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非紧压绞合导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54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非紧压绞合导体,包括:单线、第一层绞合导线、第二层绞合导线、第三层绞合导线;所述单线的直径为0.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非紧压绞合导体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导体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非紧压绞合导体。

技术介绍

[0002]我们知道,导体为电线电缆产品最核心的结构元件,根据产品类别不同其担负着传输动力能量、传递数据信息和实现电磁能量间转换等的功能。铜材以其物产资源丰富、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易于延伸加工和综合性价比优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于电线电缆导体,但是价格偏高。在制作导线电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材料消耗与性能水平不呈规律性关系,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非紧压绞合导体技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非紧压绞合导体,包括:单线、绞合导线、第一层绞合导线、第二层绞合导线、第三层绞合导线;所述单线的直径为0.15

0.2mm;所述绞合导线的单线根数为3

119根,所述绞合导线的绞合方向为左,所述第一层绞合导线、第二层绞合导线和第三层绞合导线的节径比值分别为16

20、14

18和13

16,所述第一层绞合导线、第二层绞合导线和第三层绞合导线复绞方向与第一层绞合导线、第二层绞合导线和第三层绞合导线的绞合方向一致。
[0005]其中,所述第二层绞合导线的节径比小于第一层绞合导线,第三层绞合导线的节径比小于第二层绞合导线;
[0006]与现有技术比,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07]1、通过设置第二层绞合导线的节径比小于第一层绞合导线,第三层绞合导线的节径比小于第二层绞合导线,绞合时,导体的整体结构也较为紧实,节约成本。
[0008]2、通过设置复绞方向与股线束线方向一致,能够导致导体紧密,不易出现聚焦性“死结”。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非紧压绞合导体的整体示意图;
[0010]图1中:1

单线、2

绞合导线、3

第一层绞合导线、4

第二层绞合导线、5

第三层绞合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技术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
[0012]参照图1的一种新型非紧压绞合导体,包括:单线1、绞合导线2、第一层绞合导线3、
第二层绞合导线4、第三层绞合导线5;所述单线1的直径为0.15

0.2mm;所述绞合导线2的单线1根数为3

119根,所述绞合导线2的绞合方向为左,所述第一层绞合导线3、第二层绞合导线4和第三层绞合导线5的节径比值分别为16

20、14

18和13

16;
[0013]其中,所述第一层绞合导线3、第二层绞合导线4和第三层绞合导线5复绞方向与第一层绞合导线3、第二层绞合导线4和第三层绞合导线5的绞合方向一致,能够导致导体紧密,不易出现聚焦性“死结”。
[0014]其中,所述第二层绞合导线4的节径比小于第一层绞合导线3,第三层绞合导线5的节径比小于第二层绞合导线4绞合时,导体的整体结构也较为紧实,节约成本。
[001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非紧压绞合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线(1)、绞合导线(2)、第一层绞合导线(3)、第二层绞合导线(4)、第三层绞合导线(5);所述单线(1)的直径为0.15

0.2mm;所述绞合导线(2)的单线(1)根数为3

119根,所述绞合导线(2)的绞合方向为左,所述第一层绞合导线(3)、第二层绞合导线(4)和第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成翟立锋任洪俊仲月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双登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