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357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稻田处理:消毒翻耕土地后,池底覆盖厚度为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治病害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目前采用稻田和小龙虾种养结合的模式,是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的好模式。但稻田中施用的化学防治剂极易影响小龙虾的生长状况,不仅生长性能降低、发病率增加,且饵料利用率低,健康程度严重下降。
[0003]中国专利CN110506587A公开一种防治稻虾共存病害的养殖方法,具体步骤为:对稻田进行改造,在投放虾苗前清理掉杂鱼和腐草,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投放虾苗,投喂小鱼和碎肉作为饲料,水质管理;中国CN110663600A公开一种防治稻田虾病害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养虾沟栽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菹草,投放穿心莲、青蒿和鱼腥草作为饵料,每隔2

3天对养虾沟换一次水。以上专利并未涉及饵料以及养殖环境小龙虾免疫力的影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稻田处理:消毒翻耕土地后,池底覆盖厚度为0.8

1.2cm的池塘底泥,所述池塘底泥面积为稻田面积的35

45%,池内种植伊乐藻,所述伊乐藻种植面积为稻田面积的20

30%,待秧苗插秧8

10d后,投入驯化虾苗;
[0008]步骤S2驯化虾苗:将虾苗采用分步浸泡复合药液的方式,得驯化虾苗;
[0009]上述复合药液为由按体积比为1

2:0.5

0.8的药曲发酵液和绿豆浆液混合而得;其中,该药曲发酵液为由秸秆、鱼腥草提取液、泽泻叶提取液、枇杷叶提取液和红蓝草粉,加入孢子悬浮液培养而得;
[0010]步骤S3饵料投喂:每天投喂2次人工饵料,上午投喂驯化虾苗重量的10

12%,晚上投喂驯化虾苗重量的20

30%;养殖50

60d后,每天投喂1次人工饵料,晚上投喂驯化虾苗重量的20

22%;
[0011]步骤S4水肥管理:设置秧苗水深为5

8cm,沟内水深为40

50cm,水体溶解氧浓度为5.6

7.8mg/L,每隔12

15d换水。
[0012]进一步说明,池塘底泥有机质含量≥25%。
[0013]进一步说明,驯化虾苗的投放量为3800

4500尾/亩。
[0014]进一步说明,上述药曲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秸秆中加入水,浸泡,蒸煮,冷却至30~40℃后,加入鱼腥草提取液、泽泻叶提取液、枇杷叶提取液和红蓝草粉,得混合液,以混合液计,加入5

6wt%的孢子悬浮液,32

36℃、相对湿度85

95%,培养60

70h,得药曲发酵液;所述秸秆、水、鱼腥草提取液、泽泻叶提取液、枇杷叶提取液和红蓝草粉的质
量比为5

8:6

10:3

5:0.2

0.6:2

3:2

3;发酵后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成分。
[0015]进一步说明,孢子悬浮液为由按体积比为1:1

1.2,将红曲霉孢子培养液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混合而成;所述红曲霉孢子培养液的孢子数量≥106个/mL;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的总菌数≥108cfu/mL;单一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易使其成为优势菌种,因在水体中易繁殖,造成芽孢强势生长,吸收水体营养成分,采用红曲霉不仅可平衡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且其发酵产物有利于增强酶活性,可进一步促进稻虾的生长发育。
[0016]进一步说明,绿豆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料液质量比为1:5

6,在绿豆中加入水,85

95℃熬煮15

25min,加水重复熬煮2

3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绿豆浆液。
[0017]进一步说明,步骤S2中,分步浸泡复合药液的方式包括第一步将虾苗浸泡至质量浓度为20

30%复合药液中和第二步将虾苗浸泡至质量浓度为40

50%复合药液中。
[0018]进一步说明,第一步复合药液的温度为28

30.5℃、浸泡时间为20

25min;所述第二步复合药液的温度为26

28℃、浸泡时间为30

40min;适应的温度有利于促进虾苗的活动性,刺激其摄食率,浸泡时间过长易激起应激反应,应控制一定的浸泡时间并逐步延长,使虾苗适应复合药液的成分与味道。
[0019]进一步说明,步骤S3中,人工饵料在投喂前还包括喷施复合药液,每1kg人工饵料喷施复合药液200

300g;控制合适的复合药液浓度有助于保持水体环境的质量。
[0020]进一步说明,人工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粉虫10

15份、卤虫无节幼体8

12份、杂鱼肉糜8

12份和山楂粉22

32份。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稻田处理、复合药液驯化虾苗、饵料投喂和水肥管理步骤,内外环境相互协调与联合,稻田处理和水肥管理协调稻虾生活环境,驯化虾苗和饵料投喂协调稻虾内环境稳态,可充分降低饵料系数,增加稻虾摄食量促进稻虾快速生长,并利用药曲发酵液和绿豆浆液协同增效,激活稻虾的抗病抗菌防御机制和调理肠道菌群,增强其免疫能力,从而降低发病率;本专利技术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操作简单,且对秧苗无毒害,绿色环保,效果显著,适合大规模推广。
[0023](2)此外,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步浸泡复合药液驯化虾苗,可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提高虾苗对复合药液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的人工饵料精挑选黄粉虫、卤虫无节幼体、杂鱼肉糜和山楂粉,科学配比,一方面促进稻虾消化吸收、提高抗病性,另一方面与复合药液相互组合,进一步降低饵料系数并加快稻虾的生长发育。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7]试验选于澄迈县金江镇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稻田处理:消毒翻耕土地后,池底覆盖厚度为0.8

1.2cm的池塘底泥,所述池塘底泥面积为稻田面积的35

45%,池内种植伊乐藻,所述伊乐藻种植面积为稻田面积的20

30%,待秧苗插秧8

10d后,投入驯化虾苗;步骤S2驯化虾苗:将虾苗采用分步浸泡复合药液的方式,得驯化虾苗;所述复合药液为由按体积比为1

2:0.5

0.8的药曲发酵液和绿豆浆液混合而得;所述药曲发酵液为由秸秆、鱼腥草提取液、泽泻叶提取液、枇杷叶提取液和红蓝草粉,加入孢子悬浮液培养而得;步骤S3饵料投喂:每天投喂2次人工饵料,上午投喂驯化虾苗重量的10

12%,晚上投喂驯化虾苗重量的20

30%;养殖50

60d后,每天投喂1次人工饵料,晚上投喂驯化虾苗重量的20

22%;步骤S4水肥管理:设置秧苗水深为5

8cm,沟内水深为40

50cm,水体溶解氧浓度为5.6

7.8mg/L,每隔12

15d换水。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底泥有机质含量≥25%。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驯化虾苗的投放量为3800

4500尾/亩。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防治稻虾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曲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秸秆中加入水,浸泡,蒸煮,冷却至30~40℃后,加入鱼腥草提取液、泽泻叶提取液、枇杷叶提取液和红蓝草粉,得混合液,以混合液计,加入5

6wt%的孢子悬浮液,32

36℃、相对湿度85

95%,培养60

70h,得药曲发酵液;所述秸秆、水、鱼腥草提取液、泽泻叶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阳何开琦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归耘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