿液输送至留样管520内,便于自动留样,
留样管520的内壁设置有挡块521,且挡块521上放置有滤网522,滤网522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杆523,滤网522可过滤尿液中的血块等硬物,方便检测。
[0038]实施例二:
[0039]参照图1、2,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还包括导尿管300的顶端设置有接头320,导尿管300上设置有防逆流管310,防逆流管310的内壁固定有连接绳313,连接绳313可防止浮球314堵塞下排液孔312,且连接绳313的底端设置有浮球314,浮球314由于浮力的作用会堵住防逆流管310的上排液孔311,避免尿液回流。
[0040]防逆流管310的顶端设置有上排液孔311,防逆流管310的底端设置有下排液孔312。
[0041]实施例三:
[0042]参照图1、3,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其不同于前两个实施例的是:还包括收卷组件400,收卷组件400包括设置在导尿管300上的长杆410、固定在长杆410右侧的挡板430和设置在挡板430上的卡槽440,长杆410可缠绕导尿管300,便于存放。
[0043]长杆410上设置有通孔420,长杆410通过通孔420与导尿管300套接连接,通孔420方便导尿管300移动,调节收卷组件400的位置。
[004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收集尿液时,尿液会通过导尿管300进入袋体100和支管500内,进入支管500内的尿液会进入留样管520内,进入留样管520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100),所述袋体(100)的顶端设置有挂耳(110);导尿管(300),所述导尿管(300)设置在袋体(100)的顶端;支管(500),所述支管(500)设置在导尿管(300)的右侧,所述支管(500)上设置有第二排液阀(510),所述支管(500)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留样管(520),所述留样管(520)的内壁设置有挡块(521),且挡块(521)上放置有滤网(522),所述滤网(522)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杆(5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00)的前端设置有刻度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留样的集尿袋还包括排尿管(200),所述排尿管(200)设置在袋体(100)的底端,所述排尿管(200)上设置有第一排液阀(2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留样的集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正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亿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