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技术

技术编号:326271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瓶车线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包括电线,所述电线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天然橡胶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瓶车线束
,具体为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线是电动自行车的血管,通过这根血管将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给电机、控制系统、照明信号系统、辅助系统,驱动、控制车辆前行。而这根血管的载体就是电动车线束。
[0003]电瓶车线束往往是一电瓶车电源连接的电线,现在的电线往往是由导线和其外表面的绝缘层组成,但是电瓶车线束的绝缘层,为市面上常见的橡胶,其阻燃性和耐磨性并不理性,在长时间时候后,极易出现绝缘层表皮磨损导致电瓶车线束出现故障,和温度过高燃烧,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存在沿着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解决了电瓶车线束的绝缘层,为市面上常见的橡胶,其阻燃性和耐磨性并不理性,在长时间时候后,极易出现绝缘层表皮磨损导致电瓶车线束出现故障,和温度过高燃烧,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存在沿着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包括电线,所述电线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天然橡胶80

90份、酚醛树脂20

24份、炭黑4

8份、硬脂酸、2

3份、纳米氧化锌6

8份、层状硅铝酸盐10

15份、氢氧化铝7

21份、水杨酸乙酯10

15份、固化剂1

3份、石墨烯粉末10

20份、润滑剂2

6份、阻燃剂1

3 份、抗氧化剂1

2份。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酚醛树脂的粘度为45

50g/cm3。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绝缘性好,成本低,在增加线束绝缘性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酯、硬脂酸、乙撑双硬脂酰胺、硅酮粉中的至少一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润滑剂的其化学性质稳定、电性能良好,具有更强的内部润滑作用,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石墨烯的尺寸为80

90纳米。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对电线进行灭火或者阻止电线着火,在电线着火时,石墨烯受热能够迅速膨胀且形成具自支撑结构的碳结构包覆挤压所述芯线,从而进行灭火,提高线束的安全性能。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硫醚类抗氧剂按质量比1:3

7配比而得到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者的复配,提高抗氧化剂的使用效果,进而延长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化剂为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改性酚羟基树脂和亚甲基双环己烷胺的混合物。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的固化剂,可增进树脂的固化反应效率,使各个物料之间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提高线束的强度。
[0018]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所述电瓶车线束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0019]S1,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和电线;
[0020]S2,将天然橡胶、酚醛树脂、炭黑、硬脂酸和纳米氧化锌,加入流变仪中,进在温度150

160℃,转速120

160r/min下行熔融共混,制得物料A;
[0021]S3,将层状硅铝酸盐10

15份、氢氧化铝、水杨酸乙酯、固化剂、石墨烯粉末加入反应釜内混合,并通入保护气体,在转速1200

1600r/min下,搅拌30min,得到物料B;
[0022]S4,将物料B与润滑剂、阻燃剂、抗氧化剂混合,在温度70

90℃、转速 800

1000r/min下搅拌1

2h,得到物料C;
[0023]S5,将物料C与物料A加入密炼机内,在100

150℃挤出,拉丝,风冷,切粒,得到绝缘层物料;
[0024]S8,将电线和绝缘层物料加入双层工挤出机内,在120

160℃共挤出;得到基础基础线束;
[0025]S9,将基础线束,进行辐照交联,得到电瓶车线束。
[002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0.3

0.5cm。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绝缘层厚度过大,导致不方便电瓶车使用的现象发生。
[002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9中,辐照交联的辐射源为γ
60
Co,源强为3.4x10
15

3.8x10
15
Bq,在室温下,N2氛围下以9

11kGy/h的辐照剂量对混料进行辐照,辐照时间为5

15h。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瓶车线束具有优良的阻燃性、高耐热性、耐磨性和优秀的物理机械性,通过辐照交联反应可提高聚合物的成炭性,进而提高其阻燃性。
[0030](三)有益效果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2](1)该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通过添加的石墨烯,能对电线进行灭火或者阻止电线着火,在电线着火时,石墨烯受热能够迅速膨胀且形成具自支撑结构的碳结构包覆挤压所述芯线,从而进行灭火,提高线束的安全性能。
[0033](2)该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通过辐照交联,使电瓶车线束具有优良的阻燃性、高耐热性、耐磨性和优秀的物理机械性,通过辐照交联反应可提高聚合物的成炭性,进而提高其阻燃性。
[0034](3)该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绝缘层在各原料的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其具有耐磨性能、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与现有的电线绝缘层相比,性能上具有显著进步。
[0035](4)该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通过添加的润滑剂,润滑剂的其化学性质稳
定、电性能良好,具有更强的内部润滑作用,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润滑剂的加入使的高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降低了电线表面的摩擦力,也就提高了电线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电线;2、绝缘层。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包括电线(1),所述电线(1)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天然橡胶80

90份、酚醛树脂20

24份、炭黑4

8份、硬脂酸、2

3份、纳米氧化锌6

8份、层状硅铝酸盐10

15份、氢氧化铝7

21份、水杨酸乙酯10

15份、固化剂1

3份、石墨烯粉末10

20份、润滑剂2

6份、阻燃剂1

3份、抗氧化剂1

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树脂的粘度为45

50g/cm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酯、硬脂酸、乙撑双硬脂酰胺、硅酮粉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的尺寸为80

90纳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硫醚类抗氧剂按质量比1:3

7配比而得到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法及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改性酚羟基树脂和亚甲基双环己烷胺的混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线束的制造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洋乔印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乔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