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89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8
一种电抗器,包括铁轭和线圈,铁轭为单一铁轭,所述单一铁轭包括位于上侧的上部、位于下侧的下部以及位于左侧或右侧的中部,上部的一端与中部的一端相接,中部的另一端与下部的一端相接;单一铁轭呈三面包围且其一侧开口,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空心线圈,所述第一空心线圈设置在开口中,第一空心线圈与单一铁轭的上部或下部的垂直投影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比大于80%,通电工作时,磁力线从第一空心线圈的顶部朝上穿出后进入单一铁轭的上部,然后经过单一铁轭的中部和单一铁轭的下部,最后从第一空心线圈的底部进入第一空心线圈,整个磁力线首尾相接,构成闭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作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效果好的特点。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抗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抗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966207U于2016年01月13日公开了一种线绕共轭电抗器,所述线绕共轭电抗器包括上电抗器和下电抗器,该上电抗器具有上线圈,该上线圈引出有第一上导线和第一下导线,该下电抗器具有下线圈,该下线圈引出有第二上导线和第二下导线,同时,该上电抗器和下电抗器呈上下结构设置,且该上电抗器和下电抗器之间设有共用轭铁,以及,该上电抗器上部具有上轭铁,该下电抗器下部具有下轭铁和下夹件,该第一下导线和该第二上导线连接在一起。这种共轭电抗器的结构较复杂,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效果好的电抗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抗器,包括铁轭和线圈,其结构特征是所述铁轭为单一铁轭,所述单一铁轭包括位于上侧的上部、位于下侧的下部以及位于左侧或右侧的中部,上部的一端与中部的一端相接,中部的另一端与下部的一端相接;单一铁轭呈三面包围且其一侧开口,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空心线圈,所述第一空心线圈设置在开口中,第一空心线圈与单一铁轭的上部或下部的垂直投影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比大于80%,通电工作时,磁力线从第一空心线圈的顶部朝上穿出后进入单一铁轭的上部,然后经过单一铁轭的中部和单一铁轭的下部,最后从第一空心线圈的底部进入第一空心线圈,整个磁力线首尾相接,构成闭环。
[0005]进一步,所述铁轭为共轭组合铁轭,所述共轭组合铁轭包括背靠背的二个单一铁轭,所述线圈包括第二空心线圈和第三空心线圈,第二空心线圈设置在共轭组合铁轭左侧的朝外的开口中,第三空心线圈设置在共轭组合铁轭右侧的朝外的开口中。
[0006]进一步,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第二空心线圈的上端面通过上绝缘板与共轭组合铁轭相接,第二空心线圈下端面通过下绝缘板与共轭组合铁轭相接。
[0007]进一步,所述电抗器还包括绝缘撑条,该绝缘撑条设置在第二空心线圈的上端面与上绝缘板之间,和/或,绝缘撑条设置在第二空心线圈的下端面与下绝缘板之间。
[0008]进一步,所述共轭组合铁轭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垫块的第一定位孔,共轭组合铁轭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下垫块的第二定位孔,贯穿第二空心线圈内部的穿心螺杆的一端穿过上垫块后与第一螺母相接,穿心螺杆的另一端穿过下垫块后与第二螺母相接。
[0009]进一步,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与共轭组合铁轭的上部相接的上压板,穿心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上垫块、上压板后与第一螺母相接。
[0010]进一步,所述电抗器还包括设置在穿心螺杆与第二空心线圈或第三空心线圈之间的绝缘筒,所述绝缘筒压接在上垫块与下垫块之间。
[0011]进一步,所述电抗器还包括夹件,所述夹件与共轭组合铁轭上部的侧壁相接,夹件
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空心线圈或第三空心线圈电连接的温度控制开关。
[0012]进一步,所述共轭组合铁轭端面呈工字形,单一铁轭的端面呈横置的U形。
[0013]本技术中的铁轭为单一铁轭,所述单一铁轭包括位于上侧的上部、位于下侧的下部以及位于左侧或右侧的中部,上部的一端与中部的一端相接,中部的另一端与下部的一端相接;单一铁轭呈三面包围且其一侧开口,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空心线圈,所述第一空心线圈设置在开口中,第一空心线圈与单一铁轭的上部或下部的垂直投影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比大于80%,通电工作时,磁力线从第一空心线圈的顶部朝上穿出后进入单一铁轭的上部,然后经过单一铁轭的中部和单一铁轭的下部,最后从第一空心线圈的底部进入第一空心线圈,整个磁力线首尾相接,构成闭环;这种半封闭电抗器能够发挥全封闭电抗器的全部功能,但是,可以省去位于开口一侧的铁轭,并且,这种电抗器的线圈为空心线圈,其内部没有铁芯,可以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还可以提高散热效果。
[0014]本技术中的铁轭为共轭组合铁轭,所述共轭组合铁轭包括背靠背的二个单一铁轭,所述线圈包括第二空心线圈和第三空心线圈,第二空心线圈设置在共轭组合铁轭左侧的朝外的开口中,第三空心线圈设置在共轭组合铁轭右侧的朝外的开口中。当共轭组合铁轭中的单个线圈,也就是第二空心线圈或第三空心线圈单独工作时,整个电抗器的电感是不发生变化的,当第二空心线圈和第三空心线圈同时工作时,整个电抗器的电感仍然是不发生变化的。而普通电抗器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1,就是采用同一个铁轭配备二个线圈的结构,当其单个线圈工作时的电感与两个线圈同时工作时的电感相比较,电感出现明显下降。
[0015]本技术具有制作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轴向局部剖切示意图。
[0017]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轴向局部剖切示意图。
[0019]图4为第二实施例在第一线圈通电时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0020]图5为第二实施例在第二线圈通电时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0021]图6为第二实施例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同时通电时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0022]图7为第二实施例的应用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应用例中的第二空心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应用例中的共轭组合铁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应用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现有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4为绝缘筒,5为上绝缘板,6为下绝缘板,10为单一铁轭,11为空心线圈,20为共轭组合铁轭,20.1为第一定位孔,20.2为第二定位孔,21为第二空心线圈,22为第三空心线圈,27为上压板,25为上垫块,26为下垫块,30为穿心螺杆,40为现有铁轭,41为现有线圈。图中的虚线为磁力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9]第一实施例
[0030]参见图1,本电抗器,包括铁轭和线圈,所述铁轭为单一铁轭10,所述单一铁轭10包括位于上侧的上部、位于下侧的下部以及位于左侧或右侧的中部,上部的一端与中部的一端相接,中部的另一端与下部的一端相接;单一铁轭10呈三面包围且其一侧开口,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空心线圈11,第一空心线圈11设置在开口中,第一空心线圈11与单一铁轭10的上部或下部的垂直投影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比大于80%,通电工作时,磁力线从第一空心线圈11的顶部朝上穿出后进入单一铁轭10的上部,然后经过单一铁轭10的中部和单一铁轭10的下部,最后从第一空心线圈11的底部进入第一空心线圈11,整个磁力线首尾相接,构成闭环。
[0031]在本实施例中,单一铁轭10的端面呈匚形或横置的U形。
[0032]第二实施例
[0033]参见图2

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轭为共轭组合铁轭20,所述共轭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抗器,包括铁轭和线圈,其特征是所述铁轭为单一铁轭(10),所述单一铁轭(10)包括位于上侧的上部、位于下侧的下部以及位于左侧或右侧的中部,上部的一端与中部的一端相接,中部的另一端与下部的一端相接;单一铁轭(10)呈三面包围且其一侧开口,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空心线圈(11),所述第一空心线圈(11)设置在开口中,第一空心线圈(11)与单一铁轭(10)的上部或下部的垂直投影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比大于80%,通电工作时,磁力线从第一空心线圈(11)的顶部朝上穿出后进入单一铁轭(10)的上部,然后经过单一铁轭(10)的中部和单一铁轭(10)的下部,最后从第一空心线圈(11)的底部进入第一空心线圈(11),整个磁力线首尾相接,构成闭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是所述铁轭为共轭组合铁轭(20),所述共轭组合铁轭(20)包括背靠背的二个单一铁轭(10),所述线圈包括第二空心线圈(21)和第三空心线圈(22),第二空心线圈(21)设置在共轭组合铁轭(20)左侧的朝外的开口中,第三空心线圈(22)设置在共轭组合铁轭(20)右侧的朝外的开口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上绝缘板(5)和下绝缘板(6),第二空心线圈(21)的上端面通过上绝缘板(5)与共轭组合铁轭(20)相接,第二空心线圈(21)的下端面通过下绝缘板(6)与共轭组合铁轭(20)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抗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渠海波彭大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本原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