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25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电缆外壳,所述电缆外壳上端内壁与一号弧形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弧形固定板下端与一号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下端与一号固定管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固定管底端外壁与连接块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右下端与转动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底端与弧形滑板上端转动连接。该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通过设置有一号轻质弹簧和二号轻质弹簧,使得一号轻质弹簧和二号轻质弹簧可以提供一个初始的缓冲力来减缓挤压力,同时通过转动杆将挤压力进行分解缓冲,通过通气孔可以将一号轻质弹簧和二号轻质弹簧的反作用力吸收,使得缓冲效果更加高效。使得缓冲效果更加高效。使得缓冲效果更加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有两种定义,定义一是指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定义二是指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0003]现有技术中,在航空航天的环境中,经常也会使用到电缆来进行建设工作,但是由于航空航天所需要的电缆重量轻,使得在建设过程中电缆容易受到外界的挤压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包括电缆外壳,所述电缆外壳上端内壁与一号弧形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弧形固定板下端与一号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下端与一号固定管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固定管底端外壁与连接块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右下端与转动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底端与弧形滑板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滑板下端与绝缘外壳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电缆基线,所述转动杆和弧形滑板的数量均有六个且关于绝缘外壳中心对称分布,所述一号弧形固定板、一号滑杆、一号固定管和连接块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均关于绝缘外壳中心对称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一号固定管内壁与一号滑板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板上端与一号滑杆底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滑板下端与一号轻质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轻质弹簧下端与一号固定管底端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二号滑杆右端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滑杆左端与二号固定管右端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固定管左端与限位杆右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下端与绝缘外壳外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二号滑杆左端与二号滑板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滑板上开设有通
气孔。
[0012]优选的,所述弧形滑板右端与二号轻质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轻质弹簧右端与隔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与绝缘外壳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滑板右上端与二号弧形固定板下端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弧形固定板下端与隔板顶端固定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通过设置有一号轻质弹簧和二号轻质弹簧,使得当电缆外壳受到外界挤压时可以压动一号弧形固定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一号轻质弹簧和二号轻质弹簧可以提供一个初始的缓冲力来减缓挤压力,同时通过转动杆将挤压力进行分解缓冲,使得缓冲效果更加高效。
[0016](2)、该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通过设置有二号滑杆和通气孔,使得当转动杆由于一号弧形固定板受到挤压产生位移时,转动杆可以发生移动并将二号滑杆向左推动,从而使得气体可以通过通气孔产生阻尼作用来吸收一号轻质弹簧和二号轻质弹簧的反作用力,进而更加高效的减缓挤压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B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C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电缆外壳、2一号弧形固定板、3一号滑杆、4一号固定管、5连接块、6转动杆、7弧形滑板、8绝缘外壳、9电缆基线、10一号滑板、11一号轻质弹簧、12二号滑杆、13二号固定管、14限位杆、15二号滑板、16通气孔、17二号轻质弹簧、18隔板、19二号弧形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包括电缆外壳1,电缆外壳1上端内壁与一号弧形固定板2上端固定连接,一号弧形固定板2下端与一号滑杆3上端固定连接,一号滑杆3下端与一号固定管4上端滑动连接,一号固定管4底端外壁与连接块5上端固定连接,连接块5右下端与转动杆6上端转动连接,转动杆6底端与弧形滑板7上端转动连接,弧形滑板7下端与绝缘外壳8外壁滑动连接,绝缘外壳8内设置有电缆基线9,转动杆6和弧形滑板7的数量均有六个且关于绝缘外壳8中心对称分布,一号弧形固定板2、一号滑杆3、一号固定管4和连接块5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均关于绝缘外壳8中心对称分布,一号固定管4内壁与一号滑板10滑动连接,一号滑板10上端与一号滑杆3底端固定连接,一号滑板10下端与一号轻质弹簧11上端固定连接,一号轻质弹簧11下端与一号固定管4底端内壁固定连接,弧形滑板7右端与二号轻质弹簧17左端固定连接,二号轻质弹簧17
右端与隔板18左端固定连接,隔板18与绝缘外壳8外壁固定连接,弧形滑板7右上端与二号弧形固定板19下端滑动连接,二号弧形固定板19下端与隔板18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一号轻质弹簧11和二号轻质弹簧17,使得当电缆外壳1受到外界挤压时可以压动一号弧形固定板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一号轻质弹簧11和二号轻质弹簧17可以提供一个初始的缓冲力来减缓挤压力,同时通过转动杆6将挤压力进行分解缓冲,使得缓冲效果更加高效。
[0024]转动杆6与二号滑杆12右端转动连接,二号滑杆12左端与二号固定管13右端滑动连接,二号固定管13左端与限位杆14右端滑动连接,限位杆14下端与绝缘外壳8外壁固定连接,二号滑杆12左端与二号滑板15右端固定连接,二号滑板15上开设有通气孔16,通过设置有二号滑杆12和通气孔16,使得当转动杆6由于一号弧形固定板2受到挤压产生位移时,转动杆6可以发生移动并将二号滑杆12向左推动,从而使得气体可以通过通气孔16产生阻尼作用来吸收一号轻质弹簧11和二号轻质弹簧17的反作用力,进而更加高效的减缓挤压力。
[0025]一号弧形固定板2、一号滑杆3、一号固定管4、连接块5、转动杆6、弧形滑板7、一号滑板10、二号滑杆12、二号固定管13、限位杆14、二号滑板15、隔板18和二号弧形固定板19所使用的的材料均为轻型材质的材料。
[0026]工作时(或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包括电缆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壳(1)上端内壁与一号弧形固定板(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弧形固定板(2)下端与一号滑杆(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杆(3)下端与一号固定管(4)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固定管(4)底端外壁与连接块(5)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右下端与转动杆(6)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底端与弧形滑板(7)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滑板(7)下端与绝缘外壳(8)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绝缘外壳(8)内设置有电缆基线(9),所述转动杆(6)和弧形滑板(7)的数量均有六个且关于绝缘外壳(8)中心对称分布,所述一号弧形固定板(2)、一号滑杆(3)、一号固定管(4)和连接块(5)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均关于绝缘外壳(8)中心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固定管(4)内壁与一号滑板(10)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滑板(10)上端与一号滑杆(3)底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宇恒刘祝旦吕宗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南达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