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收卷装置及其收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336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材收卷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弯曲机构和托盘单元;还包括水平移动单元,水平移动单元包括移动座和第一驱动装置,移动座与第一驱动装置输出端固定连接,移动座包括移动框、连接件以及承载板,承载板与移动框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还包括垂直移动单元,垂直移动单元下部固定在承载板上,上部穿过移动框并与托盘单元固定连接;还包括伺服控制单元,伺服控制单元与水平移动单元以及垂直移动单元均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生产,且便于组装和拆卸,实用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管材收卷方法,其驱动托盘按阿基米德螺旋轨迹运动,轴线卷内部管线之间形状规则,可减少运输中相邻管间摩擦而出现的划伤。出现的划伤。出现的划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收卷装置及其收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
,特别涉及一种管材收卷装置及其收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管的生产加工中,为了方便金属管的运输,一般是采用复绕机将金属管卷曲缠绕成轴线盘。而目前复绕机适合卷曲缠绕硬态金属管,不适合进行软态金属管和半硬态金属管的卷曲缠绕,所以一般在加工软态金属管时,首先使用复绕机将硬态金属管卷曲缠绕成轴线盘,然后对整盘的硬态金属管进行退火处理最终形成所需要的软态金属管。然而,在进行退火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硬态金属管进行高温处理,在高温中,相互接触的硬态金属管很容易相互作用发生粘连的情况,影响金属管的质量。
[0003]为了有效地避免对整盘的硬态金属管退火处理的过程中,相互接触的金属管容易发生粘连的问题,现有技术对传统的复绕机进行了改进,如专利号为CN102688910B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收卷装置,其包括用于输送金属管的输送机构;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管盘、设置于管盘下方的回转支撑、驱动所述管盘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通过中间件与所述回转支撑固定连接的升降支座,驱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收卷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弯曲机构(2)和托盘单元(3),输送机构(1)将软态金属管输送到弯曲机构(2)进行弯曲后在托盘单元(3)上进行收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移动单元(4),水平移动单元(4)包括移动座(41)和第一驱动装置(42),移动座(41)与第一驱动装置(42)输出端固定连接,其中,移动座(41)包括与基座(6)滑动连接的移动框(411)、贯穿基座(6)上部的连接件(412)以及承载板(413),承载板(413)与移动框(411)通过连接件(412)固定连接;还包括垂直移动单元(5),垂直移动单元(5)下部固定在承载板(413)上,上部穿过移动框(411)并与托盘单元(3)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还包括伺服控制单元(8),伺服控制单元(8)与水平移动单元(4)以及垂直移动单元(5)均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垂直移动单元(5)包括托盘旋转驱动装置(51)、升降装置(52)和外挡杆装置(53),其中,托盘旋转驱动装置(51)固定在托盘单元(3)底部;升降装置(52)上端与托盘单元(3)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在承载板(413)上;外挡杆装置(53)上端设置于托盘单元(3)边缘外侧,下端固定在承载板(4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托盘旋转驱动装置(51)包括旋转托盘(511)、第一回转支承(512)和第二驱动装置(513);旋转托盘(511)的一面与托盘单元(3)固定连接,另一面与第一回转支承(512)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513)的输出端与第一回转支承(51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材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52)包括升降导轨幅(521)、支撑座(522)、连接件(523)、丝杆升降机(524)和第三驱动装置(525);升降导轨幅(521)垂直固定在移动座(41)上;支撑座(522)与升降导轨幅(521)滑动连接;连接件(523)一端与支撑座(522)固定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职承涛施刚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金龙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