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64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包括风道墙体和风道拐角,所述风道墙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风道拐角位于风道墙体的中部,所述风道墙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风道拐角处的主挡风结构,所述风道墙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进风口处的前置导风结构和位于出风口处的后置导风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当空气流从进风口进入,通过横向辅助板和竖向辅助板将空气流向内侧导向,减少空气流的扩散面,能够更好的进入前置导风结构,通过多个前导风板将空气流精准导向主挡风结构,经过主挡风结构的弧面,空气流进行变向,主挡风结构将空气流变向并导向后置导风结构,使得风洞实验时产生的循环风不会直接撞击风道,避免风道的损坏。道的损坏。道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应用在风洞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风洞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风洞实验是飞行器研制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和风能利用等领域更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实验方法,流动条件容易控制,实验时,常将模型或实物固定在风洞中进行反复吹风,通过测控仪器和设备取得实验数据。
[0003]在风洞实验室中,由于使用的风机功率过大,为了减少能源损耗,通常会建成循环式的风道,但是目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道会有转角处,空气流动流速过快撞击在风道上会造成能量的损耗,并且会对风道造成一定的损坏,长时间会使风道被破坏,造成损失,故而提出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能够防止风洞实验时产生的循环风直接撞击风道,避免风道的损坏,避免主挡风板的损耗,有效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包括风道墙体和风道拐角,所述风道墙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风道拐角位于风道墙体的中部,所述风道墙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风道拐角处的主挡风结构,所述风道墙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进风口处的前置导风结构和位于出风口处的后置导风结构,所述风道墙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前置导风结构右侧的横向辅助板和竖向辅助板,所述横向辅助板和竖向辅助板上均开设有导风条孔;所述主挡风结构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两端均连接有边侧挡风片,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主挡风板,所述主挡风板的右前侧开设有主导风孔,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主挡风板两侧的限制挡板。
[0007]所述风道墙体呈L形,所述风道拐角呈四十五度设置,所述主挡风结构的大小与风道拐角相匹配。
[0008]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均与风道墙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挡风板等距分布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对侧之间,主挡风板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主挡风板设置在边侧挡风片之间,边侧挡风片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9]所述前置导风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安装槽侧壁的限制槽和位于安装槽底部的镶嵌槽,所述安装板通过镶嵌槽镶嵌有支撑滚珠,所述支撑滚珠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在限制槽内的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导风板,所述前导风板的右前侧开设有前导风孔,所述相邻两个前导风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强弹簧。
[0010]所述后置导风结构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固定槽,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后置导风板,后置导风板的两端均通过设置固定片与固定槽插接。
[0011]所述横向辅助板和竖向辅助板均为半弧形且弧面朝向进风口,所述横向辅助板和竖向辅助板上的导风条孔均为多个且等距分布。
[0012]所述边侧挡风片和主挡风板均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主导风孔与进风口平行且贯穿主挡风板。
[0013]所述前导风板为梭形结构,所述限制槽为环形槽,所述卡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支撑滚珠相匹配的辅助槽。
[0014]所述前导风孔倾斜五度贯穿前导风板,两个所述连接强弹簧相互对称设置。
[0015]所述固定槽为方形凹槽,固定片与固定槽相匹配,所述后置导风板为梭形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空气流从进风口进入,通过横向辅助板和竖向辅助板将空气流向内侧导向,减少空气流的扩散面,能够更好的进入前置导风结构,通过多个前导风板将空气流精准导向主挡风结构,经过主挡风结构的弧面,空气流进行变向,主挡风结构将空气流变向并导向后置导风结构,使得风洞实验时产生的循环风不会直接撞击风道,避免风道的损坏。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导风条孔辅助空气流动,稳定空气流动的方向,通过前导风孔,辅助前导风板将空气流更精准的导向主挡风板,通过连接强弹簧,使得前导风板在承受过大风力时能够来回震动,减轻前导风板的负压,通过主导风孔,将空气流分散,避免同一主挡风板承受过多空气流,避免主挡风板的损耗,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主挡风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置导风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后置导风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横向辅助板和竖向辅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7]1、风道墙体;2、出风口;3、进风口;4、风道拐角;5、主挡风结构;51、上支撑板;52、下支撑板;53、边侧挡风片;54、主挡风板;55、主导风孔;56、限制挡板;6、前置导风结构;61、
安装板;62、安装槽;63、限制槽;64、镶嵌槽;65、支撑滚珠;66、卡板;67、支撑柱;68、连接板;69、前导风板;60、前导风孔;610、连接强弹簧;7、后置导风结构;71、上固定板;72、下固定板;73、固定槽;74、固定片;75、后置导风板;81、横向辅助板;82、竖向辅助板;83、导风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9]参见图1至图7所述的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包括风道墙体1和风道拐角4,所述风道墙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出风口2和进风口3,所述风道拐角4位于风道墙体1的中部,所述风道墙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风道拐角4处的主挡风结构5,所述风道墙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进风口3处的前置导风结构6和位于出风口2处的后置导风结构7,所述风道墙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前置导风结构6右侧的横向辅助板81和竖向辅助板82,所述横向辅助板81和竖向辅助板82上均开设有导风条孔83;所述主挡风结构5包括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所述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的两端均连接有边侧挡风片53,所述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主挡风板54,所述主挡风板54的右前侧开设有主导风孔55,所述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主挡风板54两侧的限制挡板56。
[0030]所述风道墙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包括风道墙体(1)和风道拐角(4),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墙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出风口(2)和进风口(3),所述风道拐角(4)位于风道墙体(1)的中部,所述风道墙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风道拐角(4)处的主挡风结构(5),所述风道墙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进风口(3)处的前置导风结构(6)和位于出风口(2)处的后置导风结构(7),所述风道墙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前置导风结构(6)右侧的横向辅助板(81)和竖向辅助板(82),所述横向辅助板(81)和竖向辅助板(82)上均开设有导风条孔(83);所述主挡风结构(5)包括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所述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的两端均连接有边侧挡风片(53),所述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主挡风板(54),所述主挡风板(54)的右前侧开设有主导风孔(55),所述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主挡风板(54)两侧的限制挡板(5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墙体(1)呈L形,所述风道拐角(4)呈四十五度设置,所述主挡风结构(5)的大小与风道拐角(4)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均与风道墙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挡风板(54)等距分布在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相对侧之间,主挡风板(54)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固定连接,主挡风板(54)设置在边侧挡风片(53)之间,边侧挡风片(53)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51)和下支撑板(52)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实验室用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导风结构(6)包括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62),所述安装板(6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安装槽(62)侧壁的限制槽(63)和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伟胡海涛张祥敏陈秋华陈昌萍钱长照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