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284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的技术领域,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吴茱萸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穴位贴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 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病发于咽部的病毒和细菌感染之后,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症; 多见于儿童;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全有关系。因为肠系膜主要是在回肠的远 端和结肠淋巴结更丰富,所以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病毒和细菌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 回肠的远端和结肠,引起局部的淋巴结的感染。临床表现开始有咽痛、发烧、咳嗽,之后 多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0003]腹部B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部查体会有压痛,有脐周的、脐右侧的甚至于 右下腹的压痛。多属病毒感染,可自然痊愈.有的可反复发作是其特点。这是一种在儿童中 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影响患儿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0004]中药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采用特效中药配方,制成贴敷剂,贴敷人体穴位 上(主要穴位为神阙穴)直接刺激人体穴位,激活人体自愈力,让机体自愈力发挥作用, 达到治病之目的。
[0005]现代研究表明,当穴位的刺激,药物的渗透达到一定的量后,机体可产生非特异良性 刺激,激发机体内部的

生理应激系统

,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体液的一系列调节,使机 体防御免疫机能增强,新陈代谢加快,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向愈的目的。
[0006]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贴敷剂及其制 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 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可激活人体自愈力,畅通气血,消炎散结,缓急止痛,达 到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优点。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采用了如下技术方 案:
[0009]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贴敷剂按照重量份的组成包括吴茱萸 5
‑‑
30、高良姜10
‑‑
20、白芍10
‑‑
30、炙甘草10
‑‑
20、五灵脂10
‑‑
30、蒲黄10
‑‑
30、 夏枯草10
‑‑
30、浙贝5
‑‑
20。
[0010]进一步的,包括吴茱萸5、高良姜10、白芍10、炙甘草10、五灵脂10、蒲黄10、 夏枯草10、浙贝5。
[0011]进一步的,包括吴茱萸15、高良姜15、白芍15、炙甘草15、五灵脂20、蒲黄20、 夏枯草20、浙贝15。
[0012]进一步的,包括吴茱萸30、高良姜20、白芍30、炙甘草20、五灵脂30、蒲黄30、 夏枯草30、浙贝20。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穴位贴敷剂,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穴位贴敷剂,包括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治疗肠系膜淋 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0015]进一步的,所述穴位贴敷剂贴于神阙穴上。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穴位贴敷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 下技术方案:
[0017]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穴位贴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治 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经水洗、水提、烘干、粉碎后加入赋性剂、 蜂蜜等制成贴敷剂。
[0018]进一步的,所述水提步骤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与水混合的比例为1:8。
[00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0020]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 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 《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别录》:主痰 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药性论》:主心腹疾,积 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
[0021]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功能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 呕吐,嗳气吞酸等。《本草汇言》:祛寒湿,温脾胃之要药也。《本草纲目》:健脾胃, 宽噎膈,破冷癖,除瘴疟。《本草求真》:良姜,同姜、附则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则能除 寒祛郁。
[0022]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功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 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本 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别录》:通 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 恶腹痛,腰痛。
[0023]炙甘草:性温,味甘;归心经、肺经、胃经、脾经;功能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缓急 止痛;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痉挛疼痛等症。
[0024]五灵脂:性味苦、甘,温;入肝、脾经。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 产后瘀血作痛;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开宝本草》:主疗心腹 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 儿女子方中多用之。《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本草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 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
[0025]蒲黄:性味甘,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 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本经》:心腹膀胱寒热, 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本草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 诸痛。
[0026]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 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0027]浙贝: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经、心经;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 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原料配比和方法制备出的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外用贴敷剂具有:可激活人体 自愈力,畅通气血,消炎散结,缓急止痛等功效,通过贴敷神阙穴,利用穴位渗透,直达 病灶,对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见效快,使用方法简单,能够克服口服药物 吸收慢,不能直达病灶的缺点及西医靶点单一的弊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 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敷剂按照重量份的组成包括吴茱萸5
‑‑
30、高良姜10
‑‑
20、白芍10
‑‑
30、炙甘草10
‑‑
20、五灵脂10
‑‑
30、蒲黄10
‑‑
30、夏枯草10
‑‑
30、浙贝5
‑‑
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吴茱萸5、高良姜10、白芍10、炙甘草10、五灵脂10、蒲黄10、夏枯草10、浙贝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吴茱萸15、高良姜15、白芍15、炙甘草15、五灵脂20、蒲黄20、夏枯草20、浙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丰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方脉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